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高考古诗词表现手法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反复(叠词)、对偶、排比、列锦;反问、设问;双关、互文、顶真;赋比兴;通感。
2、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和渲染、引用典故、象征、铺陈、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3、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点面结合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7、明暗结合;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反问、设问;双关、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景(物)喻理,寓理于物;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四种:篇章结构方式
开门见山(首句标目);曲笔入题;设置悬念;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总分得当;层层深入;对比;抑扬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人称;线索;详略;问与答;重章叠句;倒装。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描绘类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
借代
夸张
结构类
反复(叠词)
对偶
排比
列锦
语气类
反问
设问
反语
其他
双关
互文
顶真
通感
赋(排比)比(比喻)兴(联想和想象)
用典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景”(事、物、史)与“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景
物
描
写
景物的动静
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观察的层次
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
空间的上下结合
高低结合
调动感觉的角度
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视听结合
通感
其他
明暗结合
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实写与虚写(想象联想)
点面结合
人
物
描
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
接
抒
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
借景(物)喻理,寓理于物
托物言志 (寓理),感物抒怀
用典抒情
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表现手法
创作方法
赋(铺陈)比(比喻)兴(联想和想象)
描写手法
衬托(正衬;反衬)
对比
烘托和渲染
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抒情手法
用典抒情
托物言志
象征
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篇章结构
开头
开门见山(首句标目)
曲笔入题
设置悬念
结尾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前后照应
首尾呼应
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
内容逻辑
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
对比
抑扬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
其他
人称
线索
详略
问与答
重章叠句
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