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壹学者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央视网、复旦大学官网等
她是复旦学生口中的思修女神,课堂上激情澎湃;她是慕课视频中的麻辣教师,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赞许。近日,复旦大学女教授陈果七年前的讲课视频再度蹿红网络,引发网友纷纷议论。
朋友是无用的,交朋友不是为了要利用【陈果“孤独”篇完整课堂视频】
? ? ?
在视频里,她这样阐述对“朋友”二字的理解:
朋友是无用的!复旦的精神叫“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说到了这个“无用”,就是无功利之用。
给老师评分,猜题准,给分高,就是好老师,这是最常见的功利之用。
“临时抱佛脚”……中国有多少俗语是在讲功利之用。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人对于宗教都是功利之用。
但是,朋友一定是“无用”的!
交朋友是为了找一个感情宣泄口?是一个功利索取渠道?绝对不是。
交朋友不是为了被爱,而是为了爱。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要拿太多的颜料把它搞浑了。
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
朋友不是日用品,朋友是奢侈品,一旦拥有,就觉得心满意足。
朋友不会消除孤独,而是教会你如何更好地领受孤独,让你在孤独的时间不会再觉得冷冰冰的,因为有朋友的同在感、精神的默契感,安静但不冷清。此时的孤独是温情的状态,充实而美丽。
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精神上从未有过的默契感,如空气、如水,“并不时常想起,但却无处不在”。
衡量友谊最好的标准就是:跟朋友在一起时,内心是满足,更高的是安宁。没有任何需要去做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得不要说的话、没有为了打破冷场而非要投入的热情。
当然,朋友不会只有赞同、妥协,很多时候对你很严厉、甚至近乎苛刻,因为他不忍心看你继续堕落。
以下是网友看完视频后的一些感受:
“朋友不是精神的庇护所,语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抱怨是一种毒气,一种债务,向朋友抱怨这相当于把债务给了朋友,这是种不负责任的推卸。朋友不该是这么用的,因为朋友是无用的。他违背任何功利的实用的目的。爱他,就不要在不必要时给他制造麻烦……”
这是陈果在课上的一段话。当时拍的视频也在网上火爆一时,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再度引起社会关注。
思政女神:陈果
陈果,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
现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
1999年9月-2002年6月,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2年9月-2005年1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攻读硕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攻读博士;2006年7月-2007年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做访问学者。
这名“80后”思政老师,被学生们冠以“思政女神”、“模特姐姐”、“复旦北区三宝之一”等名号。
身高超过1米7,衣着时尚,偶尔还客串一把杂志平面模特的她,讲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硬是把学生们最初以为是可以被用来补睡个回笼觉的一堂课讲得活色生香,以至于课程太“潮”而让学生们放下了手机。
早几年,陈果的一些课堂语录,会被学生们整理出来,放在网上。而今,学生们表达喜欢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悄然发生改变。有的学生会拍下照片,有的录下声音,有的则直接在朋友圈里上一段小视频。“一不小心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挺开心的。”不过,陈果坦言,她的心愿不是要使自己有多红,一直以来,想要的都只是自由自在、继续平凡地在她热爱的三尺讲堂上讲课,让学生们不虚此行,有所触动和收获。
第关于孤独与寂寞,陈果语录选摘: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孤独者是思想的、精神的流浪者。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人是孤独不了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寂寞者而已。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而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极其丰富的人,孤独是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自得其乐的方式。
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的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太近,水波就越会互相干扰。
7年前大学思修课的片段,因何得到如此多的认同和社会自觉传播?
陈果说,当时给大一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总觉得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真实需要,需在一定程度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把学生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或较为普遍的困扰引入课堂。
“其实,这只是课上的一个片段,因为当时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不少人对'朋友’这个词有些误解,混淆了朋友在不同类型上的定义和内涵,所以专门把它设计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里的一个环节。
当被问及如此“前卫”的“朋友无用说”在讲课过程中和之后是否引起争议,她说,凡事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恐怕争议难免,但如果在授课过程中说明定义的范围,理清思考的过程,邀请学生一起来探究答案结论,反倒常能引发共鸣:这里的“无用”指的是无功利之用,无物质之用;而朋友,本该如此。
上过开讲啦,大秀模特步陈果老师还上过《开讲啦》,讲述《你好,好奇心》,与年轻人分享关于人的好奇心,激励年轻人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走哪个方向,该如何自我完善。(以下为演讲节选)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东西,就像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出的一朵优美的花,但是你要知道,这一切优美的花,都来自于好奇心这颗种子。
这世界上我最害怕两样东西,第一,我害怕我有一天,不爱这个世界了,我不爱生活了,我害怕我丧失爱的能力了,我第二个最害怕的是,我害怕我灵感枯竭了。
所以我每次上课之前都非常紧张,我担心灵感抛弃了我,我担心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只是一个枯竭的传声筒。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只要我偶尔在看一些书的时候,看一些电影的时候,偶尔在学校里面旁听一些我的老师们讲课的时候,偶尔跟我的同学进行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一个问题,或者他们的一个表情,或者在他们脑海当中浮现的一丝念想,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有意思,好玩,然后引出我的一大串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时候,灵感永远不会枯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抱有那样多的好奇心。
【陈果“爱情”篇完整课堂视频】
? ? ?
陈果课堂语录摘编:
>>>>【关于爱情】
多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年轻的标准。
这个社会高估了年轻的美好属性,以为年老等于不美好,于是有了“装嫩”。错把幼稚当做率真,错把愚蠢当质朴,使得社会有一种病态的扭曲,以至于“失真”。
每个年龄都是美好的。一个能让各个年龄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社会才是和谐美好的。
我们总是爱计较谁付出更多,我们的自私、贪婪让自己在爱里变得不再可爱。
在爱情里,有人会迷失自我,成为爱的奴隶,于是便失去了你之为你的魅力,这样,厌烦迟早会来。
爱是恒久忍耐:不仅是忍耐对方,包容对方,更是高度地自我节制,对自己欲望进行约束的忍耐。
爱的基础,是尊重和爱护。爱的前提,是对等和平视。我爱你≠我是爱的奴隶,你爱我≠我是爱的主人。
是爱,不是被爱,是付出,不是索取,让我们成长。
>>>>【关于感恩】
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爱。他对你的好,是因为他爱你,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有感恩心,不帮你是正常的,帮你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奉献,值得铭记。
人都是贪得无厌的,人对自己亲密的人无比残忍、无比冷酷、无比无情,认为一切付出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往往容易铭记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一点帮助,却记不住离自己很近的人对自己付出。值得感谢的人往往深藏在内心深处,却被自己忽略了。
>>>>【关于学习】
学习,学是模仿和吸收,习是操作和释放。真正的学习是需要榜样与导师的。
要学习和保持思想自由、思想独立。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检省;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少一点偏听偏见,多一点海纳百川。
◆ ◆ ◆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