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不嗔不痴 礼佛札记 南怀瑾:谁不嗔谁不痴慢疑 礼佛札记

不贪不嗔不痴 礼佛札记 南怀瑾:谁不嗔谁不痴慢疑 礼佛札记
再说“嗔”,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干净,看到不干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的、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你说天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痴”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疑”就更难了,佛学再研究下来,了解人性,人根本不会相信别人,因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对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说,很多宗教徒,佛教的,基督教的,信什么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萨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说他相信了没有?拜下去以后,心想,唉!不晓得灵不灵!都在疑。没有一个会真正绝对信的人。所以贪、嗔、痴、慢、疑这五样,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脱。学佛是求解脱,能解脱一样已经是了不起了,五样都能解脱了,才能够证到四果罗汉。
前面讲到四果的证果,就是我们学佛的重点;学佛先不谈大乘,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的,小乘都做不到,大乘大不起来。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2651/773322190493.html

更多阅读

第39节:贪、嗔、痴、慢、疑(1)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贪、嗔、痴、慢、疑  精彩语录  一旦距离拉近了以后,就没有界限、没有节制了,原来藏在内心的毒就出来了。  年轻的时候一天说一次“我爱你”就可以了,到老的时候也要一天说

内心清净 礼佛札记 仁焕法师:什么叫内心清净?_礼佛札记

过去未来都不想,就是现在唯一的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就清净了。忏悔的内涵,就是把布袋里面的东西通通倒出来,布袋就轻松了,清净了。所以忏悔是讨回良心!把自己的良心翻出来,内心就清净了,忏是把罪过倒出来,悔是要改过自新,也叫断一切

南怀瑾修到什么层次 礼佛札记 南怀瑾:情欲越淡层次越高_礼佛札记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们这一生作人,悭吝,整人,但是其它方面人品还好,来生还作人,不过变一个穷人。当你中阴的时候,像做梦一样,忽然感觉到刮台风,又打雷,下大雨,淋湿了,又害怕,赶快跑;这时看到旁边一个茅草棚,或者一个

声明:《不贪不嗔不痴 礼佛札记 南怀瑾:谁不嗔谁不痴慢疑 礼佛札记》为网友最后一抹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