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Danshen (活血化淤,根和根茎类,唇形科) 拉丁名 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别名 赤参,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活血根,大红袍,血参根,红丹参。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7cm,小叶通常5,稀3或7片。顶端小叶最大,侧生小叶较小,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长2~7cm,宽0.8~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每轮有花3~10朵,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苞片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毛;花萼近钟状,紫色,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长约2~2.7cm。上唇直立,呈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上唇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且大;发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的中部,伸出花冠外,退化雄蕊2,线形,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花药退化成花瓣状;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裂片不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棕色或黑色,长约3.2cm,径l.5mm,包于宿萼中。花期5~9月、果期8~10月。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120~1300m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沟边,分布于华东地区及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山西、河北等地,湖北、辽宁、陕西、河南、江西等地亦产。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用量用法 煎服,9~15g。化学成分 含酚酸类、二萜醌类等。药理作用 有降压、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丹参Danshen"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