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 徐景藩:衷中参西 创新脾胃学科

徐景藩

徐景藩,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徐景藩教授,吴江人,首届国医大师之一。

徐景藩:衷中参西 创新脾胃学科

医学衷中参西录 徐景藩:衷中参西 创新脾胃学科

徐景藩给学生讲解经典

◆他潜心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对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辨证方法。

◆他引领学科建设,使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成为全国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

◆他悉心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13年前,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被授予白求恩奖章,13年后,他仍以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格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光阴荏苒,他虽两鬓飘雪,但力倡中医特色、坚持临床查房的工作不变;他虽体力下降,但济世救人、一心为患者的初衷不变;他虽不再担任院所领导,但献身岐黄、振兴中医药事业的目标不变。他,就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徐景藩。

谈起自己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徐景藩显得很淡然。他真诚地说,“这是国人对中医国粹的信任和珍爱,是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做人低调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大家风范,平实、平和、平稳、平凡构成了徐景藩为人、为医、为官、为师的本色人生。

大医精诚 奉献病人

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行医60年,奉献半世纪。这是人们对徐景藩的高度评价。

1982年,江苏溧水县一农民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以致贫血而极度虚弱。听说徐景藩能治这种病,这位农民便卖掉耕牛慕名求医。不幸路途中治病的钱被人偷走,农民伤心得痛不欲生。对此,徐景藩十分同情,便从自己不富裕的家中拿了200元给了这位患者,并安排其住院,精心为他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时,流下感激的泪水,连称徐景藩是“救命恩人”。

“医者父母心。能为患者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徐景藩从医以来,也一直将此作为座右铭。上世纪60年代在急诊室工作期间,徐景藩夜间值班常常带米煮粥做夜餐。他看到一些患者也需要营养时,便小心翼翼把粥上面的米汤舀出,一勺勺喂给重症患者。

安徽农民患胆囊炎而住院,徐景藩精心诊治。他得知病人家里经济困难,悄悄送给病人路费和一封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令病人非常感动。跟随徐景藩查房的徒弟陆为民告诉记者,他多次看到徐老把钱塞给困难患者。徐景藩为患者解决困难的举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1985年底,患者方联喜突发胃体大量出血,血色素从13g/L跌至7g/L。虽经大医院抢救暂时止住出血,但不久又复发,转至又一家医院治疗,依然不见好转。后经徐景藩会诊后,开出7服中药。方联喜服药一周后,出血便止住了,又用中药调理半年后,他完全康复,至今仍身体硬朗。

“徐老的方子仅有十余味药,7服药也只四五十元,但效果显著,是中医救了我的命。”方联喜说,徐景藩对患者如同亲人,每开一味中药,都要反复斟酌,总是把最佳配伍的药方给每一个患者。同时,自己还一丝不苟地核对药名、药量。患者非常信任他,常常半夜来挂他的号。

当病人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徐景藩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次,他的妻子突发眩晕病,一连4天卧床不起,3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而此时此刻,他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已经连续在医院工作了3天3夜。

衷中参西 开拓创新

在传统与现代医学间走自己之路

潜心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首创“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解决食道炎中药附着难题,对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形成了自己独特见解和辨证方法,一些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多项奖励。

1958年,徐景藩参与创建医院内科教研组,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基础上兼任课堂和临床教学任务。他积极倡导学科分化,1986年在原有脾胃、肝胆病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消化科,他坚持“多方位研究、多学科结合”,使其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脾胃病专科”和“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等,使该院脾胃病研究在国内位居前茅。如今,该科成为全国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研究生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客观化等展开科研工作,一些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多项奖励。他还编写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古稀之年,还著有《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已多次重印。

理论上有所思悟,临床上也有不少“绝招”,徐景藩首创的“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让病人甚至同行叹服。

一患者食道发炎,疼痛难忍,用了各种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徐景藩不断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改进剂型和服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这种服药法把汤药变成糊状中药,服用后又利于药达病所。过去医生都为药水无法留在食管部位而头疼,如今有了初步改进。

治胃病,徐景藩主张从三型论治,参用护膜法。治疗以便泄为主证的慢性结肠炎,他创“连脂清肠汤”内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肠法。治疗残胃炎症,创制“残胃饮”。

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是徐景藩的一贯做法,如诊治肝病重症阴虚膨胀,他采用内服、鼻饲、外治用药、针刺并进以及运用养阴利水方等方法,取得较好效果。对于胃脘疼痛者,他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效果明显。有些难治病症还兼用泡足方法。

徐景藩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相互补充,要运用和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服务。他联系现代医学对胃生理功能的认识,提出“胃能磨谷论”,临床上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治疗急性胰腺炎,他采用清化通腑消滞法和外治法,颇有良效。他也常将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辨证的基础上参用于临床,提高了治效。

精研典籍 勤于临床

源于家学渊源和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

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为他打下了扎实基础。北上求学5年,系统学习了西医学,兼收中医各家之长,成为建国以后最早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徐景藩取得的成就,与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分不开,与家庭熏陶、师承教育分不开,与积累思悟、博采众长分不开。

1927年,徐景藩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在家庭熏陶下,他幼时就熟读《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启蒙医籍,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

1940年,徐景藩随父徐省三学习中医。上午抄方,下午整理、抄书、读书,结合病例查阅有关书籍加深理解,晚上聆听父亲对疑难病例的经验,天天如此,寒暑不辍。这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4年后,徐景藩又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他一边侍诊,一边精心研读中医经典及各家医籍。至今,徐景藩对经典医籍内容仍出口成诵。值得一提的是,徐景藩将老师治验病案分门别类整理,工楷抄录,装订3册,得到朱师好评。

1947年,徐景藩开始独自行医。当病人求治时,他认真诊疗,处方用药力求准确,闲暇时有计划读书。至于诊金,他从不计较,贫病送诊,有时还免费为贫苦病人配药。

记者在徐景藩办公室看到一封发黄信件,他说这封信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这是1952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处发来的函,通知徐景藩已被卫生部中医研究班录取,立刻去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他深刻体会到一个乡村医生可以到首都医学高等学府深造,是共产党重视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此,他把这封信作为个人生平最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珍藏至今。

在北京5年时间内,徐景藩系统学习了西医学。过去学的朴素宏观中医学理论,能从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微观中了解真谛,逐步体会到中医的特色优势以及中西医各有所长。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经过自学,以“高中同等学历”报考,但学习成绩优良。

1957年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后,徐景藩虚心向当时院内孟河、吴门诸多名家学习,兼收各家之长,医术续有提高,成为建国以后最早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尽心尽责 注重特色

为医院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处奔波,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就医条件。在制订医院发展规划,抓中医人才梯队培养和专科专病建设等方面,事必躬亲。

江苏省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在前任领导和全院同仁的努力下,有着坚实的基础。1983年,徐景藩担任该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如何使医院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成为他孜孜追求的目标。

在制订医院发展规划后,他注重抓人才梯队培养和专科专病建设等工作,如医院目前72个重点专科(病)门诊中,约有3/4都是他在任期间巩固、调整、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他坚持“以中为主、能中不西”的办院方针,组织各科互相观摩中医病历书写、三级查房制度、加强中医护理等,经过讨论,结合病种特点,各科制定相应措施。如外科病房即使是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也能配合中医药治疗。全院中医药使用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

1985年,医院获得全国省级中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检查评比第二名。同年,被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扩建7所省级中医院行列,为创建三甲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6年,医院综合大楼开始兴建。从筹款、立项、论证,到设计、动工、竣工,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浸透了徐景藩的一番心血。就在这座拔地而起的大楼前,徐景藩穿上平时不常穿的西服,照了一张相。他笑了,有对医院前景的憧憬,有对未来事业的期盼。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徐景藩被累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他的女儿徐丹华至今还记得,父亲常常很晚才回家。几个孩子到门外路边车站左等右盼到天黑,才看见父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摇摇晃晃回来。到家累得一下子瘫倒在床上。

“淡泊名利,多做贡献。”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医院曾建起一幢高知楼,徐景藩完全有资格分到房子,但为了缓解医院的分房矛盾,他主动放弃,仍旧住在17年前建造的面积较小的老房子里。

“江苏省中医院的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其实,职工们明白,正是在老院长徐景藩的精神感召下,后来一任任院长都把徐景藩倡导的“抓班子团结、抓人才培养、抓医德医风”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从而使医院发展突飞猛进。

言传身教 桃李成圃

一代代中医人薪火相传

他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贯穿在一言一行之中;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经验传给后学,先后指导、培养国内外各类中医学生、进修医生不计其数。

凡得教于徐景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会,老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教学几十年,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给后学,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徐景藩采取“一贯制”的教学方式,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他曾立4条座右铭,即“读书从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改进给药方法,针对病情,达于病所,庶能提高治效;积累临床资料,撰文求实,常年不懈,集腋始能成裘。”学生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告诉记者,作为弟子跟师徐景藩7年时间,不仅学到高超的医疗技术,还学到不少做人方法。他说,自己曾任医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经常看见徐老在一小本子写着什么,上面密密麻麻记的都是医院大大小小的事情。像这样的本子,徐景藩不知有多少本。

“徐老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正确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以及他敬业爱岗、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对自己今后的管理工作影响深远。”刘沈林说。

另一弟子单兆伟,如今也是著名中医学专家。他至今记得老师时常强调的“医者德之本、无德之人不可为医”的古训,便以老师为榜样,带病为患者诊治,加班加点抢救病人等,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的人。

弟子陆为民谈到,当看到徐老在读一本分子生物学时,对自己触动很大。老师博学、好学、会学的高大形象,须仰视才能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

如今已经82岁的徐景藩,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仍坚持每周查房。每到一处,他不仅向弟子细致分析每一个病例,还从望闻问切到辨证论治,从理法方药到疾病转归,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娓娓道来,学生受益匪浅。

他常说,“要做好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医生的人格。”有一次门诊,一患者多年胃病被徐景藩治愈,着实感激,特意带来家乡新茶以表谢意。徐景藩再三婉谢,病人趁人不注意,将茶叶放下就走了。徐景藩发现后,立即让学生追赶病人。学生有些迟疑,说区区小事,何必这样认真。徐景藩正色道,“廉洁行医,不收病人财物,这是制度,应自觉遵守!”学生听后,急忙追出,将茶叶退还给病人。

徐景藩的学术思想、做人准则影响和造就了大批后继中医人才,他们中有的已成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在临床、科研和管理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徐景藩还先后指导、培养国内外中医学生各类进修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恬淡随缘 修心养性

知足常乐者生活得自在舒畅

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是养生之道。

徐景藩虽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仍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这不能不得益于他“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的养生之道。

他认为,饮食保持清淡,五味适度,不要吃得过饱,注意劳逸结合。对付身体小恙,他最多有时吃几片药,从不打针或点滴,始终坚持自己开点中药汤剂,总能药到病除。

徐景藩在人生路上悟出很多道理: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随缘二字,便能除却许多烦恼;对人宽厚仁慈,生活顺其自然,为人低调谦和,不受名利羁绊。因此,他一生平稳,身心愉快,加上师徒和谐,同事和合,家庭和睦,生活得自在舒畅。

徐景藩认为,读书养性是莫大之乐。特别对中医经典著作各家学术,他反复阅读,温故知新,其中乐趣,难以言表。

除了读书临证,徐景藩喜欢书法。他曾经学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

自幼喜爱音乐的徐景藩,一生中没有离开过乐器,业余时间也常拉拉、弹弹、吹吹。到了老年,他改学电子琴,学习、工作之余,自娱自乐,有益身心。

徐景藩重视体育运动,自编自练松筋操、颈子操、呼吸操和眼操等,强壮筋骨,抗老防衰。他还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因糖尿病而眼睛近乎失明的老伴,并与她早晚牵手散步,相濡以沫,被人们传为美谈。

活到老,学到老,服务到老,是徐景藩一生的不懈追求,保持本色,提倡和谐,乐在自然,也是他所领悟的岐黄之道。

徐景藩小传

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

1940年,随父亲徐省三学习中医,4年后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

1947年,开始悬壶乡里;

1952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

1957年,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1983年,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

1990年,被遴选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1996年,被授予“白求恩奖章”。

国医大师徐景藩养生逸事

徐老勤于临证,中西汇通,每年不知有多少患者在徐老手里妙手回春。现在八秩高龄的徐老,称自己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虽然不坐门诊,但依然坚持每周三查房3个多小时,极其认真周详。徐老查房,不仅向众多弟子深入细致分析每一个病例,从望闻问切到辨证论治,从理法方药到疾病转归,娓娓道来。有时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临走时会瞒着学生悄悄地把几百元钱放在病人的床头。徐老这种善举,被学生发现后,常常说“以言感人不若以行感人,言虚而行实也,医者父母心,看着患者被病痛折磨,能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我只是不欲使人见吾之善罢了。”

人生天地之间,得天地之灵气而生,生病总是难免,徐老对付身体小恙,从来不打针、不吊水,最多吃几片药片,徐老总是坚持自己开点中药汤剂,少则1~2服中药,多则5~6服中药,总能药到病除。这是源自对祖国中医药学有效性的坚定信心,也是源自对自己医术的信心。

徐老是个散淡的人,不为名缰利索所缚,对名与利看得很淡,面对国医大师的桂冠,徐老真诚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也不是我的医术非常高明,我也有很多疾病解决不了,是国人对中医国粹的信任和珍爱,是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医传承好、发展好,使其生生不息,薪火不绝。

中医常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去平衡。徐老常说人生在世,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随缘二字,便除了许多烦恼,省下许多机心,若为贪欲所羁绊,犹如东汉之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徐老认为《黄帝内经》所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即是养生保身之道。徐老把“心无机事,案有好书”作为养生座右铭,十分推崇明代书画家陈眉公的一段话,“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如不识字人,是为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认为读书是天下最乐之事,终身受用无穷,学问日深,道理日新,愚者因之而贤,昧者因之而明,寒暑风雨,黄昏清晓,窗下安然得对古人,莫大之乐。每年新职工入院培训班,徐老总是谆谆教导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并且把元·翁森的《四时读书乐》组诗送给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年轻医生,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要多读中医四大经典,努力做一名好的中医临床大夫。

除了读书临证,徐老空闲时喜欢泼墨挥毫,临摹名家法帖,曾经一气呵成完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徐老认为书法为“纸上的太极、墨上的气功”,可陶冶人的性情,修心养性,排除心中的忧虑和烦恼,从书法艺术中吸取精神营养,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虽是耄耋之年的徐老,在中医道路上,还将愈走愈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351/81198285078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徐景安《幸福中国统一海峽两岸》 海峡两岸20161018

原文地址:徐景安《幸福中国统一海峽两岸》作者:李正平幸福中国统一海峽两岸作者:徐景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见面时表示:“所希望的统一不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两岸人民心灵的契合,心与心能够完全互相接受,心连心。”

《医学衷中参西录》评述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

作者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边务村人。生于1860年(清· 咸丰十年),卒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享年74岁。是清末民初中国医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医家,也是力倡和奠定中西医汇通的代表医家之一。张氏自幼聪颖,稍长研习六经诗文,天文算术,尤通

图穷对话录――徐小平新东方人生咨询 新东方徐小平内乱

图穷对话录――徐小平新东方人生咨询2000年初春,我去新东方香山住宿部做讲座。结束之后,一个女孩走到我的面前。她的形象很特别,头发黄黄的,皮肤白白的,眼睛细细的。我想山上什么时候来了外教我怎么不知道?没有想到她用东北普通话和我说

读徐景贤《十年一梦》 徐景贤十年一梦全文

             “文革”红人徐景贤最近在香港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十年一梦》。全书的行文表明其对几十年前的“梦境”仍有深深的留恋和怀念,对梦里岁月不乏粉饰之词。但即使这样,在徐景贤的字里行间也不时能看出那个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病例及方剂,以及张锡纯先生的评点文章。张锡纯先生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捍卫与发扬中医学的杰出人物,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医学衷中参

声明:《医学衷中参西录 徐景藩:衷中参西 创新脾胃学科》为网友挺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