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进步 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

胡百良: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点击:7  作者:胡百良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9-11 10:18:14

 

 

  【按】这是年逾八旬的胡百良先生的新作。胡百良先生是上世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在他的任上,他大力推进选修课程建设,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空间。当时的南师附中是国内教育改革非常活跃的高中。退休后,他仍然关注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在倡导改变国内的应试教育体制。从本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胡先生对民族、对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感,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切忧虑。

 

  现今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国策已经过去了36年,距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过去了15年,距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已经过去了4年。中国教育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从一个从事了6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从青少年的发展状况的角度来看,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不是进步了,而是后退了。现在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极重,德智体得不到和谐的发展,他们从小确立的目标是应付考试,取得高分,能考上一所好学校,将来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生活,他们已经没有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所怀有的那种崇高的信仰和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天的孩子,还有童年的快乐吗?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的体制问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唯分数论”的高校招生制度,将应试教育体制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人才观和质量观、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质量评价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应试教育体制。这个教育体制,不仅决定了现行的招生制度,而且还决定了现行的就业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迫使人们走上追求考试高分和名校录取率的道路。

 

  这种教育体制的思想根源是片面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长期以来,都认为会考试的就是人才,能考上大学的才是人才,鼓励比升学率,发展到现在是比本科率、名校录取率。职业教育倒退,不被重视,根源也在这个应试教育体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是这样的,当时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得很好,有一批高质量的中技校,生源比一些名牌高中还要好,是很难考上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很好。如果我们的政策对头,优秀的中技生又能有比较好的待遇,又有多种学习提升的机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一定是会很好的,决不会像现在这样,就是不考试,不收费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这是不正常的。这在实际上否定了人才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从而破坏了社会的人才结构。德国从小学四年级后就分流,英国中学五年级后分流,瑞士九年义务教育后分流,约70%进入职业学校(徒工学校),它们都是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而中国只是一个能考试的大国,却不是一个会创新的大国。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么重,喊了几十年要减负,但就是减不下来,而且越来越重?根源还在应试教育体制,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招生制度。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缺乏远大的信仰和理想?根源还是应试教育体制,从小就教育学生把考分视为生命,无暇过问国家大事。

 

  为什么一些重点高校的农村子弟入学比例越来越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原因,有一些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的问题,有地区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异问题,有高考试题的命题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和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这对于多数的城市家庭已经不堪重负,农村学生怎么竞争得过?免费的义务教育,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句空话。我们可以人为地降低标准扩大农村子女的入学比例,但是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不改,分数第一,又缺乏思想教育,宣扬以“知识改变命运”,其结果很大的可能是,要么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脱不了贫;要么培养出最自私的一代。我们所说的公平,应该是在接受教育的机会、评价标准和录取程序面前的人人平等,否则又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应试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愚民的教育,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它只能培养出有个人功利追求而无远大理想,有知识而无文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人。应试教育体制是中国传统落后的考试文化和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近几十年来,这个教育体制不仅没有得到改革,相反是越来越严重。依靠这样的教育体制,不可能提高国民的素质,也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常说,青年人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这样下去,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在哪里?对于这样严酷的事实,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决策者看不到、不明白吗?那怎么能领导好中国的教育?

 

  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不改,学生的学业负担就减轻不下来,辅导补课市场就会永远繁荣昌盛。

中国教育的进步 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

 

  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不改,职业教育就永远兴旺发达不起来,下水道修理工、超市售货员与教育部长成邻居的事就不可能出现。

 

  只要应试教育的体制不改,我们的青少年就不可能成为有灵魂,有脊梁的下一代。

 

  因此,中国的教育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的体制入手。

 

  几十年前,早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彻底否定唯分数论的高校招生制度,呼吁借鉴一些国家先进的多元评价的招生制度。但是一些上层决策者,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招生制度是最公平的制度,是不可取代的,多元评价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行不通,极力回避对应试教育的批判,这也是为什么唯分数论的招生制度迟迟得不到改变的重要原因。今天,如果再不从根本上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而只是在形式上做一些改变,那中国的教育还是回不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再过几十年还是老样子,甚至更坏。

 

  (来源:网文,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1751/62594348788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道教的现状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曾说“中国的根砥全在道教”可见道教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性。然而当我一说起“道教”两个字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迷信”,“封建”,“神棍”等等。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体系全都是国外的或者仿照国外的。真正属于我们

阿拉丁神灯的故事竟然发生在中国! 童话故事阿拉丁神灯

各国的民间故事集当中都会有几篇传说或者故事幸运地成为王冠正中央最为耀眼的那颗宝石,这当然全部要拜后世文化商贩的商业运作所赐。譬如中国《聊斋》故事中的《聂小倩》、《画皮》两则,《一千零一夜》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阿拉丁神灯

声明:《中国教育的进步 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为网友赖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