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认为自己上数学课的时候听懂了,下课后做题却不会?”这是一个初一家长发来的微信。据我了解,很多参加我网络公益课的中小学生也有相同的困惑。那么,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数学是一门特别讲究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学科。你上课听懂了只是将信息输入了大脑,能否成功输出做对题还是个未知数。
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陷入一个迷茫无助的阶段,久而久之就想放弃这门学科。我的精英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但经过我给她交流疏导后,现在她的数学成绩大有起色。
这里,我也给大家就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学习数学的3大误区,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上课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能应用知识去解题是另一回事。大部分数学教师所举例题是范例也是思维训练的手段,作为学生不应该只学会题中的知识,更要学会领悟出解题思路与技巧,以及蕴藏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考试碰见自己做过的题,我想这是很多学生都幻想过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重要的考试中你是不可能做到原题的。出卷人要避免考旧题、陈题,尽量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上设计问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恒久不变的。
多做题,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知识点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别对所解题目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经验的同时,确认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确认复习的重点。
你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就算你能做对难题你也得不了高分。好比建造一栋房子,你的地基不牢固,随时都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学生的这种想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在数学学习中处于一个浮躁的状态。想要学好数学,不能操之过急,打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果学生能够这样去做,做数学题就会轻松许多,分数也自然而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