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总是会见到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们跟很久没见面的亲人打招呼。
“快点叫阿姨!不能没有礼貌啊!”
“我教过你多少遍了,快叫人!”
“赶快叫叔叔,否则我打你了!”
然后就会看到有的孩子顺从着,从嘴巴里挤出几个字。而好面子的父母马上就说“声音太小了,重来!”结果很多孩子直接就没声了,委屈地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还有一种孩子是不管你怎么说都不叫的,甚至还躲了起来,或者跑开了。有些较真的父母就直接把孩子抓回来,逼着孩子叫了人才走。
嘴里还说着“我这个孩子不懂礼貌,我还是得好好教教!”结果,孩子不仅没有认识眼前的叔叔阿姨,反而被大人们无意识下合伙羞辱了一顿。
要知道,孩子小小的身体也有大大的自尊。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他们知道荣耀的同时也知道羞愧。孩子的感受,甚至有时候比你的还要敏感。很多大人的逻辑就是这么的霸道无理。所幸的是如今的父母开始更关注孩子的内心。父母的进步,才能谈是不是爱孩子。
家长给孩子贴的标签只会让孩子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差,而孩子也朝着那个方向成长。孩子不打招呼,惹毛了很多的大人。大人们就说孩子:
“不懂事!”
“没礼貌!”
“不听话!“
“胆小鬼!”
……
这类负面标签啪啪啪地贴在了孩子的身上。类似的标签还有很多,比如: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你猪脑子啊!”
“他比隔壁家小明蠢10倍不止!”
“他学习不行的!”
父母给孩子贴的标签,都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孩子往往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当孩子长大了,你看到的他是不是你当年总是骂他的那种样子,但是你已经无能为力,甚至觉得,我当年还真说准了,这家伙就是我说的那样。孩子在尊重中认识自己,也开始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个得到了充分尊重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充满善意和勇气的。
他们也许一开始不会叫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一种“陌生人焦虑”的心理原因。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保护性本能。陌生人或陌生环境,特别是与陌生人接近,会引起婴儿的不安全感,这就是陌生人恐惧反应的根本原因。
主要发生在6-12个月的孩子,在1岁后会慢慢减弱,但是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刹那,会有一种天性的警惕。他们会去小心翼翼地观察试探,判断这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感受这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会不会伤害自己呢?是不是喜欢我呢?
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孩子会在判断之后,主动与对方进行接触和沟通。开始在进行交往的时候,也学会保护自己,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能力么?
教育要分阶段
当然,大孩子跟熟悉的亲朋师长不打招呼,就需要合适的教育。前面说到父母要尊重孩子,需要考虑到小小孩的心理发展原因。
可是一个读了小学,或者中学的大孩子遇见老师或者亲人,扭头不理,那是缺乏教养,需要父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如果不教育,孩子会真的显得没有礼貌。而真正的教养,是父母需要教给孩子的。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