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三十六)

 【原文】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
 10·24 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原文】
 10·25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齐衰:zī cuī,指丧服。
 (2)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è,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原文】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言语,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10·27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先进篇第十一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原文】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原文】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1)者,皆不及门(2)也。”

【注释】
 (1)陈、蔡:均为国名。
 (2)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评析】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原文】
 11·3 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

 【注释】
 (1)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2)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3)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4)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三十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051/74950874982.html

更多阅读

反经原文+全译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原 序--赵 蕤匠成舆者,忧人不贵;作箭者,恐人不伤。彼岂有爱憎哉?实技业驱之然耳。是知当代之士、驰骛之曹,书读纵横,则思诸侯之变;艺长奇正,则念风尘之会。此亦向时之论,必然之理矣。故先师孔子深探其本、忧其末,遂作《春秋》,大乎工道;制《孝经

论语学而篇翻译 《论语-学而》与自我修炼

 作为专职培训讲师,给企业培训管理类课程时,除了要讲如何在企业中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企业中做人,也就是为人处世。而要谈企业中如何做人,就不能不谈到《论语》这本书,其实很多东西前人早就谈过。于是读了很多版本的《论语》,也看了很

论语里仁篇翻译 《论语-里仁》销售经理的目标管理

 最近重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收获很大。近日突发奇想,南老师站在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讲《论语》,其中也提到了《论语》没有固定讲法,每个人的理解就是自己的《论语》。我为什么不可以站在销售经理的角度来看《论语》呢?于是

声明:《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三十六)》为网友久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