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关节锁-2》关节软骨修复、人工关节
专家:吕厚山 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所长
关节软骨损坏之后如何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1743年,威廉姆·亨特就这一问题在文章里写到:“从希波格拉底到现在,一个让全世界头疼的问题是:软骨一旦破坏就无法修复”。已经快300年了,科学工作者尝试了多种办法均未成功。近年来,采用自体软骨培养加工程软骨移植的方法获得成功,但是这种方法除了费用昂贵之外,最大的问题是移植的面积有限,目前只能在运动员的小面积软骨损伤方面应用。对老年人膝关节大面积软骨剥脱尚未成功。最近,干细胞技术迅速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胚胎、脐带、骨髓甚至脂肪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可以成功的转变成软骨细胞,这可能为将来的关节软骨修复开辟一个革命性的新方法。
实际上世界的第一例人工关节是由耳鼻喉医生做的。有一位强直性脊柱炎的年青病人,病情特别严重,不仅脊柱、髋、膝关节都僵直了,就连嘴也张不开了。当时,有个耳鼻喉科大夫想:如果把已经骨性融合的颞颌关节切开,在关节中间放点东西把关节隔开,这样病人就可以张嘴吃饭和说话了。于是他把一块用水煮过的橡木片放在关节中间,病人果真好了一段时间。但不久,橡木片就从伤口排了出来。后来人们才搞明白,人体内只能容忍某种材料呆在体内,科学家把这些能够在体内长期存留的材料称之为“生物相容性材料”。研究发现,很多金属如:金、银、钛和陶瓷都是生物相容性材料,这些材料能在体内长期存留,不引起免疫性排异反应,如果没有细菌感染,则会长期待在体内。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人们选择了非常耐磨的钴铬钼合金、超高分子聚乙烯、陶瓷,以及虽然不耐磨但组织相容性能更好、弹性等物理性能更接近骨骼的钛合金作为制造人工关节的材料。我们现在使用的人工关节只要安装的正确、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细菌感染,可以连续使用20年以上。
专门从事关节外科的医生们把60-65岁做为人工关节置换的“黄金”年龄,因为这个年龄做人工关节手术不仅患者身体还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少,而且在手术后的20几年里,患者很少会参加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会減少对人工假体的磨损。一般认为65岁的病人接受关节置换之后,可以维持一辈子不用再次手术了。但近年来,随着人工假体、手术和麻醉、围手术期技术的进步,年龄已经放宽,40-80岁的患者成功的接受手术的病例已经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超过90岁的患者也能成功的渡过围手术期,获得手术成功。
吕教授说,当很多病人真正了解手术是怎么回事并看到别人的手术效果很好,经过思想斗争并下决心接受手术时,往往年事已经很高。去年,吕教授经手的膝关节置换的病人平均年龄为71岁。这些病人中约1/3 有高血压病、1/3 有糖尿病、1/3 有冠心病。在手术前要对病人进行一系列详细的体检、化验和超声、影像学检查,还会请麻醉科医生、心内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会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确保手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