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图:张波
淮海路是上海著名商业街,其主干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幽美、繁华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淮海路始筑于1900年,曾数易其名。淮海东路初名宁波路。淮海西路初名乔敦路,30年代改陆家路。淮海中路东段初名西江路;西段曾名法华路、宝昌路;至1915年6月更名霞飞路,并在1922年3月法国将军霞飞来沪访问时举行揭碑仪式。汪伪时期曾改霞飞路为泰山路和庐山路。1945年10月又改为林森路。1950年5月25日,市人民政府公告更为今名,以纪念淮海战役。
精心设计的住宅区 20世纪以前,今日上海淮海路地区散布着诸如赵家宅(今普安路口东北)、顾家宅(今重庆南路口西南)、盛家宅(今瑞金二路口两侧)、钱家宅(今陕西路口环周)、曹家宅(今乌鲁木齐中路口西北)等村落。自19世纪70年代中叶起,在法租界旧区影响下,赵家宅附近开始出现单层旧式石库门住宅。西江路辟筑后,两侧逐渐兴建各式欧陆建筑,逐步取代零星散布的传统村落农舍。1900年10月法租界董事会规定:嵩山路以西必须建造两层以上砖石结构的欧式楼房,营造前必须将图样上报公董局市政工程师批准。1901年又规定在西江路与法华路两侧必须建造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在上海建筑史上极负盛名的今淮海中路1517号花园住宅(即盛宣怀住宅,现为日本驻沪总领事官邸),即建于1900年。今淮海中路2068号登云大楼,高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法国城堡式建筑,建于1910年,时为沪西第一高楼,名又斯登公寓,曾雄视沪西十多年。上海海关1912-1921年《十年报告》中曾指出:“法租界的西区是上海唯一经过精心设计的住宅区,有优质的马路。上海的外国人的住房不足问题,可望在这个区里得到解决。” 在今存《1917年上海法租界新区图》和《1920年上海法新界西区图》两幅手绘地图上,嵩山路以西霞飞路两侧遍布花园住宅。从20世纪20年代中叶起,伴随商业街形成和居民日众,霞飞路地价急剧上升,以霞飞路华龙路口为例,1921年按估价每亩地价为白银3600两,1934年达34000两,14年中飚升9.44倍。估价只是依据前几年交易价再按平均上升系数所作的估算,一般都低于实际交易价许多。于是,霞飞路商业繁荣地段???即今淮海中路中段,大批花园或花园住宅被翻建为新旧里弄住宅和公寓大楼。1925年,霞飞路沿路门牌重编,从七百多号扩展为一千六百多号;1932年底再次重编,又扩大二千多号,这也是沿路建筑类型结构变化的一个明证。
至抗战前夕,今重庆南路以东段多为旧式里弄住宅,著名的有尚贤坊、宝康里、仁和里、四明里等。又因法租界政治经济重心西移,这一段还拥有法租界公董局大楼、霞飞捕房、霞飞消防站等公共建筑。中段,即今重庆路到常熟路段,多为公寓大楼和新式里弄,著名的有培文公寓、永业大楼,瑞金公寓、泰山公寓、国泰公寓、霞飞坊、华懋公寓、峻岭公寓、上方花园、新康花园、淮海大楼等,以锦江建筑群为中心,现为上海的一处优秀近代建筑风貌保护区。今天,在沿路的公寓大楼背面,偶有西式小楼躲藏着,这就是原来花园住宅的遗存。西段,即今常熟路以西,多为花园住宅,间有公寓大楼,举凡法国式、德国式、英国式、西班牙式、意大利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以及独立式、地中海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等,应有尽有,呈现万国建筑博览风貌。著名的有乌鲁木齐路口花园住宅群,逸村、愉园、武康大楼、登云公寓等等。于今,淮海中路地区共有优秀近代建筑46处,其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7处。高雅商街的崛起 在辟筑的头十年末,在八仙桥附近,即宝昌路的东端,率先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洋货洋酒店,并呈向西发展的趋势。至清末民初,从八仙桥到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口两侧,已有泰昌洋行、恒来和记绸布庄、永亮药号、乾泰兴茶叶号等,1911年瑞典商人在贝勒路口开设维昌洋行。1920年前后,伴随居民区的发展,商店逐渐增多,并开始出现专营商店。 20世纪20年代,随着大批俄侨定居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中段俄侨社区逐渐形成,开始出现大批俄侨商店。仅1926-1928年间,就有一百多家俄侨商店在霞飞路上开张,购物与消费环境之雅,设施之舒适,堪称上海之最,如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餐厅(1933年10月易主,改名阿尔卡扎尔咖啡餐厅),不仅是上海开设最早的花园餐厅之一,规模更居法租界之首,仅一个花园,即可置咖啡桌百余张。文艺复兴咖啡馆是俄侨聚会的沙龙。DD’S咖啡馆则是中外雅士汇聚处。此外,瑞成号瓷器店、普罗托夫百货公司、哥利郭里夫百货公司、科涅夫男士用品公司和最先引入美国干洗设备的正章洗染公司等,都是当时上海闻名遐迩的俄商大店名店。 总店设在静安寺路的西比利亚皮货行也在霞飞路开设了贵妇专卖店,经销最名贵的女式皮装。至30年代中期,全路俄侨商店已不下五六百家。 这股浓重的斯拉夫气息,形成了霞飞路的独特氛围。1931年1月7日的《上海柴拉报》上一篇由阿?费?彼得罗夫署名的文章骄傲地宣称:“条条大路通霞飞路”,“若干年后,回到俄国,偶尔在街上相遇,狂风暴雨般地拥抱之后,向自己的熟人介绍:‘几年前,我和他一起在上海吹喇叭’,‘他从霞飞路来,我也从霞飞路来。’确确实实的,是老乡!”为此,霞飞路被称为“东方圣彼得堡”、“东方涅瓦大街”,中国人则称其为“罗宋大马路”。由于俄法贵族文化趋同的历史渊源,俄侨起奠基作用的霞飞路商业文化氛围迎合了法租界当局的需要,也符合霞飞路环周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渐渐影响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潮流。 在俄侨的带动下,各国商人纷沓而至,到30年代中期,数十家非俄侨外商企业出现在霞飞路上。华资商店也日渐增多了。在与俄侨为主的外商竞争的霞飞路商战中,早先闯海参崴和关东的山东籍商人最先站住了脚,他们自20年代末随东北俄侨南下,以通晓俄语、谙知俄侨生活习性的优势,成为霞飞路商战中的成功者,当时新设的八家华资百货店,店主全是他们;设于30年代中期,而又历数十年不衰的福利面包公司(后改哈尔滨糖果厂)和东华哈尔滨俄菜馆、兰村西菜社,也是他们的。至30年代中期,仅亚尔培路至马斯南路段,山东籍商人就开设了近三十家百货店,九家西菜社,还有多家皮鞋店和福食店(近似今天的净菜社,主要经销西人所好的蔬菜、牛肉等副食品,并全日经营)。 30年代中叶,霞飞路商业街形成时,自东至西分为四段,从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至马浪路(今马当路),以华商中低档西服店为主,有的只是经营旧西服或以旧换新业务;再至马斯南路(思南路),是中外商混合经营,以时装、珠宝为特色;马斯南路至善钟路(今常熟路),是俄商为主的外侨商店集中地段,经营高档服装、鞋帽、化妆品,以及咖啡、酒吧与西餐馆。善钟路以西,除诺曼底大楼(今老武康大楼)一带有些商店外,则是住宅区。第二、第三两段街区,店面小而密,商品精又特,伴以绿树成荫的优雅环境,是上海外侨和高收入华人购物休闲的商业街区。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一条充满异国风情的高雅商业街就这样形成了,并以“霞飞路”之名称誉世界。文风浓郁的路段 1896年,清廷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于今淮海西路华山路西南创设南洋公学,是今淮海路地区最早的文化机构,也是迄今最重要的学校,此即后来的交通大学。1903年,美籍苏格兰人李佳白将基督教文化团体尚贤堂从北京迁沪,设址西江路狼山路(今淮海中路马当路),成为今淮海路上最早的文化团体。尚贤堂创于1897年,主张将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孔孟学说糅合起来,提倡“孔子加耶稣”,主要在上层华人社会中宣传联络。该堂花园,与公共租界张园一南一北,同为清末民初上海两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1909年6月地方政府及中外人士欢送美国驻沪总领事田夏礼离任,1912年4月上海各界中外人士欢迎辞去临时大总统职的孙中山到沪等活动,都在该堂前大花园内举行。 此后,教育、医卫、学术、图书、文艺、出版等各类文化机构团体,随路而兴,陆续迁设。随着人口增多,最先出现的是教育医卫机构。1909年法租界公董局于今中环广场购地建楼,创办专供法童(后来兼收俄童)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法国学校,1911年正式开学。1912年,复旦公学迁入李鸿章祠堂(今华山路1626号),1917年改名复旦大学,1922年迁江湾,这所与上海交通大学一样著名和重要的高等学府,在淮海路地区经历了初创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中,圣约翰大学部分师生抗议校方压制,愤而离校,假霞飞路534号民舍自办光华大学,直至次年9月迁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新舍。1932年5月中央大学商学院(后名上海商学院)迁设霞飞路1348号,1935年迁江湾。 旧时霞飞路上多高水准的医疗机构。1938年迁设今淮海中路1729号的中比镭锭治疗医院,是1931年创设的治疗癌症专科医院。1954年更名上海肿瘤医院,1960年他迁。30年代初由爱文义路迁霞飞路342号的司徒博牙医院,开设者司徒博是中国齿科病治疗和教育的奠基人,段祺瑞、叶楚伦、胡汉民等元老要人社会名流都常在该院治疗,并与司徒博交谊。1938年迁设原尚贤堂堂所的私立南洋医院,是建国前上海最大的独资私立医院。 30年代初,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创设的世界社和世界文化合作协会中国总会,设址霞飞路1836号。1933年,上海世界语学会会所设于雁荡路80号。 1912年创设的上海法文协会图书馆,是今淮海路上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所藏多法文书刊,约2.3万册,初址霞飞路,后迁环龙路11号。1932年,世界文化合作协会中国总会创办的上海国际图书馆,是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分馆,设址福开森路393号(即霞飞路1836号)。1933年,由实业家叶鸿英捐资,黄炎培等创设的鸿英图书馆,设址今淮海中路1413号,藏书15万册,其中3777册181.3万件建国前日报剪报资料,极为珍贵,1956年调划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艺机构与团体于淮海路上尤为集中。1926年民新影片公司由香港迁设杜美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于杜美路建摄影棚两座,直至1936年其枫林桥总厂建成才拆除。明星创建于 1922年,是旧中国经营最久、影响最大的影片公司,杜美路摄影棚实是其最重要的拍摄基地。旧中国另一家重要影片公司联华,也在今淮海中路2006弄建有摄影棚。1939年11月8日,上海戏剧学校创设于马浪路41号A,梅兰芳、张君秋、谭富英、马连良、萧长华、黄桂秋等特约讲课授艺。 该校只办一届,但186名正字辈学员,却都是中国京昆剧发展的中坚,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