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媫 | 授权发布 | 来源:知乎
我爷爷3年前中风,整个左边身子瘫痪,在医院躺了半年后,回家,奶奶照顾他。
因为爷爷很胖,奶奶在照顾他起居的时候太累,休息不好,腰肌劳损和腰间盘突出复发,医生嘱咐不能再劳累,全家人想来想去,也只有商量着先暂时把爷爷送去养老院,让奶奶好好治疗和休息一段时间。
爷爷和奶奶带了三个子女,我爸爸、姑妈和小叔。
爸爸和小叔还在上班,每晚上都会去爷爷家里帮着照顾,但毕竟白天不在,杯水车薪;
姑妈虽然在家里休息,但是也是因为前几年得了肿瘤不能太劳累…
请过保姆或钟点工,但每次都是因为老年人脾气大而走掉,我想更多是因为,老年人不能接受有外人在家里吧…
我们选的那家养老院(真的不能叫选,小城市,周边就一两家养老院,只有这一家的条件叫“可以住”),公立,收费很低,记忆中大约是一次缴类似床位费的押金(看入住时间长短)不到2000,然后每月不到1000的生活费。
院长很好,充满了爱心;里面的护工也都是周边40、50多岁的大叔大妈,也都很有耐心,吃苦耐劳。
但是老人较多,护工少。
对于爷爷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白天扶上轮椅,推到外面或者房间里坐着;晚上多数时候会用成人纸尿裤;
其他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就可以自己在院里活动。
照顾得很好,伙食质量也不错,还会定期安排给老人理发什么的,院里的工作人员都有耐心。
可是真的,养老院里那种其乐融融、老年人三五成群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或者散步,都是我们想象中的美好。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回去看爷爷,可是去多了,我都不愿意进到院里。
院里充满了孤寂、沉默、以及对回家深深的渴望。
里面的老人没有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他们只是坐着,坐在大厅或者所谓的活动室,没有人相互说话;能听到的语音,只有老年人的自言自语;
或者,他们沿着院子里的小路走了一圈又一圈。
他们的目光里看不到对生活的希望。
等回家、或者等死。
原谅我用“等死”这个词。
每次去看老人的时候,他眼中只有一片灰暗。

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我们压力太大,面对两人养四老的情况,现在想着都有点不知所措。
所以现在,我在努力给爸妈灌输观念,让他们接受家里是可以请保姆,实在不行钟点工也行啊。
毕竟在有外人的自己家里,和在陌生的养老院里生活,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是真正到了那一天,谁会知道又是什么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