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个既令我感兴趣,又令我感觉不能胜任的话题。只能说试试看。
首先,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代际之间的传递。
我记得我和我夫人结婚之前都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以后有了孩子,我绝不能像我父母对待我那样对待她。(我有一个女儿,所以用她)
但我清晰的记得,十几年前,我女儿生命的头几年,我是如何的忽略她,命令她,指导她——虽然我觉得自己都是用和颜悦色的方式。但是,今天回头看,我其实就是如同我妈妈控制我一样的在企图控制我的女儿——你要按照我想要的样子长大,取得我想要让你取得的成绩。
为什么呢?我已经很小心了,为什么还会这样?
有可能,当时,我把我的女儿当成了我的一部分。就如同我妈妈也曾经把我当做她的一部分去使用一样。
我妈妈害怕被抛弃,她就用我排遣这种恐惧。她用抛弃的威胁控制我,让我也害怕被抛弃,这样我就和她共生在一起。
而我带着这样的恐惧,和我的女儿一起成长,我很难不用同样的方式控制她。
当代心理学的依恋理论就是在研究依恋关系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乃至代际传递的。
但是,以上只是一种假设
在上面的假设当中,有一个人被忽略了:孩子
也许,我对我女儿的控制,她可能感觉为我对她的关爱。比如,当她告诉我她因为没有当第一而苦恼的时候,我对她说:“咱们就要当第二名,因为第二名既没有压力,又在一人之下许多人之上。” 那时,我主观上可能在向女儿灌输我的人生观,但我女儿可能感觉到的却是来自我的支持——从我的语气、动作、眼神里体会到我的关心,而不在乎我说了什么,不在乎我在灌输。
同样的,也许在我很关心她的时候,她却感觉不到我的关心甚至感觉到相反的感觉。比如,当她告诉我他考了49分的时候,我脱口而出:“别人考多少?” 其实他是想告诉我那场考试50分满分,她考了全班第一,但我的询问让她感觉我并不关心她,我只在乎拿她和别人相比较。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感觉到的,对他来说就是真实的。
可什么是真实呢?
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动物。这个特点让人成为了一种很喜欢欺骗自己的动物。
比如,一般来说,当我们选择离开另一个人的时候,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首先让自己“恨”另一个人。你很可恨,会让我在离开你的时候更有力量。至于“你”是不是真的可恨,随着星转时移,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当下那一刻,“我需要恨你、你需要可恨”。
然而,人的矛盾性是需要被理解的
当一个人需要通过“恨另一个人”才能离开另一个人的时候,他一定有足够的理由那样去做。说不定,如果“我不恨你”,我就会恨我自己——我怎么能抛弃你呢,在你没做错什么的情况下,那我岂不就变成了要承担谴责的人么?而谴责恰恰是我最不能承受的呢。
如果这个“因”不被理解,那么 “我需要恨你” 的果就不会改变。
借着理解这个因,这个人才感觉到被理解、无责备的理解,才能放下。
扯远了。
我只是想说,也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场修行。无所谓对错、无所谓伤害。说对错,非对错,是名对错;说伤害,非伤害,是名伤害。而这些因缘——幸福也好、苦难也好,只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话头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