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附照片)

  本报记者 樊丽萍
  寒假画上了句号,中小学生们纷纷回到学校,带着他们的寒假作业。作业,是学生寒假里的一种“羁绊”,可布置作业的老师们,特别是语文老师,假期里却在网上遭到了猛烈攻击:给学生布置阅读书目和作文题目,自己却不读书、不会写文章。
  一时间,语文教学圈内外争论热烈。有趣的是,有位语文老师跳了出来,严辞还更为激烈:“老师读书,就跟司机要会开车,医生要会看病一样,是我们老师最基本的专业要求。”“恕我直言,(就算)体制改变了,教育压力小了,现有教师群体一样有无数不读书、不学习、不求上进的老师。”
  这名老师叫吴启雷,任职于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常年给小学生上语文课。他的话,恰触及一个十分严肃但又会触痛教育界神经的话题:让孩子读书,老师自己不读书,对不对?怎么办?
  
“不读书不学习不看报,是现在大多数老师的通病”
  不读书怎么教书?尤其是语文老师,承担着教学生阅读写作的重任。有专家看了不少语文老师的文章后感叹,“以惊讶为主,失望为辅。”
  “不读书不学习不看报,是现在大多数老师的通病。当然,这话不光我说过,我在市里参加培训,上面也在喊。喊是喊了,可后继措施有没有?”
  “可以问一问每位教师几天读一本书?一个月读几本书?当然现在不要说中学教师,连大学教师都嚷嚷没时间读书。不读书怎么教书?不读书算什么读书人?”
  ……
  活跃在网上的吴启雷,很乐于分享他的“心头好”——研习宋史和传统书法绘画作品的心得。但今年寒假最后两天,一桩小事变成了“导火索”,让他发了几条很可能得罪人的微博。
  这其实是一场讨论,缘起于有媒体报道称,今年春节期间,诺奖得主莫言的旧居游客火爆,其中不少是家长带孩子前往。话题就此在语文小圈子里扯开。
  “这是打算沾了文气回家写作文么?莫言写过《虚伪的教育》,说他不敢指点女儿写作文。语文老师掌握了评判铁尺,他们才是老大。我女儿熟悉莫言,一起吃过饭聊过天,读过莫言签名送她的《生死疲劳》两遍,她的作文成绩仍然不佳。”发出这番议论的叶开是作家,也是《收获》杂志副编审。
  这不是叶开第一次“炮轰”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他对现行教育的很多观察,直接来源于她的女儿。女儿爱读书,但她的作文常不受“待见”。叶开觉得,这是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有问题。
  眼下,不少老师“批”学生文章写得不咋样,可老师们自己会写文章吗?用叶开的原话说,他在读了大量语文老师的文章后,“以惊讶为主,失望为辅。”
  从沾莫言的文气,扯到了语文教师的水平,吴启雷虽也是语文教师,却深以为然。
  “叶开没有说错,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开书单,要求学生读书,可他们自己却不读书;有的虽然还看些书,但不落笔成文。”吴启雷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发微博,是因为觉得自己在说“一个真实的情况”,不怕大家“砖拍”。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不断有关于阅读状况的调查数据出笼。其中,一些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量和阅读时间的数据,屡屡让人感到惊讶。
  两年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曾公布过一份《小学班主任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该调查以上海8个区县22所小学522名小学班主任为对象,统计结果是,老师们每年阅读的除任教学科以外的书籍,每年不足7本。
  这个结果和北京的一则调研很接近。2007年,一项针对北京海淀区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的阅读调查同样表明,教师每年的平均读书量为6.69本,读书量最少的甚至为0本,超过一半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约48%的老师每年读书为4本。
  但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读书很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语文老师,却承担着一项重任:教学生写作、批改学生的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写一手好文章来自于广博的阅读,那么教学生写作文的老师们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沪上一位名牌高中的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率承认,“阅读不够,技巧来补。”时至今日,为了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老师教作文,仍然会像教数学公式一样地解剖文章的写作结构,试图让学生背诵好作文的结构——“新八股文”的写作仍然存在于中小学语文的课堂上。
  包括语文老师在内,老师阅读量总体偏小甚至不读书,客观上酿成了课堂教育的很多“悲剧”。
  
别把压力当借口,读书本是一种习惯
  “懒在骨头里的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绝对不是现有教育压力的问题,而是个人习惯的主观使然!”有人判断,即便为老师减负,一大批人还是不会读书。
  几乎每一则针对教师阅读情况的调查,都附有一份说明:中小学老师读书偏少,原因主要是“时间少”、“太忙了”。
  因为工作太忙,所以没有时间读书?又或者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少,学生难教,家长难对付,同行竞争激烈,每天围着分数转……诸如此类的抱怨,人人都能说上一堆。可这其中的每一项,仔细瞅瞅,全是“借口”。
  即便给老师“减负”,“懒人”照样不读书
  “如果老师们真的很忙,那我问一下,除了工作之外,他们有没有时间看电视、有没有时间上网刷微博,有没有时间出去逛街、买东西、唱歌?”吴启雷说,不少老师忙这忙那,就是不忙读书,主要是因为读不读书,无关其工作成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牵制老师精力的很多工作、项目,大体离不开量化考核。可唯独教师的阅读量,在很多学校的教师考评体系中却是缺位的。当一些中小学生被要求一个月至少看一本书、交一份读书笔记时,他们恐怕不知道,布置这些读书要求的老师,其阅读量远远落后于学生。
  身边间或也有几位教书的朋友无意中宣称自己在“看书”,吴启雷出于好奇打听,结果发现有的老师所谓“看书”,不过是跟着荧屏上热播的电视剧而翻看小说原作。
  甚至,一些不教语文学科的老师也会公然宣称自己没有必要读书。“大学毕业教小学生数学,绰绰有余,还需要读什么书?!”
  也因此,吴启雷断言:即便现在为老师们减负,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不会花时间在读书上。
  因为读书是一种习惯,就像人活着要吃饭,要喝水。但是,“懒在骨头里的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绝对不是现有教育压力的问题,而是个人习惯的主观使然!”
  教不出高分,算不算好老师?
  对吴启雷而言,课堂像是一场理想主义的实验。语文课,可不可以不要上得这么“死”?除了教学生写字,能不能也教教他们欣赏书法和传统书画之美?文史本来就不分家,既然中学阶段分科教学了,小学能否搞些融合教育,让学生体会“文史不分”的原因?
  实际上,国内各地的语文教学界,都有一些“勇士”。在四川,任教于成都新都一中的语文老师夏昆除了主课语文以外,给学生教“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3门课。他让同行侧目的地方在于,一面实施素质教育,一面也能为学生争取进入大学的门票。相形之下,去年因病去世的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在教书时引发的争议要大得多。他上语文课很少讲教材,却把梁漱溟、哈维尔、王小波带进课堂,被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激赏为“最具国际视野”的教师。但马小平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提高分数功效不明显,招来部分家长质疑。
  就连钱理群本人,从北大退休后转战一些地方中学课堂,也因为不能适应应试教育,受到高中生的冷落,在中学的教改实验以失败告终。
  教不出高分学生的老师,到底能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这一点,始终让教育界的一些改革先锋备感困惑。
  
“师范摇篮”危机:不读书的人偏当了老师
  必须采取措施,应对发生在“师范摇篮”里的危机:放在提前批志愿的师范专业被众多优等生刻意跳过了,而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则是看中教师岗位的稳定或其他原因而填报师范专业。
  老师不爱读书或不读书,如此尴尬局面如何扭转?
  在一些专家看来,既已暴露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有人甚至直言,现行的教育体制客观上让一批不会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当上了“教书匠”——这才是真正让人忧心之处。
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附照片)
  上课“看闲书”,在大学几乎是绝迹的风景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詹丹教授,算是“老师的老师”。因为他的很多学生都是师范生,今后,他们将走向中小学校的讲台。可观察学生们在大学的表现,他也忍不住摇头。“学生们聪明、活泼,可他们真的把读书和娱乐彻底分开了。”詹丹的记忆里,无论是和他同一辈的60后一代,还是此后的70一代人,读大学的时候多少保有“看闲书”的习惯。
  “就算上课不听老师讲,不看正儿八经的理论著作,也会低头看自己的书,至少还在看书呢!”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别的,“看闲书”被曾经的大学生们当作是一种娱乐。但现在,大学里连“看闲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
  当语文老师,离不开广博的阅读。眼看学生们和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詹丹不得不想点“新招”。比如,他把经典小说带到了课堂,一方面带领学生一起读,一方面,他也把小说当成了考题。考试形式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写小说摘要。这种检查学生的手段虽然原始,但詹丹却怀有一丝希望。“只要开始读书,相信有些人会因此而迷上看书的,那也算是走上了当老师的正道。”
  现有招考制度下,一批读书苗子规避师范专业
  不难发现,即便是在培养教师的“摇篮”里,师范生们就对书本缺乏兴趣和感情。为什么?究其原因,很多专家认为,这和目前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制度有一定关系。
  “最好的学生,已经纷纷弃考师范专业,师范院校想招点好学生,越来越难了。”詹丹说,虽然国家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施行,其初衷是为了鼓励一些有志于当老师的考生报考。但实际操作时,由于师范类专业放在高考提前批录取,客观上导致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弃填报。
  “填了提前批,分数一到就被学校录取了。很多考生高中时职业志向还不十分确定,或者希望从985名校开始到普通高校逐一填报,不浪费自己的分数。”这种心态下,放在提前批志愿的师范专业就被众多优等生刻意跳过了,而一些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看中教师岗位的稳定或是为了寻求“找个本科专业保底”的想法而填报师范专业。
  先当好学生,日后才可能成为好老师——多少年来,这是师资培养难以摆脱的规律。可如今,一些不善读书、不爱读书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涉足师范类专业,给未来中小学课堂教育带去的“风险”,也就不难预判。
  培育更优质的“花朵”,“园丁”的准入门槛亟需提高
  为了招募好老师,作为用人单位的中小学校并不是没有努力过。近年来,师范招聘市场已连年上演“师范生不敌名校生”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更青睐拥有名校学历和学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任教。
  名校生被界定为曾经的“好学生”,可他们能否安守讲台,成为敬业的好老师?一位圈内人士的看法是,也很难。“别忘了,很多人当老师,图的是稳定的生活。如果对教育没有情感投入,你能指望他们把学生带好吗?”
  如何为祖国的花朵匹配优秀的园丁?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应该借鉴他山之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
  以韩国为例,虽然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拿到教师资格,但这些拥有教师资格的人要取得任职资格,即到学校上岗的资格,则相当困难。要想取得教师任职资格,必须通过省一级每年举行的资格考试,而这一考试的通过率,比目前国内的司法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也是在韩国当老师备受尊重的原因之一。
  芬兰的情况也类似,为确保师资力量的总体水平,中小学教师的入职门槛也极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硕士,且必须接受最低5年以上的高等教育。由于教师职业是高中生的第一位的期望职业,入职竞争率非常高。但在芬兰当老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储备,每个小学老师既要有人文知识、也要懂自然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承担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因此,对老师来说,读书充电、不断学习就有一种内生的动力。为了一份体面的职业,不断读书提升自我,这是必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0751/951771231711.html

更多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俗话

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有感于《给老师的建议》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有感于《给老师的建议》利用暑假时间,粗粗浏览了一下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翻开书,才读了十几页,便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是我教育迷途中的一座“航标”!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

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 做一名好老师有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做一名好老师有感最近我认真拜读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读完,我不由地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500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一:幼儿教师 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随笔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

声明:《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附照片)》为网友凉云暮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