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造步枪子弹 武昌首义:汉阳造步枪射出决定中国命运的子弹

1911年10月10日晚,江城武昌。在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起义士兵用一支普通的“汉阳造”步枪,射出了一颗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子弹。这惊世骇俗的“第一枪”,划破了沉闷的夜空,引发了对大清帝国的最后致命一击——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开启“共和之门”的武昌辛亥首义。

100年后的今天,蛇山脚下,黄鹤楼东,一座红墙红瓦的两层西式楼房静静伫立。这就是当年湖北军政府旧址所在地,武汉当地人称它为“红楼”。眼下,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在重新装修,故而大门紧闭,但还是有不少群众在门外拍照留念。

当年,湖北新军的枪声在武昌城骤然响起时,几乎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这枪声将会在历史的坐标上刻下永恒的印记:埋葬一个延续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时代,开辟一个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汉阳造步枪子弹 武昌首义:汉阳造步枪射出决定中国命运的子弹

那些改写历史的大事件,时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武昌起义爆发犹如平地惊雷,起义新军一夜苦战,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第二天一早,在汉口租界区沿江堤岸上,英、法、日、德、俄等国的外交官们用望远镜眺望对岸武昌城情况。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蛇山上的警钟楼顶端,原本象征清政府的黄龙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高高飘扬的九角十八星旗,这是革命军的旗帜。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曾说,大清帝国是一具用丝绸包裹起来的木乃伊,看似华丽,但体内血液循环实际已经停止了。武昌起义就是最后的致命一击,让它魂飞魄散,形神俱灭。

这致命的一击,多少带有一种偶然性和猝发性。起义前,革命领导人之一的孙武在研制炸弹时发生意外,爆炸引来巡捕搜查,起义机密泄露,大清帝国军警按照名单展开搜捕,起义高层领导人或亡、或伤、或逃。“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干”,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被迫提前起义。

百年之后,当人们回望辛亥革命的历史时,一些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成功是偶然的。对此,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金冲及提出,历史的发展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至于某些重大事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怎样发生,又有着偶然性。必然性总以偶然性作为它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偶然现象的背后,蕴藏着必然的规律。”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说,武昌起义的胜利,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武昌首义爆发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南方发动了10多次武装起义,主要还是以留学生和会党为骨干力量,起义者与当地社会并无多少联系,因此星星之火迅速被清廷扑灭,皆以悲壮的失败而告终。就在武昌首义5个多月前,广州黄花岗起义惨败,100多名革命志士英勇捐躯,孙中山扼腕痛惜曰:“吾党精华,付之一炬。”而湖北革命党则把重点放在了对湖北新军的渗透上,他们把这叫“抬营主义”,也就是把新军成建制地从清朝方面抬到革命党方面来,此一进程发端于1903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251/12140297534.html

更多阅读

首义元勋半世飘零半世辛酸 异辛酸钴

首义元勋半世飘零半世辛酸--缅怀我的父亲曹珩图:辛亥武昌首义元老70岁时曹珩先生作者:曹璧我的父亲曹珩,字性灵,别号楚翘。13岁跟随叔祖父加入湖北新军,始任正目(班长)、排长等职。时值晚清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经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之后,帝国

首义广场(首义文化公园) 首义文化广场附近住店

首义广场位于武昌阅马场,蛇山南面,面积8.4万平方米(含红楼),整个范围呈长方形,西式园林部局,原被武珞路分为南、北两边,后随长江大桥下桥遂道工程建成整体,于2007年10月建成开园。广场北部为红楼(武昌督都府)、孙中山先生铜像,西面有湖北剧院,

宛城的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一知遇之恩

梁海磊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一 】2011年仲夏,滂沱大雨过后,难得的一抹彩虹拱跨天际。宛城分外妖娆。记者到访,是为撰稿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诞而来。我先愕然:宛城与武昌首义有何关联?后又变成追问:从何说起?尽管这里有共和街、民主街、新

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与首义广场 辛亥首义纪念馆

从黄鹤楼上看到了宽阔的首义广场,看到了蛇山脚下老式的红楼“辛亥革命纪念馆”,看到了首义广场尽头新式的红色建筑“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是必须去看看的。座落在蛇山下首义广场边的辛亥革命纪念馆。

声明:《汉阳造步枪子弹 武昌首义:汉阳造步枪射出决定中国命运的子弹》为网友作茧显孤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