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们评价为
内容丰富
极具张力
构图讲究
有堪比古典油画的镜头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运用了“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又叫“黄金分割”,第一次描述是在2300年前,在欧几里德的 《Elements》中是这样定义的:一条线段分割成两段,当长线段与短线段之比等于全线长与长线段之比,该比为黄金分割。其比值约为1.6180,但你自己算算,这个数字永远的除不尽,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用图片表示一下就是这个样子的
在建筑、艺术和设计领域
黄金分割可谓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比如帕特农神庙是按照黄金分割建造的
蒙娜丽莎是按照黄金分割画出的
苹果的标志也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有人说
奥黛丽赫本的脸
长得也是符合黄金比例的
更奇怪的是
有人说
凤姐的脸也是符合黄金比例的
还有姚明的脸
还有
我们用的QQ表情也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
.
.
.
.
.
其实呢
据调查显示
现在很多设计者都认为
黄金分割并没多大用处
其最主要原因就是
这世界上的美有千千万万种
审美并非是唯一的
不符合这个比例的难道就不美了吗?
都羡慕模特的身材
可是那不是黄金分割的0.618比例呀
史丹佛大学数学系教授 Keith Devlin 说:「严格来说,现实世界裡根本不会有任何东西达成黄金比例,因为这根本是个无理数。」
设计了盖蒂中心和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传奇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说,他建筑设计中从来没有用到过黄金分割。“在设计建筑物时,有很多其他数字和公式更为重要”,他指的是可以计算出最大大小和一定空间或者可以确定结构负载的公式。
还有很多设计和建筑大家都表示黄金分割并不靠谱,在他们的作品中从来不用这个。所有采访的设计师中对黄金分割态度最好的要属维斯·贝哈了,但他也说:“我只是用它来观察创造出的产品的比例,它只是一项工具不是一条准则。”
设计师兼数学家埃德蒙德·哈里斯先生对黄金分割在设计中使用的也持怀疑态度。他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可以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这当然不是审美标准背后的普遍公式。”
就像之前的凤姐图片一样
好像加了黄金分割的图就变得像那么回事儿了
那就来看看下面这些图吧
这么说来
不经要问
符合黄金比例的长相在哪里!!
一位莫斯科的网页设计师Igor Kochmala
根据黄金分割率将一些好莱坞名人的脸进行了重新分割
结果
你也看到了
传说中
按照“黄金分割”设计的剪刀
(似乎并不好用)
既然“黄金分割”是忽悠成分比较大
那为什么大家还很迷信“黄金分割”
相关学者Devlin说,“我们生物生来就为感知模式、寻求意义。我们的DNA让我们对艺术这种任性的东西感到不舒服,就往数学上靠拢以求解释。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数学,不能将黄金分割这种简单公式适用于复杂的系统,我们往往不能自我检讨。人们认为他们周围都是黄金分割,但实际上他们无法证实。他们也是受害者,受到了蒙蔽。”其心理作用类似莫扎特效应。
PS. 莫扎特效应: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称当人们听一首莫扎特的曲子之后,人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甚至可缓解癫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商家即群起炒作用莫扎特音乐制作胎教音乐,给人误导。2010年,维也纳大学对所谓的“莫扎特效应”给出了相当明确的结果:这些新发现表明没有证据说明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
总结
1.黄金比例并不是万能的设计参照,顶多是个工具。
2.美好事物背后的隐藏的数学美有很多种,黄金比例只是最平易近人和理解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