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教师节,社会频道先向各位老师送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同时,为了更好的关爱教师,改善教师职业环境,我们从教师待遇和职业压力等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中整理出十个“怎么办”,希望网友们积极献计献策。
1.“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得不到兑现怎么办?
笔者认识在市党政部门当公务员人不少,他们的工资待遇不说,完全高于中小学教师,就是每年的几个节——五一、十一、春节,是政府明文规定的每人过节费1000元。妻在教育部门工作了十几年,就是在上班期间也没有享受过市政府这个待遇。这就是我们的“不低于”。这就是所谓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摘自敢问哪里的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解决办法: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虽然各地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但还跟不上教师们的需求。
2.工资200-500元,农村代课教师怎么办?
在前一段时间省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专题调研成果交流会上,一向温和的广东副省长宋海在会上忍不住大声疾呼——“在座各位可能难以相信,我省代课教师5.2万人,全国最多,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代课教师月工资多在200—500元之间。个别地区为了挤占教育经费或减少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竟然宁愿空编而聘请代课教师。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空编6万多。”【——摘自汪洋感慨代课教师网上留言血淋淋】
●解决方法: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推动一个地区的软实力,教师则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办高质量教育的根本!教师节即将到来,最重要的不是发慰问信,更要切实为教师、为教育办点实事!
3.老师像家长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工作繁杂待遇不高怎么办?
27岁的赵会珍是打工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她个头不高,站在高年级学生中间很容易被淹没。身材娇小的她不仅担任了班主任,还带着好几个班的数学课。她从毕业就来到了打工子弟学校,一干就是6年。“我每天除了代课,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接送他们上学放学,张罗他们吃饭午休……为了早早接他们,我五点半就得起床。”赵会珍说。“在这样的学校工作的确很辛苦。”赵会珍感慨地说,“但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也羡慕公立学校的老师,工作轻松、待遇又好,但是如果都不来打工子弟学校当老师,这里的孩子们怎么接受更好的教育呢?”【——摘自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将打工子弟教育坚持到底】
●解决办法:教学环境艰苦、教学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不高,一直是打工子弟学校教师面临的问题。近几年,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爱。去年教师节,海淀行知学校收到了区委区政府及海龙集团捐赠的各种学习用品和20多台新电脑。中国扶贫基金会陈洪涛处长表示,基金会目前正在调研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待遇问题,提供相应捐助也在计划之中。
4.农村骨干教师流失怎么办?
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初中,三年间我校共有23名教师调到县城学校任职。而这些外调教师都是学校里的“顶梁柱”。他们的离开,校长只能表示遗憾,而大多家长大为抱怨。对这种农村骨干教师涌到城里的现象,笔者呼吁,为了新农村教育的发展,政府该下力气解决了,农村骨干教师不能再流失了。【——摘自3年外调23人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令人忧】
●解决办法: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和待遇是关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去了,农村教师工资高了于城镇教师,可能就会避免这种现象。还要改善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缩短与城镇的教育教学差距,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轮岗,城乡教师进行合理化流动,最好采取倾斜政策(如把是否在农村任教作为硬指标与教师晋级、评优挂钩)吸取更多的城镇教师到乡下任教。
5.学前教育经费低,幼儿教师怎么办?
广州等地存在许多作坊式的劣质幼儿园,没有任何资质,活动场地狭小,教师工资水平低,一般只有300~500元,很多教师还没有寒暑假。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幼儿园教师应享有与小学教师大致相同的教师地位、工资待遇、教师假期等。曾对幼儿教育做过专项调查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吴翰称,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广州及珠三角许多城市出现大批作坊式的劣质幼儿园,没有任何资质,活动场地狭小,教师工资水平低,这表明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缺位。【——摘自佛山33名幼儿教师不满工资下调集体罢课】
●解决办法:要充分认识“政府投入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建立幼教经费保障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一般承担幼儿教育总费用的80%,家长承担20%,政府应把这笔开支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要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明确幼儿园教师也是教师,应享有与小学教师大致相同的教师地位、工资待遇、教师假期、培训机会等,保证幼儿教师质量。
6.升职加薪要看论文,无处发表怎么办?
三本“克隆”杂志和一本真杂志,从外观上难辨真假。
今年6月16日,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接到报案,称发现了海南教育期刊社旗下杂志《新教育》2008年第二期的“克隆版”。经调查,今年3月至6月,《新教育》编辑部主任董国柱与从事印刷行业的沈学军密谋,利用海南中小学教师要在《新教育》上发表论文作为本年度评定中、高级教师职称的需求,决定“克隆”杂志敛财。海口市某重点中学的王老师对记者表示,此案的背后,是庞大的客观社会需求。此言不虚,据海南省教育厅统计,全省8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中,2008年可以评职称的就有3万多人。【——摘自海南数千教师医生被骗 "克隆"期刊案暴露了什么】
●解决方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近日,海南省《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出台,其中的这一规定,让不少为论文所苦的教师倍感轻松。
7.被指讲课太差 面对自由的网络评价教师怎么办?
某校学生们常年在论坛里对所有的老师品头论足,每到选课时节,还会形成一个讨论的小高潮。学校的BBS上,每一个相关的老师讲课太差的讨论都成为热门帖,受到大家的追捧。“让我郁闷,让全班人郁闷,而且让他教过的所有学生郁闷……他就是……经济学院老师综合评定连续N年倒数第一的――李‘大仙’!!!我真佩服他,真的,只有仙人才能讲出他那样的课来”,网友跟帖评论此君“成功地摧毁了大家对芝加哥大学学位的崇敬及信赖”。评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网络成为学生意见的最佳集散地。【——摘自大学老师讲课太差网上挨骂一学期】
●解决办法:老师如何面对网络评论?现在当大学老师学生缘不好,就可能在网上被唾沫星子淹死。教师们是否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这些公开的批评呢?有老师认为网络是学生了解教师的一个渠道,对学生来说比较重要,但对老师的影响不是太大。老师们对于网上的评价,除非个别极端情况,倒不是很在意,毕竟评论者是匿名的,这个途径是非官方的,目前影响力有限。
8.用给学生的高分来换业绩?学生有“红黑榜”怎么办?
“这个老师挺严,分给得不高,每年都有学生不让过。”“选这个老师的课吧,老师可好说话了,从不难为学生。”这是大学校园中同学们经常议论的事情,尤其是到了新学期开始选课,或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得分的高低几乎成了一些同学眼中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差”的标准。 在上海一所高校的BBS上,就曾有一个“红黑榜”,缘于学生评价老师打分高低的一个帖子,竟然引来了学生对几十位老师的点评。【——摘自青年教师困惑:今天我们拿什么来爱学生?】
●解决办法:分高分低,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尺度,还是老师手中的权力?当成绩单在学生手里成为出国、求职的砝码,老师是应该给他们一个漂亮的高分,还是应该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
9.粗口、暴力、罢课"险象环生" 教师职业社会评价下降怎么办?
在大多数公众心目中,师德不仅限于学术严谨、做事负责,还包括宽容待人(77.8%),文明有礼、诚实守信(75.6%),尊重学生(72.2%)2007年第11期国家权威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刊登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迷失》一文。文章从8个方面批评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2005年出版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一书。随后,季广茂在个人博客上陆续发表了《做回畜生》、《昏话连篇·臭气熏天》、《患上脑便秘,难免满纸都是屁》等近10篇文章,称批评者为“屁眼”教授。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学界哗然,社会上掀起了有关师德的大讨论。“现在的教授怎么了?”这是薛先生在网上看到教授“粗口”事件的第一反应。在他的印象中,听得最多的是大学生们的惊世骇俗之举,“粗口门”让薛先生意识到,当下社会教师的道德水平也需要重新品评。调查显示,77.4%的公众认为和以往相比,当下教师的道德水平“下降了”。【——摘自北师大粗口教授引争议 77.4%公众感觉师德在下降】
●解决办法: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在对教师、教授职称进行评定时,不应仅仅注重学术水平,更应该看重教学质量和教师品德。
10.肩负的担子越来越重,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据报载,成都市一项“关爱教师”的调查显示,63.2%的教师需要心理减压,51.8%的教师认为平时工作“疲于奔命”,88.6%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呈上升趋势,52.84%的教师希望自己得到心理健康咨询。从这些数据里,不难看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而农村教师所处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负担相对城市教师更重,有关部门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摘自请关心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解决办法:“教学质量和课改之间的矛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教师很难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如何减轻教师们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