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1606—1684),清初书画家、医学家。字青主,别号甚多,有公之它、石道人、丹崖子、青羊庵主、侨黄老人、朱衣道人、酒道人等,受道法于龙池还阳真人时又更名真山。山西阳曲西村(今山西太原北郊)人。傅山生活的年代,是明清两大王朝政权更迭、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明朝末年,朝廷内部明争暗斗,结党营私,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统治阶级与农民百姓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此时,已近不惑之年的傅山思想已日渐成熟,一方面,他痛感明季政治的腐败,面对内忧外患却束手无策、以迂腐的理学愚弄黔首;另一方面他深恶痛绝清朝的异族统治,坚决抵抗,坚持民族气节,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操。这种思想贯穿其一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傅山学问深邃,多才艺。他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术。
论画人物点睛,如能左右顾者,只是点得最正即能尔。此固然,然亦须于左右观视之物上用情。画视难,画听尤难。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且说人手作字,定是左下右高,背面看之皆然,对面不觉。若要左右齐平,除非写时令左高右下,如勒横画,信手画去则一,加心要平则不一矣。难说此便是正耶?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臂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小楷辵波不难,而勒落尤难,刻亦难之。此法书者、勒者,皆等闲置之。
写字只在不放肆,一笔一画,平平稳稳,结构得去,有甚行不得?静光好书办,收此武拔甫数纸,皆是兢业谨慎时作,惜乎死矣。静光颇学此笔法,而青于蓝矣。水,木之源,装而藏之,礼也。
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为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以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手熟为能,迩言道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晋自晋,六朝自六朝,唐自唐,宋自宋,元自元。好好笔法,近来被一家写坏,晋不晋,六朝不六朝,唐不唐,宋元不宋元,尚暖暖姝姝,自以为集大成。有眼者一见,便窥见室象之好。
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
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乖左之故也。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