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背山/策划、撰文)
【前言】俗话说“小赌怡情”,每当逢年过节,大家总忘不了支起麻将桌、拿出扑克牌,亲戚朋友们之间玩上几把,变相的“陶冶情操”。牌局之上,谁不想“赌神”附体、手气爆棚,最好能把派发出去的压岁钱一下子就收回来呢?而银幕上,电影人们(尤其是香港电影人)也总是在不断制造着一场又一场“赌坛达人秀”——即将在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一)在全国公映的新片《澳门风云》中,曾经饰演过“赌神高进”的发哥换了个马甲回来了,带着徒弟谢霆锋在澳门谱写出了段新故事。“赌片制造机”王晶导演的这部新片是否好看,这要留给观众们去评判,而我们关注的则是:赌片中发生的一切,如何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呢?下面就看搜狐娱乐做出的这番“伪学术”研究吧!
[热点]熊孩子抢镜“枪毙”记... | 90后女生被假军官骗财骗...课题一:香港的赌片中,常见高手用扑克牌做武器的场景,从物理学上分析的话,拿扑克做飞刀的招数真的可行么?飞扑克的力度,真的可以达到伤人或杀人的程度么?
赌片中总有这样的情节:高手们随手丢出一张扑克牌,就能产生如同飞刀一样的效果,伤人甚至杀人于百步之内。而电视上也总有杂技高手用扑克当飞镖,表演击破气球、切开苹果等节目。但通过美国著名电视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的实验结果显示,扑克牌的威力仅限于此,完全达不到能够杀人的效果——在节目里,一位志愿者站在了能以约90英里/小时(约为144.5公里/小时,相当于一列D字头动车的平均速度)的速度发射普通扑克的机器前,但纸牌仅仅在他的身上造成了不足指宽的浅伤口。因此,电影里以扑克当飞刀的戏码,除非扑克是金属做的(那不成真刀了么?!),否则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不过,私底下练习一下以扑克牌当飞镖的本事,在年会上大出风头什么的却是可行的。具体练习方式不妨如下:1. 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扑克牌,向手臂内侧弯曲手掌。2. 用力横向朝外甩的同时松开食指和中指,速度要快 3.不断重复以上动作,练习精确度。友情提示:过度练习扑克飞镖有令你手肘、手腕受伤的危险,而且姑娘们显然更喜欢刘谦那种用扑克变魔术的把戏,所以,请谨慎学习!
课题二:王晶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赌博只是个数学概率的问题”,那么,如果你数学够牛逼的话,能否到赌场大显身手当回百战百胜的“赌神”呢?
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群麻省理工学院(就是《生活大爆炸》里Howard的“母校”)的数学或工程系的学生(其中部分人后来退学了)在一位前助理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以数学原理来计算“21点”(一种扑克玩法)的发牌概率,并定期组团前往拉斯维加斯赌场赌博一试身手,每每大胜而归。援引当时新闻报道中一位赌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他们在每个周末都赢取我们至少40万美元扬长而去。”这件事后来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决战21点》,从而越传越广。但事实上,所谓“21点小组”的“作战模式”并非单纯靠“算牌”,而是采取团体作战的方式,有人负责试探、有人负责计算概率并给同伙暗号、有人负责接收暗号并出手打牌——本质上,这属于作弊行为。赢钱什么的,才不是单纯靠数学好呢!
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完全随机的情况下,玩21点时庄家(即赌场一方)的获胜概率约为51%到52%,而在赌场中长期使用“算牌术”的赌客平均仅比赌场的胜率多0.5%至 1.5%,说通俗点就是,赢钱是没问题的,但是每次都能赢钱,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所以,在香港的赌片里,大家宁可拼运气、异能和高科技,也不会选择这种算算术的方式,毕竟那POSE不够酷炫啊!百战百胜神马的,也就在电影里演演算了。
课题三:延续上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赌客总是能够赢钱,会被赌场怎么对待?
延续上一个答案,为何“麻省组合”会选择21点?因为这种玩法,并不是每局都要洗一次牌,往往赌场会在每套牌(由四到六副组成)在用掉一半左右之后,才会换一副洗过的新牌,这一规则才是能让“算牌术”有机可乘的温床。至于其他看上去纯靠随机的博彩游戏,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轮盘、骰子、百家乐,即便是不靠任何作弊方式,根据赌场制定的游戏规则来演算,长期操作下来,庄家的获胜率也会略超过50%——长期应用的玩法,当然是他们经过精密计算后认为对自己有利可图的,毕竟赌场又不傻……所以,如果你真的数学比较好的话,就会得出结论:赌场或庄家永远是最终的赢家。
因此,当一名玩家在赌场中总是赢,除了运气特别好之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作弊了,用香港赌片中的行话来说,就是“出老千”。几乎所有的正规赌场都会有严格的监控系统,比如人脸识别设备什么的(去年底上映的《风暴》中,香港警方就是用类似的高科技从茫茫人海中迅速找到自己派到强盗集团中的卧底线人滴),这样的赌客会被锁定并登上“黑名单”,从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被禁止提供服务甚至被拒之于赌场门外。有些赌场还会雇佣私家侦探进行跟踪,即便拥有《天龙八部》里阿朱那样高明的易容术也白搭。正规赌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非法的地下赌场,出千被逮,有可能真的会被砍手哦!于是,赌片中那些“赌神”什么的,就只好在反派BOSS组织的“私人赌局”里大显身手了!
课题四:在经典赌片《赌圣》系列中,周星驰饰演的“阿星”被设定为“张宝胜大师”的弟子,且具有特异功能。那么,张宝胜到底是谁?现实生活中真的有靠特异功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赌博天才么?
由刘镇伟、元奎导演,周星驰、张敏主演的电影《赌圣》上映于1990年,彼时大中华地区还沉浸在“特异功能热潮”中,张宝胜就是当时内地名噪一时的“大师”。他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甚至在当时某些中央领导面前“表演”过,并调入国家组织的相关科研单位成为被研究的对象。《赌圣》上映的1990年,恰逢《奇人张宝胜》一书公开大量发行,对于向来喜欢追逐社会热点的香港电影人来说,绝对是个好题材。而在1991年,电视剧《超人张宝胜》播出,其人更是红翻天,连续数年在春晚前排就坐。
但在1995年,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等人撰写的《张宝胜败走麦城记》刊出,文中指出张宝胜所谓的“特异功能”是作假,并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反响,从此这位“大师”逐渐销声匿迹(有传起后来被以“涉嫌诈骗及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批捕,但此消息未经证实),曾经轰轰烈烈躁动一时的“气功热”、“特异功能热”也随之偃旗息鼓。直到去年与众多明星、名流来往密切的王林“大师”意外“走红”,才让大家又想起来了当年的这股热潮。现在,至少在内地,官方的态度认为“特异功能”与“气功”均属于伪科学(不排除民间仍有坚信此道的人,不信看王菲)。而世界范围内,也未有被公开证实赢钱是靠“特异功能”的知名赌客,他们仅仅活跃在香港电影《赌圣》系列、《赌霸》、《赌侠》……以及好莱坞电影《X战警前传:金刚狼》之中。
课题五:香港赌片中常见高手们能用手摸出麻将的牌面,新片《澳门风云》里周润发甚至能用手摸出扑克的牌面,这是真的吗?如何练习才能够做到?需要像《赌神3之少年赌神》里梁咏琪那样经常用牛奶洗手么?
通过后天的训练,“盲摸”麻将牌还是能够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为什么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都比常人更加灵敏呢?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谈,多半是因为动物大脑中负责触感的“感觉皮层”具有可塑性,表现为大脑感觉区神经元之间的广泛联系可发生较快的改变。通俗点说,就是如果“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中的一感或者多感无法发挥功效,大脑就会重新分配资源,让负责其他感觉的区域更加活跃。而在日本学者设计的一次实验中,同样给普通人与老赌客摸一样的麻将牌,然后做脑成像,发现普通人大脑中仅有负责视觉的皮层在活动,而老赌客大脑中负责视觉和触觉的皮层都在进行活动,这就意味着,如果经过刻意的长期训练,通过手的触摸是可以判断出麻将的牌面的。至于摸扑克牌么,提前剧透一下,《澳门风云》里,发哥做到这一点,可是靠了高科技才能作到弊。
至于“牛奶洗手”什么的,在某网站组织的在线访问中,也有网友问刘谦说“你的手法那么灵活,是天天用牛奶洗手么?”明显被雷到的刘谦则回到:“我只是用一些特别的护手霜擦手来进行保养。”而在医学专家的眼里,用牛奶洗手能达到的效果仅为,皮肤会变得稍微白润一些!因此,牛奶的香浓,并不会带给真的让梁咏琪的指尖有丝般感受——你以为她是德芙么?
课题六:赌片中常见的情节是,大BOSS与“赌神”们相约乘船在公海开赌局,这样做真的合法么?现实生活中的所谓“公海赌船”又是怎么一回事?
艺术嘛,总是来源自生活,在港澳地区的博彩业中,“公海赌船”是一个颇重要的业务板块。所谓“赌船”,最早是澳门博彩业的传奇人物叶汉于1988年首创,具体做法是购买邮轮,并在巴拿马等小国注册,在码头停泊时是普通邮轮,离岸行驶到公海上再开赌局,集旅游观光与经营赌场于一体。而在港澳地区,在航空器和交通工具上从事博彩业并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必交纳赌税、不需政府授权、不在警方监管范围内,所以不光是博彩业经营者喜欢,内地赌客更喜欢。在澳门,公海赌博曾经一度抢去传统赌场20%的市场份额。因为内地于2012年发起了勤俭节约和反腐运动,对公务员到澳门豪赌的监控力度加大,所以不少人转而登上赌船,仅在2013年上半年,每晚从香港搭乘八艘赌船出港的游客数量就增长了9%!有这样的现实背景,反派大BOSS动不动就开船去公海设赌局,实在是太科学了!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封闭空间会降低人的戒备,极容易被船上的赌场气氛蛊惑,并会给游客造成“下了船就什么都没发生”的暗示,所以新入门者很容易上钩。前内地首富黄光裕就曾是公海赌船上的常客,据媒体曝光,他仅花在澳门赌场的赌资就累计高达80亿人民币。这就是正宗的“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啊!
课题七:电影中大BOSS们往往还会说“反正公海杀人不犯法”,太可怕了,这是真的吗?
呵呵,这怎么可能?!公海开赌场并不算违法,但在公海杀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2010年就曾经发生过一桩案件:广州一公务员在赌船上将前妻推入大海致死亡,最后被香港法庭以“谋杀罪”名义判决其终身监禁(香港地区没有死刑)。港片中常见反派大BOSS叫嚣“公海杀人不犯法”,其实是一种误读。即便是在公海上,船舶仍然要受到该船舶登记国(国际航行船舶,应向本国或他国政府登记取得国籍并在船尾旗杆上悬挂该登记国的国旗,因此也俗称为“船旗国”)的法律管辖,而案件中的嫌疑人与被害人也会受到其国籍国的管辖。换句话说,只要杀人的事实能够确定,那么别看在海上你蹦的欢,一旦靠岸警方就会给你拉清单!
不过,《赌神》中的反派“陈金城”所说的“在公海上的犯罪,只有船旗国可以抓他”倒是没什么错的。电影里他自恃与巴拿马总统有交情,声称自己不会被抓,但殊不知机智的“赌神高进”早就派龙五使船没有开到公海……请大家为“赌神”的智商与守法点赞!
课题八:说到《赌神》,发哥在片中的经典镜头就是先吃一块巧克力,然后再开赌,那气派真是邪魅狂狷屌炸天!那么,巧克力能否起到令头脑兴奋,增强思考力和集中力的功能么?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口味不同,其中所含的可可脂与可可粉的比例也不同。可可的确含有丰富矿物质与多酚化合物,这些物质的确对健康有好处,但医学上并未有实际数据支持“巧克力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与“促进脑部活动”的功效。而所谓“巧克力中含有苯乙胺(PEA)。这种神经兴奋剂能让人更有精力、更兴奋。大脑中释放PEA时人们呼吸和心跳加速,手心发汗,脸颊发红,与热恋中人的反应相似”的假说也并不成立,毕竟吃巧克力后PEA还来不及进入大脑,就被分解成苯乙酸了,所以巧克力的种种神奇功效,说白了可能只是经过商人的炒作,给予人们的心理暗示罢了。想镇定情绪或者提高兴奋度,嚼口香糖一样可以!
所以,“赌神”高进吃巧克力,只是一种对食物的偏好,不代表吃巧克力会让赌技更牛逼。只是当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条件反射带来的相关心理暗示,会令其在赌桌上显得更有自信。而不让一个嗜吃巧克力如命的吃货吃巧克力,确实会令他产生焦躁的心理并影响到发挥。这才是“赌神”与巧克力之间的秘密。顺便说一句,据好事者考证,在片中发哥吃的巧克力是德国品牌“公爵夫人”的60%纯度原味型,各大网店均有同款销售哦!
课题九:香港赌片里为什么玩扑克牌的多,打麻将的却并不多?
在好莱坞涉及到赌博内容的电影里大家都在玩扑克,这个很好解释——因为他们不会打麻将嘛!但是贵为“国粹”,人们却感觉香港赌片里很少见到麻将高手们大出风头。而霸占了港产赌片票房榜前四位的《赌神2》、《赌圣》、《赌侠》、《赌神》当中,主人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扑克,而这几部电影也是内地观众心中最为经典的赌片,受众甚广,印象深刻。这就造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香港赌片里都是在打扑克。
但实际上,香港电影人也拍摄了不少关于打麻将的赌片,仅王晶一个人就炮制过《打雀英雄传》(1982年公映、王晶为编剧)、《雀圣》系列(2005至2007年公映,共三部)等以“麻坛高手”为主角的电影,只是可惜它们大多数票房平平,只有2002年杜琪峰、韦家辉执导的《呖咕呖咕新年财》还称得上卖座。而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期后,香港赌片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大幅度下滑,于是,内地的观众记忆便永远都停留在那个高手们都耍着扑克的时代了。顺便一提,曾经表示过“扑克比较欧美化,中国人还是更适合麻将。而且五张牌的扑克牌基本上变化有限,也不能拍太多”的王晶本人,在新作《澳门风云》中设计的“BOSS战”,仍然是在打扑克呢!
课题十:为何赌片里的高手们总是西服革履,难道穿着背心裤衩人字拖的屌丝们就没有资格跻身赌坛了么?
一般正规的赌场都会有着装方面的要求,通常包括:必须寄存背包、禁止戴帽子、禁止穿短裤及拖鞋。毕竟人家好歹是公共场合,穿着上不能够太随意。在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譬如《007之皇家赌场》中出过镜的著名赌场“蒙特卡罗大赌场”,不光进去参观要买门票,甚至还会被要求身着正装才能够进入,这可是连詹姆斯·邦德都要遵守的规定。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奢华的衣着会带给人“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暗示性,从而提高穿者的自信心,那么,参加赌片里的“BOSS战”,当然要穿好一点啦!而且,也可以方便赞助商的植入嘛!别的咱不说,如果《皇家赌场》中詹姆斯·邦德是穿着背心裤衩去赌牌的,那电影的服装赞助商、意大利品牌Brioni老板会cry晕在厕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