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我国的治疗情况一般是一经发现就是达到用药物治疗的要求,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反而成了辅助治疗手段。主要在于糖尿病知识大伙知道得比较少,对疾病的预防知识不注重!,那今天就和大伙聊聊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的目标是:
(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防治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从目标中可以知道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那到底有那些并发症呢?
①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足、手脚发凉等。
②神经病变,如末梢神经炎、出汗异常、失眠、便秘、腹泻便秘交替等。
③代谢紊乱,如高血脂、高尿酸、乏力等。
④免疫病变,如易感冒、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肺结核等。
三、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要的宜忌要做到心中有数。
1、磺脲类降糖药
(1)磺脲类是由一个磺基和一个脲基组成的一大类降糖药物。
(2)临床常用药物:甲磺丁脲(D860)、格列喹酮(如糖适平)、格列齐特(如达美康)、格列吡嗪(如美吡达、迪沙片)、格列美脲(如亚莫利、伊瑞)、格列本脲(如优降糖)。
(3)适用对象: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
优降糖的降糖效果最佳,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优降糖可引起致命性低血糖症,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慎用。
美吡达口服吸收迅速, 降血糖作用快, 同时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还能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从而有利于减少血管并发症。
达美康可降低血小板的过度黏附性和聚集性,对减轻和阻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益,且有抗脂肪分解作用,因此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
(4)副作用:磺腮类药物的除了能引起低血糖反应,磺磺脲类药物还有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例如体重增加;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还可引起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偶有皮疹、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 因服用量较大后可产生头痛、头晕、视力模糊、 四肢震颤等神经系统反应;长期用药引起的药物继发性失效等。
注意:不能同时服用两种磺脲类药物,这样不但不会增加药效,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而加重病情。
2、双胍类降糖药
(1)双胍类降糖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并使其体重有所下降。
(2)临床常用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迪化唐锭)。
(3)适用对象 :因为此类降糖药不要求患者身体必须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所以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
(4)常见副作用:降糖灵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可使糖尿病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另外长期大量地服用双胍类药物, 还能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对于已经出现了肝肾功能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服用此类药物。
3、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
(1)可使糖尿病患者餐后糖分吸收延缓,不会出现血糖高峰。
(2)临床常用药物:伏格列波糖(如:倍欣)、阿卡波糖(如:卡博平、拜唐苹)。
(3)适用对象:各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餐后血糖较高者。
(4)副作用:肠道副作用,可出现腹胀、腹泻、肠呜音亢进、排气过多,甚至腹泻,患者在服药2周后缓解。单独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会引起低血糖。当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可出现低血症,一旦发生,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其他糖类或淀粉无效。
注意正确的服用方式:先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再根据餐后血糖水平逐渐增加用药量。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必须与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有严重肝、 肾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用此药。
4、格列奈类降糖药
(1)此类药物作用快捷,服药后无需等待即可进餐。它的结构及作用部位与磺脲类降糖药不同。
(2)临床常用药物:那格列奈(如:唐力)、瑞格列奈(如:诺和龙)。
(3)适用对象: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对磺脲类降糖药效果不佳者。
(4)副作用:也能引起低血糖,尽管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但也需要定期监测血糖。
5、格列酮类降糖药
(1)最新一类的口服降糖药,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能从多角度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胰岛素增敏剂”之称。
(2)临床常药物:吡格列酮(如:瑞彤、艾汀)、罗格列酮(如:文迪雅)
(3)适用对象: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4)副作用:极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轻度低血糖反应及血液系统方面改变的报道。
6、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1)年纪太大或有心、肺、脑血管、肝、肾疾病者不宜大量使用强效磺脲类或双胍类或降糖药。
(2)有发生酮症及缺氧可能的患者不宜服用双胍类降糖药,以预防酮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3)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宜应用口服降糖药,因为药物可通过胎盘,有引起胎儿畸形、胎儿乳酸性酸中毒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可能性,危害母子平安。
(4)身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首选使用格列酮或双胍类降糖药,症状较明显者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
(5)身体消瘦或体重正常而且血糖偏高的患者宜服用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
(6)患者有较重的糖尿病肾病时,应避免使用双胍类降糖药或长效、强效磺脲类降糖药,以免对肾脏造成进一步伤害或引发低血糖症。
(7)肾病不太重、尿白蛋白分泌率不超过100微克/分钟的患者可用糖适平等降糖药。
(8)病人的眼底病变已经达到或者超过Ⅲ期,就应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眼睛。
(9)患者有感染、酮症酸中毒或拟进行较大手术时,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10)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岁以上)及肾功能减退者,应当首选糖适平、拜唐苹或诺和龙,尽量避免使用优降糖。
(11)身体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可先用二甲双胍,经治疗3-4周后,如果血糖仍无明显下降,可加用磺脲类降糖药、拜唐苹或诺和龙。
(12)由于个体的情况不同,具体方案请按主治医生方案治疗。
四、胰岛素的应用
1、胰岛素的种类
用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法,也就是它的副作用最小,是一种最接近理想状态的疗法。胰岛素种类不同,注射的时间和药效就有所不同,尤其与进餐的关系十分密切。
(1)速效胰岛素:在注射后5一10分钟起效,1-2小时药效达到最高峰,作用可持续4-5小时。因此,应在餐前5分钟左右注射,可使胰岛素吸收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达到同步。
(2)短效胰岛素:一般在注射后半小时起效,2-3小时药效达到最高峰,作用持续6-8小时。因此,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
(3)中效胰岛素:在注射后2-4小时起效,作用持续10小时以上。—般采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配合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既可以有效地控制夜间至翌日的空腹血糖,又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4)长效胰岛素:注射后药效平稳,时间可持续24小时,每日仅需注射1次,就可提供全天基础胰岛素。因此,可以固定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注射,方便灵活。
2、应用的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几乎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改用胰岛素治疗,一旦血糖控制良好后,还可以改用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脏病变等,所以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它只是降低母体的血糖;在哺乳期,也不能口服降糖药,因为降糖药可以通过乳汁让婴儿吸取,婴儿也就会低血糖,所以在哺乳期也应该用胰岛素治疗。
3、怎么使用胰岛素
(1)注射胰岛素前用酒精消毒皮肤。待消毒部位干后方可注射,以免消毒液沿针眼进入皮下组织,造成刺激。
(2)注射胰岛素最合适的部位:
腹部,在腹部进行注射时应注意要在距肚脐3-5厘米大外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到肌肉层。
大腿外,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进行注射。
手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
臀部。
(3)注射时,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在两指之间进针。
(4)进针速度要快,将胰岛素注入体内,停留5-6秒,然后拔出针头。
(5)如果注射时很痛或拔针后有血出来,应压迫注射部位一会儿,不要揉擦局部,以免造成胰岛素扩散太快或皮肤发炎。
(6)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流更換,可左边一周,右边一周;或部位对称轮換,一次左边,一次右边。注意注意每次注射部位之间必须间隔两指宽的距离(约2.5厘米),以免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吸收。
4、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1)脂肪营养不良:在注射部位出现皮下脂肪萎缩,要经常更換注射部位,停止用动物胰岛素,改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脂肪营养不良就会较少发生。
(2)低血糖:胰岛素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造成低血糖,这与使用剂量过大或饮食失调及运动量过大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
(3)屈光不正: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这是因为晶状体屈光改变。血糖控制平稳后,常于2周內自然恢复。
(4)体重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此时,患者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5)胰岛素过敏: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胰岛素过敏现为皮肤瘙痒、出现红疹等。此时可更換胰岛素种类,如效果不佳,可采用胰岛素脱敏疗法。
(6)水肿: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容易出现短期内肿胀等不适,如眼睑浮肿,但一般不严重。
5、常见问题:
1、保存方法:在家里,可以将胰岛素放在冰箱保鲜柜中保存,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一旦打开使用后,也可以放在常温20℃下,但要外出时,可以将胰岛素放在特制的低温包內,随身携带。
2、从冰箱取出要先放2个小时后取用。
3、是否会产生依赖:胰岛素就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物质,不会因为用了外源性胰岛素,胰岛细胞就受到抑制,功能降低。相反,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后,劳累的胰岛细胞会得到休息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功能,不会产生依赖性。
6、临床的胰岛素和降糖药的联合用药
随着病程加长,降糖药已加至最大允许剂量,血糖仍得不到理想控制,产生了药物继发性失效。这时,与胰岛素合用可以避免或延缓这种情况发生。而且,联合用药相比单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不仅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更能有效控制血糖。
(1)磺脲类+胰岛素:磺脲类可以刺激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弥补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二者合用,可以减少使用约30%的外源性胰岛素,但应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
(2)双胍类+胰岛素:双胍类可以促使身体组织利用葡萄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二者合用,有利于平稳地控制血糖,减少使用约25%的胰岛素。
(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a-葡萄糖昔酶抑制剂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以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二者合用,既可以避免体重增加,又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尤其是配合长效胰岛素使用,因其治疗方便,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二者合用,可以改善血糖控制。
五、营养素联合治疗
治疗糖尿病,时常有些人任凭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效果也不佳。让这些人服用药物的同时,加用多种营养素后,相当一部分人的血糖会得到有效控制。
1、增加糖类代谢-B族维生素。
是调理糖尿病病人血糖最为重要的营养素,同时,糖尿病病人因“多尿”,导致B族这类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得到补充。
2、抑制糖分吸收—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以减少小肠对糖类与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饭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3、加胰岛素效能—锌、锰、铬。
锌为胰岛素的组成成分,补锌、锰可增强胰岛素活性。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必要成分,在特定情况下身体可以把它当作胰岛来代谢糖分,稳定血糖。
4、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一硒、镁、硫辛酸。
胰岛素受体就像开细胞上“门”的钥匙,钥匙坏了,细胞上的“门”就不好打开,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缺镁就会造成这个问题,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同时患冠心病或视网膜病的人,其体内镁含量通常都偏低。镁、硒和硫辛酸都可以让“钥匙”更灵敏,促进肌细胞、肝细胞和红细胞膜上的“门”打开,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调节血糖。
5、防止机体损伤—抗氧化维生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不良,易造成心脑血管和神经细胞的受损。而直接构成损伤的罪魁祸首就是自由基,它们像是一颗颗横冲直撞的子弹,到处破坏人体细胞,如眼睛、肾脏和神经。补充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防止机体损伤。同时,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能增强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以上为临床西医的治疗药物的应用和注意,具体用药请咨询你的主治医生,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出,以便改进,谢谢!
感谢你的查阅,如觉的有帮助,请将它转发给有需要的人,你将公德无量!明天会继续分享。
我是健康哥吴少峰,我的梦想是帮助10万人改变健康习惯,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有什么不对也请告诉我5309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