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镇位于东莞市西部,离东莞市中心区10公里,是东莞市下辖的32个镇区之一;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截至2009年,望牛墩镇总面积31.5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46万人,新莞人约4.62万,辖2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望牛墩镇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广东省教育强镇”等称号。望牛墩镇积极推进联合办学,积极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申报的教育科研项目有160多项,其中获广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的1人、二等奖的2人、三等奖的4人,获得市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的有25人次;望牛墩中学中考成绩再创辉煌,夺取了“十八年”好的佳绩,中考成绩达超600分有49人,占全市达超600分总人数的19.4%,其中达超莞中、一中、实中、高级中学录取线的有163人,达超万中、龙中、虎中几大市骨干高中的有171人,考上师范类的考生有12人,考上省市中专的有494人,各科中考成绩均列全市前茅;全镇有14位教师参加省市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有98人次获奖。
望牛墩_望牛墩镇 -历史沿革
望牛墩环境
据《东莞县志》记载:东莞县在明代以前,县城设3个“坊”,附城设1个“厢”,城外乡村,设5个“乡”,“乡”以下共辖二十个“都”,“都”以下共辖18三个“里”。“里”
[Www.aIhUaU.com]是最低层的行政单位,按地域分别隶属于“坊”、“厢”或“都”。
望牛墩镇起源于宋朝时期。
民国时期,全县划分为十一个区,横沥地区属第五区,区公所设在石排。
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日本投降,日伪政权复灭。东莞县政府迁回莞城。不久,实行并区联保,将全县原来11个区合并为6个。
1989年4月,撤销望牛墩区公所,设立望牛墩镇。
望牛墩_望牛墩镇 -地理环境
望牛墩镇与东莞市中心相连,位于广深经济走廊中部,是香港、深圳通往广州最快捷通道的必经之路。镇中心区东距东莞中心区10公里,北往广州30分钟车程,南往深圳40分钟车程,到香港也只需90分钟车程。交通联网四通八达:广深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设有大型的高速出入口;107国道及东莞市环城路在望牛墩镇的前门,离镇中心不到2公里;望牛墩镇的后门连接建设中的沿海高速路。同时,水网发达,水路运输方便,全镇有十多公里的河岸线可容纳两千吨的船停泊,可直航广州、太平等地。全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外来人口6万多,现辖二十一个村委会和一个镇区居民委员会。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望牛墩_望牛墩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09年,望牛墩镇下辖二十一个村委会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赤滘村杜屋村扶涌村芙蓉沙村福安村官桥涌村官洲村锦涡村聚龙江村石头村石排村望联村五涌村下漕村洲湾村朱平沙村李屋村横沥村洲涡村望东村上合村
望牛墩_望牛墩镇 -人口
截至2009年,望牛墩镇总人口约9.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46万人,新莞人约4.62万。
望牛墩_望牛墩镇 -经济
望牛墩镇
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可支配财政收入2.9亿元,实际利用外
资1940万美元,比全市高13.两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5亿美元,各项税收总额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0.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8亿元,3大产业比例从1.8:58.7:39.5调整为1.4:57.2:41.4。
村级经济有效增长,截至2008年底,村级可支配收入6792万元,集体资产总值7.9亿元,净资产4.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112元。
望牛墩_望牛墩镇 -社会
城镇建设
望牛墩镇
2002年,望牛墩镇投入7000多万元开展了10项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北环路及北环路大桥工程、望牛墩汽车站、朱福公路、洲湾大宁大桥、洲湾至洲涡道路、登瀛桥改造工程、供电调度大楼
、地税分局办公楼、电信分局办公楼。
2005年初,投入1.8亿元将镇内原有15所小学整合为4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其中以省一级学校标准新建实验小学、新联小学,以市一级学校标准扩建完善中心小学、达贤小学。在此基础上,还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充实功能场室的设施设备,规划建成多媒体教学平台207间、多媒体综合电教室1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11间、校园网四个。同时,致力优化师资队伍。该镇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
文化
望牛墩镇
望牛墩镇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2人被评为东莞城市精神杰出人物;李屋、望联村分别被评为东莞市文明标兵村和东莞市文明村,官桥涌、望联村分别
荣获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村称号。
成功举办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被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成为广东省首个“乞巧之乡”,望牛墩“乞巧节”入选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省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对象,镇图书馆成功加入东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2009年,全年累计在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活动超过100场次,观众人数累计达到50万人次以上,镇文化广场荣膺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镇广场舞蹈代表队参加东莞市第二届广场舞蹈大赛荣获银奖,镇代表队参加东莞市第四届“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第三届老人文化艺术节舞蹈比赛分获银奖和铜奖。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