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例题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九章计数原理与概率1)

第九章 计数原理与概率

§9.1  计数原理

一、知识导学

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种不同的方法.

2. 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种不同的方法.

注: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又称乘法原理

二、疑难知识导析

1.分类原理中分类的理解:“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这是对完成这件事的所有办法的一个分类.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合它的分类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下进行分类,其次,分类时要注意满足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第二,分别属于不同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前者保证完成这件事的立法不遗漏,后者保证不重复.

2.分步原理中分步的理解:“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这就是说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完成这n个步骤.分步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可行的分步标准,其次,步骤的设置要满足完成这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这n个步骤,这件事才算最终完成.

3.两个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和分类有关,一个和分步有关.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这n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个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种数,就用分类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分成n个步骤,缺一不可,即需要依次完成所有的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完成每一个步骤各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种数,就用分步计数原理.

4.在具体解题时,常常见到某个问题中,完成某件事,既有分类,又有分步,仅用一种原理不能解决,这时需要认真分析题意,分清主次,选择其一作为主线.

5.在有些问题中,还应充分注意到在完成某件事时,具体实践的可行性.例如:从甲地到乙地 ,要从甲地先乘火车到丙地,再从丙地乘汽车到乙地.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个问题中,必须注意到发车时刻,所限时间,答案较多.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体育场南侧有4个大门,北侧有3个大门,某学生到该体育场练跑步,则他进出门的方案有   ()

A.12 种      B.7种  C.24种          D.49种

错解:学生进出体育场大门需分两类,一类从北边的4个门进,一类从南侧的3个门进,由分类计数原理,共有7种方案. ∴选B

错因:没有审清题意.本题不仅要考虑从哪个门进,还需考虑从哪个门出,应该用分步计数原理去解题.

正解:学生进门有7种选择,同样出门也有7种选择,由分步计数原理,该学生的进出门方案有7×7=49种. ∴应选D.

[例2]从1,2,3,…,10中选出3个不同的数,使这三个数构成等差数列,则这样的数列共有多少个?

错解:根据构成的等差数列的公差,分为公差为1、2、3、4四类.公差为1时,有8个;公差为2时,首先将数字分成1,3,5,7,9,和2,4,6,8,10两组,再得到满足要求的数列共3+3=6个;公差为3时,有1,4,7和4,7,10和3,6,9以及2,5,8,共4个;公差为4时,只有1,5,9和2,6,10两个.由分类计数原理可知,共构成了不同的等差数列8+6+4+2=20个.

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1,2,3与3,2,1它们是不同的数列, 因而导致考虑问题不全面,从而出现漏解. 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正解:根据构成的等差数列的公差,分为公差为±1、±2、±3、±4四类.公差为±1时,有8×2=16个;公差为±2时,满足要求的数列共6×2=12个;公差为±3时,有4×2=8个;公差为±4时,只有2×2=4个.由分类计数原理可知,共构成了不同的等差数列16+12+8+4=40个.

[例3]三张卡片的正反面分别写有1和2,3和4,5和6,若将三张卡片并列,可得到几个不同的三位数(6不能作9用).

解:解法一 第一步,选数字.每张卡片有两个数字供选择,故选出3个数字,共有=8种选法.第二步,排数字.要排好一个三位数,又要分三步,首先排百位,有3种选择,由于排出的三位数各位上的数字不可能相同,因而排十位时有2种选择,排个位只有一种选择.故能排出3×2×1=6个不同的三位数.

由分步计数原理,共可得到8×6=48个不同的三位数.

解法二:第一步,排百位有6种选择,

    第二步,排十位有4种选择,

    第三步,排个位有2种选择.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可得到6×4×2=48个不同的三位数.

注:如果6能当作9用,解法1仍可行.

[例4]集合A={1,2,3,4},集合B={-1,-2},可建立多少个以A为定义域B为值域的不同函数?

分析: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可建立映射模型解决.

解: 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共有=16个,只有都与-1,或-2对映的两个映射不符合题意,故以A为定义域B为值域的不同函数共有16-2=14个.

 

[例5] 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2)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允许重复的三位数?

(3)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奇数?

(4)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小于1000的自然数?

(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大于3000,小于5421的四位数?

解:(1)分三步:①先选百位数字,由于0不能作为百位数,因此有5种选法;②十位数字有5种选法;③个位数字有4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所求三位数共有5×5×4=100个.

 (2)分三步:①先选百位数字,由于0不能作为百位数,因此有5种选法;②十位数字有6种选法;③个位数字有6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所求三位数共有5×6×6=180个.

 (3)分三步:①先选个位数字,由于组成的三位数是奇数,因此有3种选法;②再选百位数字有4种选法;③个位数字也有4种选法.由分步计数原理知所求三位数共有3×4×4=48个.

 (4)分三类:①一位数,共有6个;②两位数,共有5×5=25个;③三位数,共有5×5×4=100个.因此,比1000小的自然数共有6+25+100=131个

 (5)分四类:①千位数字为3,4之一时,共有2×5×4×3=120个;②千位数字为5,百位数字为0,1,2,3之一时,共有4×4×3=48个;③千位数字为5,百位数字是4,十位数字为0,1之一时,共有2×3=6个;④还有5420也是满足条件的1个.故所求自然数共120+48+6+1=175个

评注:排数字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要特别注意首位不能排0.

四、典型习题导练

1.将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不同的盒子中,其中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共有(  )

  A.种          B.种     C.18种         D.36种

2.集合A={1,2,-3},B={-1,-2,3,4},从A、B中各取1个元素作为占点P的坐标.(1)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点?

(2)在这些点中位于第一象限的点有几个?

3. 在1,2,3,4,7,9中任取不相同的两个数,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与真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对数值?

4. 在连结正八边形的三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中,与正八边形有公共边的有多少个?

5.某艺术组有9人,每人至少会钢琴和小号中的一种乐器,其中7人会钢琴,3人会小号,从中选出会钢琴与会小号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6. 某地提供A、B、C、D四个企业供育才中学高三年级3个班级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A是明星企业,必须有班级去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级去哪个企业由班级自己在四个企业中任意选择一个,则不同的安排社会实践的方案共有多少种?

§9.2  排列与组合

一、知识导学

高中数学概率例题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九章计数原理与概率1)

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

3. 排列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4. 阶乘: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表示.

    规定:0!=1

5.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6.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7.本节公式

 (1)排列数公式 

  

                  

(这里m、n∈,且m≤n)

         

 (2)组合数公式

  

(这里m、n∈,且m≤n)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规定: 

            

二、疑难知识导析

1.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两个相同数列,当且仅当它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

2.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不是数;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数列的种数,它是一个数.

3.排列应用题一般分为两类,即无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和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常见题型有:排队问题、数字问题、与几何有关的问题.

解排列应用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分析它属于什么数学问题,题目中的事件是什么,有无限制条件,通过怎样的程序完成这个事件,用什么计算方法.

②弄清问题的限制条件,注意研究问题,确定特殊元素和特殊的位置.考虑问题的原则是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画图、小数字简化等手段帮助思考.

③恰当分类,合理分步.

④在分析题意,画框图来处理,比较直观.在解应用时,应充分运用.

解排列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①基本思路:

直接法:即从条件出发,直接考虑符合条件的排列数;

间接法:即先不考虑限制条件,求出所有排列数,然后再从中减去不符合条件的排列数.

②常用方法:特殊元素、特殊位置分析法,排除法(也称去杂法),对称分析法,捆绑法,插空档法,构造法等.

4.对组合的理解: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不管它们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即使只有一个元素不同),就是不同的组合.

5.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

①根据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前者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后,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后者只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并成一组,所以区分某一问题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关键看选出的元素与顺序是否有关,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而交换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没有影响,则是组合问题.也就是说排列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无关.

②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就是都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而不同点在于元素取出以后,是“排成一排”,还是“组成一组”,其实质就是取出的元素是否存在顺序上的差异.因此,区分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与元素的排列顺序有关,有顺序的是排列问题,无顺序的组合问题.例如123和321,132是不同的排列,但它们都是相同的组合.再如两人互寄一次信是排列问题,互握一次手则是组合问题.

③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联系.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先求出从这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第二步,求每一个组合中m个元素的全排列数.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从这一过程中可得出排列与组合的另一重要联系.从而,在解决排列问题时,先取后排是一个常见的解题策略.

6.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题时,首先应抓住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界定排列与组合问题是排列还是组合,唯一的标准是“顺序”,有序是排列问题,无序是组合问题.当排列与组合问题综合到一起时,一般采用先考虑组合后考虑排列的方法解答.其次要搞清需要分类,还是需要分步.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它们不仅是推导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的基础,而且其应用贯穿于排列与组合的始终.学好两个计数原理是解决排列与组合应用题的基础.切记:排组分清(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加乘明确(分类为加、分步为乘).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 10个人走进只有6把不同椅子的屋子,若每把椅子必须且只能坐一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错解:10个人坐6把不同的椅子,相当于10个元素到6个元素的映射,故有种不同的坐法.

错因: 没弄清题意,题中要求每把椅子必须并且只能坐一人,已不符合映射模型了.本题事实上是一个排列问题.

正解: 坐在椅子上的6个人是走进屋子的10个人中的任意6个人,若把人抽象地看成元素,将6把不同的椅子当成不同的位置,则原问题抽象为从10个元素中作取6个元素占据6个不同的位置.显然是从10个元素中任取6个元素的排列问题.从而,共有=151200种坐法.

[例2]从-3,-2,-1,0,1,2,3,4八个数字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字作为二次函数 的系数,b,c的取值,问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二次函数?

错解:从八个数字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字作为二次函数 的系数,b,c的取值,交换,b,c的具体取值,得到的二次函数就不同,因而本题是个排列问题,故能组成个不同的二次函数.

错因: 忽视了二次函数 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

正解:,b,c中不含0时,有个;

 ,b,c中含有0时,有2个.

 故共有+2=294个不同的二次函数.

注:本题也可用间接解法.共可构成个函数,其中=0时有个均不符合要求,从而共有-=294个不同的二次函数.

[例3]以三棱柱的顶点为顶点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棱锥?

错解:按照上底面取出点的个数分三类:第一类,上底面恰取一点,这时下底面取三点,有 =3个;第二类,上底面恰取2点,下底面也取两点,有=9个;上底面取3点时,下底面取一点,有 =3个.综上知,共可组成3+9+3=15个不同的三棱锥.

错因: 在上述解法中,第二类情形时,所取四点有可能共面.这时,务必注意在上底面取2点,与之对应的下底面的2点只有2种取法.

正解:在三棱柱的六个顶点中任取4个顶点有=15取法,其中侧面上的四点不能构成三棱锥,故有15-3=12个不同的三棱锥.

[例4] 4名男生和3名女生并坐一排,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男生必须排在一起的坐法有多少种?

(2)女生互不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3)男生相邻、女生也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4)男女生相间的坐法有多少种?

(5)女生顺序已定的坐法有多少种?

解:⑴从整体出发,视四名男生为一整体,看成一个“大元素”,与三名女生共四个元素进行排列,有种坐法;而大元素内部的小元素间又有种坐法.故共有=576种坐法.

⑵因为女生 互不相邻,故先将4名男生排好,有种排法;然后在男生之间及其首尾的5个空档中插入3名女生,有种排法.故共有=1440种排法.

⑶类似(1)可得:=288种

⑷男生排好后,要保证男生互不相邻、女生也互不相邻,3名女生只能排在男生之间的3个空档中,有种排法.故共有=144种排法.

⑸7个元素的全排列有种,因为女生定序,而她们的顺序不固定时有排法,可知

中重复了次,故共有÷==840种排法.

本题还可这样考虑:让男生先占7个位置中的4个,共有种排法;余下的位置排女生,因为女生定序,故她们只有1排法,从而共有=840种排法.

[例5] 某运输公司有7个车队,每个车队的车均多于4辆,现从这个车队中抽调出10辆车,并且每个车队至少抽调一辆,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抽调方法?

解:在每个车队抽调一辆车的基础上,还须抽调的3辆车可分成三类:从一个车队中抽调,有=7种;从两个车队中抽调,一个车队抽1辆,另一个车队抽两辆,有=42种;从三个车队中抽调,每个车队抽调一辆,有=35辆.由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7+42+35=84种抽调方法.

本题可用档板法来解决:由于每个车队的车均多于4辆,只需将10个份额分成7份.具体来讲,相当于将10个相同的小球,放在7个不同的盒子中,且每个盒子均不空.可将10个小球排成一排,在相互之间的九个空档中插入6个档板,即可将小球分成7份,因而有=84种抽调方法.

[例6]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若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差的绝对值是2,则这样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若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中有一个为0 ,则另一个为2,且0只能在个位,2在千位,这样有四位数有个.若千位与个位都不含有0,则应为1与3、2与4,3与5、4与6,5与7、6与8,7与9,这样的四位数有7××个.

∴共有+7×=840个符合条件的四位数

四、典型习题导练

1.某一天的课程表要排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音乐6节课,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 在7名运动员中选出4人组成接力队,参加4×100米接力赛,那么甲、乙两人都不跑中间两棒的安排方法有多少种?

3.有5双不同型号的皮鞋,从中任取4只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所取的4只中没有2只是同型号的取法有多少种?所取的4只中有一双是同型号的取法有多少种?

4.一个五棱柱的任意两个侧面都不平行,且底面内的任意一条对角线与另一底面的边也不平行,以它的顶点为顶点的四面体有多少个?

5. 4名男生5名女生,一共9名实习生分配到高一的四个班级担任见习班主任,每班至少有男、女实习生各1名的不同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6.有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三人.

(1)甲、乙、丙三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分法?

(2)一人得1本,一人得2本,一人得3本,有多少种分法?

(3)甲得1本,乙得2本,丙得3本,有多少种分法?

(4)平均分成三堆,每堆2本,有多少种分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2251/550753891203.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要怎么学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简介 常会听到很多同学给老师沟通时反映,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都感觉比较吃力,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原因是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层次更高,知识点,难点也更多,所以学习好高中数学,方法是关键。下面由老师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思维

目录前言 ……………………………………………………… 2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 3一、 配方法……………………………………… 3二、 换元法……………………………………… 7三、 待定系数法 ………

高中数学专题突破—解析几何徐宣庆 小学奥数几何专题

高中数学专题突破—解析几何 徐宣庆博主QQ:83851086高中数学专题突破—解析几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弦长、面积问题、计算量太大,老算不准确……太多的关于解析几何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越临近高考,心里越急……跟着徐豆老师一

高中生与初中生差异 初中与高中数学存在着什么差异

初中与高中的数学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呢?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难度低。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尤其是在高一,开始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概念,使一些初中数学基础很好的学

声明:《高中数学概率例题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九章计数原理与概率1)》为网友我会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