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
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应先以内科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妥,不可盲目主张手术。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以【逐瘀消症汤】治疗。
自1991年4月~1997年4月,用自拟【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逐瘀消症汤?】?组成: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
【加减】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另方去掉方子中五灵脂,然后有点粘连加柴胡10g,生苡仁30g。早餐后一小时,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服用,要用水浸泡,一般要有一大碗。便秘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但是潮湿天气时不加。
【?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均为肝胆专病门诊病例,其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9~54岁;胆囊息肉单枚的105例,多枚的81例;伴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硬化16例,脂肪肝47例,胆囊边缘欠光滑和毛糙38例。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消失为治愈。好转: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多枚减少和单枚息肉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但胆囊息肉无变化。186例中,治愈78例,好转67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77.96%。
【病例介绍】刘某某,男,42岁,1993年6月15日初诊。有脂肪肝史4年。近因右肋时有刺痛,在某医院B超检查显示脂肪肝,另见胆囊息肉多枚,其较大一枚0.4cm×0.6cm;
西医建议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我院诊治,复查B超结果同前诊断。患者右胁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 【中医治疗方法】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
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查B超胆囊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
【方解】方中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凌霄花活血化瘀,鳖甲、蛤壳软坚散积,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利胆解毒,可抑制腺瘤增生,再配醋制香附得莪术相配则消磨积块之功更强。
本病病位在胆,与肝有关,病机重点属瘀,故用药以逐瘀消症为主,稍佐疏肝利胆,通过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因肝与胆相表里,肝病日久易脏腑同病,治疗易表里同治,即使胆囊息肉腑病消失,后期亦应重视调理脏病,对减少胆囊息肉复发率有一定的裨益。
本病病程较长,通过病例总结观察,凡病程短,及时治疗一般治愈率高,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者,或由肝硬化、慢性乙肝病及腑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无效病例较多。
【文章来源】汪雨田(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 224300)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更多阅读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一瞥 血府逐瘀汤医案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一瞥血府逐瘀汤,方源:《医林改错》,是清代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证之名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本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组成
【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 、甘草3克。 【主治】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
血府逐瘀胶囊 血府逐瘀胶囊-药品名称,血府逐瘀胶囊-性状
血府逐瘀胶囊,中成药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 、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血府逐瘀胶囊_血府逐瘀胶囊 -药品名称血府逐瘀胶囊商品名称:血府逐瘀胶囊拼
血府逐瘀口服液 血府逐瘀口服液-药品名称,血府逐瘀口服液-成份
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淤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憋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血府逐瘀口服液_血府逐瘀口服液 -药品名称血府逐瘀口服液商品名称:血府逐瘀口服液拼音全码:XueFuZhuZuoKouFuYe血府逐瘀口服液_血府逐
血府逐瘀汤组成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来源,血府逐瘀汤-组成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