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611/0516060404053955701932.jpg)
男,28岁,因反复头晕、乏力、牙龈出血10余年,加重20天来诊。患者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10余年。20天前因上感发热、咳嗽使病情加重,经治疗感染得以控制,但头晕、乏力、牙龈出血、心悸气短加重,伴面色、口唇、爪甲苍白,畏寒、乏力、肢冷、纳差,右腕关节处有一片状瘀血斑,舌暗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而干,脉沉弱无力。血常规:WBC1.7×10.9/L,Hb5og/L,Bpc22×10/L,骨髓报告:三系增生低下。
中医诊为虚劳,证属阴阳两虚,髓络瘀阻。
治以补肾助阳、滋阴消瘀。
处方:补骨脂、何首乌、仙鹤草、鳖甲、黄芪、生牡蛎(先下)各30g,鸡内金20g,仙茅、淫羊藿、鹿角胶(烊)各、沙参、熟地黄、赤芍各15g,血余炭12g,三七、神曲各10g,制马钱子2g,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6剂后牙龈出血止,纳增。去血余炭、制马钱子、鸡内金,续服40余剂,诸症减轻,牙龈未再出血。查血常规:WBC3.0×10/L,Hb80g/L,Bpc46×10/L。又守方治疗3月,诸症消失,可从事一般工作。查血常规:WBC3.6×10/ L,Hb105g/L,Bpc84×10/L。嘱改服再晚生血片、复方皂矾丸,定期查血常规,随访1年,病情稳定。
【杏林迷悟】体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因化学、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性疾病。临床以白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根据临床多年观察,从脾和肾、虚和瘀着手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好疗效。虚和瘀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本病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既可见到气血、阴阳脏腑亏虚之虚证,又可出现血瘀、痰浊之实证,虚实共存是本病的一大特征。因此单纯补肾健脾并非良策,还应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病机的主次而灵活用药。余认为,本病治疗早期治本为主,调达肝肾顾及脾胃,调治气血;后期补肾健脾调其阴阳为主,并根据临床出现的髓络瘀阻、湿浊內蕴诸证,及时调整治法,加用相应药物。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