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诗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1076年为分界线(就是王安石罢相阶段),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风格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区别。
王安石的诗
前期(1076年之前):
前期王安石的诗擅长说理,而且有着十分明显的倾向性,其题材主要是针对社会问题,王安石的作品将社会中那些重大而尖锐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同时体恤民情,关注民生,替百姓抱不平。
1、揭示腐败题材的
代表作品:《感事》《兼并》《省兵》等
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角度揭示北宋王朝的社会矛盾,将积弱积贫,腐败等矛盾揭露无疑,对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真实内部得以揭露,从而为民担忧,展现其忧国忧民之态。
2、描写民怨
代表作品:《收盐》《河北民》等
将底层百姓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现实进行了揭露。
3、抨击文学
代表作:《试院中》《评定试卷》等
表达王安石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屑与怀疑,主张要培养实干型的人才。
后期是王安石罢相后,罢相后的王安石过的是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这时候经历了大风大雨,世态炎凉,心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王安石的诗风格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晚年的他过上了山水田园的生活,所以作品以写景,咏物居多,这和前期的政治诗有了很大的不同和转变。
王安石的诗后期有着一种闲适之感,虽然内容狭窄,但是其情感细腻程度却不狭隘,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代表作:《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
即事王安石
《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之一。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一生作品颇丰,留存至今的有近一千五百多首作品。《即事》的创作时间根据其题材与风格判定是晚年之作。
王安石画像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的作品可以分为为前期和后期,1076年罢相之前成为前期,之后为后期。后期的作品以山水作品颇多,或歌咏大自然或描绘闲适的农村生活。
《即事》主要描绘了一幅祥和闲适的农村画卷,这幅画中,整个农村宁静幽美,自由闲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幽静的道路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草,晴空下的花儿开的更加的繁密。在山间哪里都会有水,置身在高高的山上数个村落尽收眼底。放松静修的时候鸡给你报时辰,一个人置身于广阔的地方听狗吠听着听着就到了黄昏。回来的时候和大家分享所见所闻,大家都怀疑是不是到了武陵源。
整首作品描绘的是山村春景,朗朗晴空,草盛花繁,鸡鸣狗吠,山川村落,安静休息的时候还能听到鸡报鸣时。读完即事,印入眼帘里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风景美如画,安静祥和。《即事》可以称作是王安石写景作品中的绝世佳作。
王安石笔下的生活图景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有着相同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菩萨蛮王安石
《菩萨蛮》是一首词,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这段期间王安石被罢相,退居金陵,开始了隐居生活。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词旨在表达一个“闲”字,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远离仕宦,远离喧嚣。
菩萨蛮书法作品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王安石的诗词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诗词作品欣赏](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122/1306060506131558392748.jpg)
数间茅草屋悠闲的依河而建,我头戴小短帽身穿窄小的衬衫穿梭在垂下来的杨柳中。今年的花比不上去年的花来的红艳,因为去年的一夜春风就把花吹开了,怎么可能不红艳呢?
今晚的月亮在树梢仰卧着,我中午的时候喝酒喝醉了等我醒来就是晚上了。要问世间什么东西最能关系到感情,思来想去还是在那幽静的山林中黄鹂的鸟叫声了。
《菩萨蛮》的创作时间在从其小序中可以看出是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归隐钟山,即兴创作。这时候的王安石变法失败,新法遭废除,王安石则辞职离京,事业生活都一落千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句交代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带小帽穿窄衫,住水边茅屋,以前穿的是冠带蟒服,住的金碧辉煌的官宦居处,形成鲜明发对比。但是即使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诗人穿梭在垂柳中,欣赏着红艳的花,心情愉悦,一种安然自适的处世态度。
第二句花是去年红,不免心生悲切,因为物是人非,年华老去,依然老无所依,对未来难免忧虑。不仅忧虑自己,更是忧国忧民。
第三句酒醉自然醒,不用担心上朝迟到也不用担心获罪,怡然自得,安然闲适。
第四句寄情黄鹂,从而展现诗人孤介傲岸,超凡脱俗之品格。
北山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一生中作品颇丰,曾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千古名句。《北山》就是王安石作品中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整首诗短短28个字,虽然言简但是意赅,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将诗人那种浑然天成的超脱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首作品中诗人的神离尘寰,诗人的心无挂碍都得到了很好的抒写,整体基调闲适而安逸。
北山王安石配画
引原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郁郁葱葱的北山倒映在水塘里,水塘水悄悄上涨,不论是堑沟还是池塘,都泛起了波光。我坐着久久不离开,悠然闲得的数着飘落的鲜花。我慢慢的走着寻找着寻芳草,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北山》这首诗创作于1084年,也就是王安石的晚年时期,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从政坛退下,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春天的时候王安石到北山游玩,刚好下完雨花朵飘落好不美丽,王安石陶醉于这个美景中久久不能离去,从而写下了这部作品来颂扬大自然。
细观整首诗,发现诗中的山有情,水也有情,落花有情,人也有情。诗人看着这满目的美景,看着这诱人的山水,他流连忘返,驻足观赏,他就这样坐着数着落花也能过一下午。这种日子是何等的闲适与安逸。
《北山》作品文路很清晰,前面两句是写景,用词细腻工巧,后面两句是情语,情感自然流露。将静态的景物写动,写活,这就是王安石作品的魅力所在。
渔家傲王安石
《渔家傲》是王安石山水词作品中的一篇名作,被收录在《全宋词》中,全名叫做《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山水作品,写景起,用情结,可谓是妙趣横生,有情有景,艺术与自然的结合之作。
渔家傲诗配画
引全文: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小桥流水被周边层层叠叠的山川所环绕,繁华翠草被碧绿的河水所萦绕。数间茅屋被幽深秀美的竹林所环绕。房屋内总没有灰尘,因为经常会有和煦的春风来为我打扫。
美美的午觉醒来耳朵边充盈着清脆的鸟叫声,枕着枕头,不由的想起以前做官的时候,每每听着早朝的鸡鸣声,恍如隔世之感。忽然想起自己的老故人都已经老去了,自己也会同样的结局,现在的我享受着闲适,早已忘却了早年建功立业的美梦了。
《渔家傲》这首词作品创作于王安石二次罢相后,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抛下以前的一切,归于平静,心境也有了很多的变化。王安石纵情于山水间,沉醉于山水间,从而创作了大量的景物词和山水。
《渔家傲》可以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写景的,讲述了山水之美,讲述了屋舍之美,从而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隐居图景。下篇主要写生活情趣,听着鸟鸣起床,无忧无虑。所以整部作品的基调就是纯净脱俗的,诗人远离官场,虽然没有了那种鸿鹄之志却有了另外一种心境与闲适。所以情景交融,让人赏心悦目。
岁晚王安石
岁晚是北宋作家王安石的一部作品,王安石北宋年间的人物,不仅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字介普,老家是抚州临川。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其天赋上加上后天的良好教育,王安石是一个有名的才子。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活。此后,王安石辗转于各地,任职地方官吏,为官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兴修水利,扩办学校,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政治上颇有贡献。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受到了重用,官至宰相,开始了王安石变法,但是最终遭到了官僚地主的强烈反对,最终变法失败,王安石也辞官隐居。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贡献,其的诗词在文坛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岁晚》就是王安石作品的作品之一。
引原文: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岁晚》是 一首五言律诗,出自王安石之笔。岁晚原是用来形容时节的,一年有24节气,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但是这个节气却又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有时晚来有时早来,时而出现在农历的年初阶段,时而出现在农历去年的年末,而出现在上一年年末的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岁晚,也就是年末的意思。
而作品中的岁晚指的是阴历9月时节,这个阶段菊花盛开,一派秋意盎然。
原文翻译: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池塘,清幽而祥和,风微微吹来已经有点寒意,但是却夹杂着欢声笑语。
弯腰观赏着水池里的水,青绿而明净,停下脚步静静伫立在这片幽香中。
带上孩子去赏秋天新开的菊花,带上老人泛舟户上。
这段时光让我流连忘返,一年即将结束了,时光易逝让人越发想珍惜。
江上王安石
《江上》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全首诗只有短短28个字。《江上》通过描写无尽的江水,从而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屈从黑暗,要反抗黑暗的决心与斗志。
江上王安石古诗配画
引原文: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主要意思如下:大江北面,秋天的云幕已经开了,乌云在风中沉重缓慢的徘徊移动着。望向远处,青山层峦叠嶂看着像阻断了江水的去路。忽然远远的看见船转了个弯,映入眼帘的又是绵延无尽的江水,江面上无数的白帆船只向我驶来。
《江上》创作于王安石变法失利后,王安石辞去宰相之位,退居金陵,此后的王安石纵情山水间,一天游览长江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江上》是一首写江行的诗,整首诗的基调是灰暗和压抑的,但是在这个底色上却有着一个开阔的视野和画图,整首作品有着一种含蓄而朦胧的美。景中有情,表面是一首山水诗,但是实则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主题丰富。
而王安石还有另外一首作品,叫《江上王安石》,这是一首离别诗,王安石将离情用自己的手法描述成一个能吹动的物体,从而让人眼前一亮,感情也更加的真挚与自然。通过视觉与听觉这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引用原文: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