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出来的“忠义”
◎陈创
“武圣”关羽一生有过两次失败被俘的经历,第一次是建安五年,曹操讨伐刘备,关羽兵败被俘。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被东吴马忠俘虏,最终被杀害。
在关羽第一次被俘时,演义更是用了多个章回描写关羽的投降以及投归刘备。而关羽投归刘备的时候,《三国演义》当中写道,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曹洪与汝南与黄巾军将领刘辟、龚都二人交战不利。请求曹操派兵增援,关羽自告奋勇前去增援。没想到在汝南遇到同为刘备下属的孙乾,并且从孙乾口中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演变了后来的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虽然投降对于“武圣”来说是不光彩的,但是经过罗贯中的包装,一次并不能如何大惊小怪的事情,成了千古美谈。但是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是如何投降的呢?又是如何投归刘备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并没有土城约三事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道:公(关羽)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看着关公的意思,曹操若不能答应他这三件事,关羽便不会投降。但是历史上的关公并没有提出类似的要求,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靠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用很高的待遇对待关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当中,并没有所谓的土城约三事。而究其来源,只有《三国志平话》和《演义》两处写道,可见确实是杜撰的。
◎确实说过要投归刘备的话
既然没有《演义》中的土城约三事,但是关羽到底有没有说过要投归刘备呢?据《三国志》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可见,关羽确实有投归刘备的意思,并非想久留于曹操阵营,享受荣华富贵。此事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傅子》中亦有记载。因此,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关羽向曹操的提出的第三个要求很可能来源便是这里。
◎封金归刘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杀了颜良后,便准备离开曹操投归刘备。曹操给了关羽很重的赏赐,但是关羽将它们封存其起来,写了一封告别信。就去袁绍那里寻找刘备了,曹操的手下要去追回关羽。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便是关羽投归刘备的过程。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将关羽投归刘备的过程写的玄乎其神,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收了周仓做副将等等。这些则全是于是无据,纯属罗贯中的艺术加工。
◎千里走出来的“忠义”
罗贯中如此不惜笔墨描述关羽从投降曹操到投归刘备的过程,仍然是为了描述关羽的“忠义”,先是土城约三事,关羽“忠于”汉朝。然后诛颜良、斩文丑,关羽知恩图报,描写出关羽的“义”。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更是体现对刘备的“忠”。总之,关羽的忠义勇武在此处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相信,各朝的皇帝恐怕都羡慕刘备有这样一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大将。
虚构出的“千里走单骑”,不光是走出来关羽忠于刘备的决心,更是体现出这位“武圣”的忠义勇武,也是中华文化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