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作战图
淮海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中歼敌数目最多的一场战争,给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我方歼灭了许多势力,但是这场战争同样也是我方牺牲最多的一次。让我们根据淮海战役作战图来看看当时的战争状况。
淮海战役作战图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是最早的提出者,也是最早的参与者。他所率领的华野军主攻的方向是黄百韬军团。但是当他去追击黄百韬的部队时,黄百韬已经早他一步离开。最终在何基沣和张克侠的帮助下,粟裕成功地将黄百韬拦截在碾庄这一块。
之后的刘伯承和邓小平等人成功将赶来救援的黄维部队拦截在双堆集这里。在淮海战役作战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解放军进军的方向和主要作战的地区,同样地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解放军攻下这两块地区,那么离国民党总部的地区就不远了,而且途中能够阻拦的地域也十分少。
对于蒋介石而言,黄维和的部队绝对不能有所损失,所以他命令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部队对黄维部队进行解救。而作为一方大将的杜聿明清晰地看到,如果自己去解救黄维,只能让自己的有生力量陷入困境,最好的保留自己军队的方法是撤退。但是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无法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就将原本准备撤离的军队掉头,最后被一直紧紧追赶他们的解放军一举歼灭。
而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等地的先后围剿,让国民军的有生力量极大地减弱,55万国民军被解放军生擒。这场战役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淮海战役态势图
通过淮海战役态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解放军与国民军进行交战的三个主要地点。在这场巨大的胜利中,国民军55万士兵被俘,而国民党自此失去了对江北地区的掌控。那么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
淮海战役态势图
淮海战役总共被分成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粟裕为首的华野军剿灭黄百韬军团;第二阶段是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中野军围剿黄维军团;第三阶段是两军合力剿灭邱清泉、李弥和杜聿明军团。
通过这张淮海战役态势图可以看到,这三大阶段的主要作战地点就是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其中,碾庄是粟裕与黄百韬军团交战的地方。粟裕在这场战争中打得相当辛苦,黄百韬一心想要坚守阵地,让粟裕没有办法。最后粟裕只能让士兵挖交通壕来接近黄百韬部队,最终歼灭了黄百韬军团。
在第二阶段中,刘伯承和邓小平同样遇到了难题。在廖运周临阵倒戈后,黄维开始放弃突围,同样采取了死守的方式等待援军的来临。而黄维军团的武器十分先进,被称为是机械军团,这让武器落后的中野军队打得十分困难。最后,在邓小平刘伯承的强势命令下,再加上华野军的部分势力的加入,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打下了双堆集。
这两阶段之后,解放军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人疲马困。最后两个军团进行了20天的整修。休养生息后的部队开始进行扫尾工作,将围困中的邱清泉李弥军队消灭,还攻下了杜聿明的部队。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以解放军全面胜利告终。
淮海战役示意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里的一次极大胜利,虽然我方士兵用少数的伤亡换来了大片的战俘和胜利,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我方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阻拦,状况一度十分危急。让我们通过淮海战役示意图来看看当时的战争状况。
淮海战役示意图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和国民军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物力。在这张淮海战役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交战的主要地点。作为解放军的先锋部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碾庄剿灭黄百韬部队。而这次围剿得益于贾汪起义,这次起义为粟裕成功拦截黄百韬军队减少了许多时间。
在双方部队陷入交战时,蒋介石又派遣了别的部队来救援黄百韬。当时的粟裕一方是在攻打黄百韬部队,但另一方还在拦截前来救援的邱清泉等部队,面对蒋介石新派的救援部队他再无抵抗之力。幸好的是毛泽东迅速地派遣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等人,带领中野军前来救援。
在双方兵力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一方剿灭了黄百韬势力,另一方攻占了国民军的供给地宿县。然后双方势力又一次分工合作,一方围剿黄维的机械部队,另一方围住了邱清泉和李弥等人的部队。在通力合作之下,黄维部队在双堆集这个地方被成功剿灭。之后双方兵力合并,在休养生息20天之后。他们对名将杜聿明的部队发起了总攻。其实原本杜聿明部队时可以逃过这场战役的,但是由于蒋介石的胡乱指导,导致在这场战争中,被解放军一举歼灭。
淮海战役胜利原因
淮海战役是我国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之间展开的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下风,却能在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这是因为什么呢?
人民群众支前大军
一方面,我军在战局如此变幻莫测的淮海战役中取得全胜,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军委正确指挥的结果,正是在他们科学的战略决策与严密的军事部署下,加上将领们把握最佳时机、制定最优战术,以此带引解放军们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为整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战争其实打的就是军心,解放军虽然武器装备上不如国民党的条件优越,但是解放军士气高涨,在战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谈心会,加强军人们的军事政治思想,我军愈战愈勇,士气逐渐高涨,给予敌军狠狠地重击。
然而,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一句老话说的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的确,由于我军前线物资不足,人民群众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支前大军,不分日夜、不辞辛劳与危险地往前线运送物资并将伤员运往后方,正是他们的付出,满足了前线战士的需求,使得战士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抗战,最终取得全胜。
淮海战役作为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正是我国指导员、解放军与人民百姓多方面合作带来的结果,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页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