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穷养长大的女孩
“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大概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古训。很多人对这句话视为金科玉律,也有很多人因句话发出反对声音。
与这句古训相悖的是:我是穷养长大的女孩。
我说的“穷养”,不是父母帮我选择的教育方式。而是,那会儿,我家确实穷,毫无选择,我只能被穷养。
穷到什么程度呢?
7岁,是我看安徒生童话书的年龄,我有一个“公主梦”,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
有次和妈妈赶完集回家时,我在一个小摊上看见一只布艺小娃娃,是摊主手工缝制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布艺娃娃有中指长,三条粗粗的黑色棉线分别为眼睛,嘴巴,做工极为粗糙,价格是一元。我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央求妈妈给我买下。妈妈不允许。那会儿,拥有一个布艺娃娃,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啊。我性格倔强,又加上委屈,在集市上哭闹起来。妈妈又尴尬又生气,硬是把我拉扯走开。后来跟妈妈回想起这段往事,妈妈眼圈发红,说,那次,买完菜,浑身上下身只就剩下了两毛钱。
初中,学校在镇上,从家到学校距离十几里路,中午得在校吃饭。学校里有餐厅,饭菜很便宜,一两块钱就可以吃得好。为了省钱,我去餐厅买饭的次数寥寥无几,初中四年的午饭,我吃的几乎都是从家带的馒头和咸菜。
高中是在市区读的,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只有周三下午和周末是开放时间。周三下午,家长会带着各种好吃的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整个宿舍只有我来自农村,其他女孩子都是市区里的。家长来看她们时,给他们带来糖醋排骨,鸡肉,鱼,虾……这些是我们家只有在过年才可以吃到的东西,有时候甚至过年都吃不上。妈妈们都和蔼可亲地劝自己的孩子好好吃饭,说:“多吃一点儿,你看看你,又瘦了,学习很累吧?”因为离家远,路费又太贵,爸妈很少来看我。
我自己坐在一旁冷冷清清很是尴尬。之后,每个周三下午,我都会拿上一本书坐在操场上,和夕阳为伴。没有多少诗情画意,只是为了避开家长们和美食们,还有那份浓浓的温情。
大一入学前三个月,我每月生活费是100块(其实500元才可以满足温饱)。后来生活费就没了,恩,就是没了……三个月后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我打工赚出来的,每个周末去打工,圣诞节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去打工,寒暑假从来没有回家过,自己忙得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磕磕绊绊,总算把大学读完。
大学刚毕业那年,爸爸跟着包工头建筑作业时脚一滑,从五楼上摔下。当时妈妈给我电话,哭着说:赶紧回家,好像你爸爸快不行了……我听后头脑空白一片,转而我强迫自己定神,轻声安慰妈妈:没事儿,肯定没事儿。
我冲进火车站买了最早的车票。在火车上,树木从窗前快速闪过,往事一幕幕。我想起爸爸给我做的风车,他带我去麦地里放风筝,幼儿园有捣蛋鬼欺负我时他帮我“教训”别人。不管我长多大,爸爸都是我最温暖的靠山。现在自己好不容易毕业,万一爸爸有个三长两短,我再也无法报答他了。想到这儿,我的泪水决堤,再也止不住。
到了医院,看见爸爸昏迷不醒,我开始恐惧,跑去找医生,医生告诉我:你爸爸命大啊,生命没有危险,只是摔断了六根肋骨,肺部有些戳伤,消消炎,慢慢养,就会好起来。
医生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蹲在走廊上痛哭了半个小时。我心里高兴,就像埋灰烬中的希望再次被点燃。可我只想哭,大声哭!走廊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的人停下看看我,再走开。还好,还好,谢天谢地,爸爸没事儿,只要爸爸还活着,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爸爸一倒下,很多人害怕了,纷纷来我家讨债,我钱包里有800块钱,来一个人就给他们一百两百,然后向他们许诺:你们放心,我已经毕业了,钱,我会使劲儿去挣,慢慢还你们。
为了还债,爸爸把房子卖了,可卖房子的钱微乎其微。那天,妹妹给我电话,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我知道,那座房子,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
那一刻,我下定决心:爸爸妈妈因为生活受了多大委屈,我就让他们享多大的清福!
2
父母对贫穷的态度
那时家里的物质条件,就是这种情况:穷到山穷水尽,穷到日暮途穷。
但是,父母并没有对我跟妹妹进行精神上的“穷养”。
爸爸妈妈对贫穷并无多少怨言。他们经常对我和妹妹说的一句话是:人穷没关系,怕的是又穷又懒惰。虽然家里物质生活匮乏,但爸妈并没有自暴自弃,一直勤勤恳恳赚钱。虽然,赚的钱只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条件下,爸爸妈妈省吃俭用,坚持供我跟妹妹读书。他们一直相信:读书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
妈妈年少时考上了高中,因为家里没钱,辍学了。但是,她一直喜欢读书,每本书都做读书笔记。我家里有一摞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琼瑶《几度夕阳红》和金庸的《雪山飞狐》,读小学一二年级时,这些书已被我翻看了无数遍,至今犹记得那些泛黄书页中传递的侠骨柔情。妈妈培养了我的爱好——读书,跟她一样,我也喜欢做读书笔记。
那时家的模样就是现在传说中的“偏远农村”,破旧的土房子,家徒四壁。但是他们每天起床后,都会把破旧的家具擦得一尘不染;衣橱里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院子里种得月季啦,夹桃花啦,开花时,院子里一片芬芳。每个人来我家都会感叹一句:收拾得真干净!
即使在落魄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生活,要积极、有精神气儿,不能得过且过。这是他们教会我的。
有很多人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农村的孩子,“美名”曰:“乡下人”!在他们的印象中,乡下人土里土气,乡下人缺乏规矩,乡下人容易自暴自弃。
其实,优秀的品质和生活习惯跟是否“贫穷”和“穷养”并没有必然关系,这取决于父母对贫穷的态度,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