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指寓意、含意、用意等,指文本所确定的主旨、情感、意境等,“脉”指内在的联系、条理与头绪。意脉也就是文本意旨的脉络。文本意旨,虽然提炼出来只一两句话,但是却需要解读者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意脉在文本中呈现为一种线性展开的脉络,有时明晰、有时隐藏,对明晰的意脉可一望而知,对隐藏的意脉就需要去敏锐发现。总体上,文本意脉体现在文思、文脉和文情上,每一个具体的文本都有自己的意脉,从某种程度上说意脉就是文本的深层的文化密码。抓牢文本的意脉点去解读文本,无疑是正确的途径,如果忽视了对文本意脉的寻绎,就难以准确地解读文本。
清代李渔强调写文章要有“主脑”意识,主脑立则文章立,古人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实就是主脑意识;更有甚者,强调“一字立骨”,一篇文章就围绕一个字展开。不少文本就是如此的经典之作,写得摇曳多姿、意蕴丰赡。文本解读时如果抓牢了文本的意脉点,从表层进入深层,就能渐悟渐醒,达成对文本核心意义的理解。解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一文就可采用抓牢意脉点的方法。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这篇序文就是采用的“愚”字立骨法,全文总共不足450字,而“愚”字有近30个之多,作者极写自己之“愚”与自然山水之“愚”,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表达了对贤愚颠倒现实的愤恨。文章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八景皆冠以愚之由;写以愚名溪之由;写愚的种类和性质;写愚者之乐趣;写作《八愚诗》的缘由。虽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但意脉却非常清晰,以愚溪的形象自比、自喻,处处写“愚”,处处又隐含着“不愚”。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然会想到作者的不幸遭遇,由愚溪的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而无人过问,想到作者故作旷达,其实作者以“愚”人自居的真意在于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是遭打击的不平之鸣。柳宗元非常偏爱一字立骨法,像《小石潭记》以“清”立骨,《捕蛇者说》以“毒”立骨,《始得西山宴游记》以“怪”立骨等,如果解读这些文本时能从意脉点切入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再如苏轼《石钟山记》就是以“疑”立骨,全文围绕“疑”字展开,由怀疑而察疑再到释疑,一气贯注,恣肆磅礴,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意脉是十分明显的,解读时就能以“疑”这一意脉点作为着力点来进行多角度深度解读。如可围绕“疑”读懂苏轼的人格美,即具有求真的渴望,苏轼游石钟山不是去山水中逍遥,而是缘疑而游。以其求真之执著,不畏险阻、敢于探索之气概,解开了久悬之谜,悟出了“目见耳闻”的可贵。率真的襟怀,苏轼对郦说的可“疑”,用假设予以反诘;对李说“尤疑”,以转折反问;对小童择石叩得声,笑而不信。揭开石钟山以似古乐之声得名的奥秘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袒露胸襟,揭示哲理。尤其是苏轼多样的“笑”态,率真之形象跃然纸上,掩卷之后能感受到作者有一种经历一番艰辛后获得真理的欢快之情。尽管苏轼探究石钟山得名以疑声说起,至溺于声说终,导致误断,与“全山皆空,如钟伏地,故得钟名”的实际不完全相符,但是苏轼善于生疑、敢于探索的求真向善之心是令人敬佩的。
解读文本的首要落脚点就应该是文本的意脉,经典文本的丰厚而深刻的意蕴往往就在意脉点中,在解读经典文本时抓牢意脉点进行探源讨流,就很容易拨云见雾,与文本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对接,从而把准作者的“真意”进而真正理解文本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