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朱子像
《朱教授讲朱子》百七十
朱子曰:“未尝行之,不可逆料今日之不可行。且事亦顾理之所在如何耳,理在当行,不以行之难易为作辍也。尽心竭力而为之,不幸而至于真不可行,然后已焉,则亦无所憾于吾心矣。”
译讲:事情要去做,如果你不去做,你怎么能预料到它是不是可行呢?关键是看事情是不是“在理”,即事情本身该不该去做。如果这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就不能因为它的难或易就不做。你尽心竭力地去做了,很不幸还是做不成,虽然最后只能放弃,但这样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了。
《朱教授讲朱子》百七一
朱子曰:“大抵天下有道而见,不必待其十分太平,然后出来;天下无道而隐,亦不必待其十分大乱,然后隐去。天下有道,譬如天之将晓,虽未甚明,然自此只向明去,不可不出为之用。天下无道,譬如天之将夜,虽未甚暗,然自此只向暗去,知其后来必不可支持,故亦须见机而作可也。”
译讲:孔子说,具有贤德的人,如果看到国家混乱、无道,就选择隐居起来。他还说,如果世道混乱,君子就应该做到“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而如果国家走上了正道,那就应该出来为国效力了。朱子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天下有道,并不是说一定要十分太平了,国家已经大治了,然后才出来。天下无道而隐,也不是说一定要等到国家乱得不可收拾了,才隐去。他说,国家如果走上了正途,就像是在拂晓的时候,天色虽然还不亮,但一定是向着光明的方向走去。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而天下无道的时候,就像是傍晚时分,天色虽然还不十分暗,但一定是向黑暗走去,它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我们就要见机而行,做出自己的抉择。这里,朱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使我们对儒家“进、退”,“出、隐”的理论有了更积极进取的理解。
《朱教授讲朱子》百七二
朱子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译讲:这是朱子写的一篇短文,叫《劝学文》。他告诉我们,学习要有紧迫感,不能拖拉,不能推延。时间过得很快,岁月不会为了我而延缓。等到老了,一事无成,那又能怪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