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企业的竞争,包括国家的竞争,不再是一个 (伟)人与另一个(伟)人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竞争。”“教育就是最廉价的国防。”
2.1999年4月,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家庭教育手册》,堪称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值得借鉴。特摘录部分精彩观点如下: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沟通很重要。
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孩子一定能够领会到。
孩子的缺点跟父母总很相似。
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幸,那就什么都给他买吧。
"规矩"是为谁定的?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遵守家规。
如果让孩子帮着做家务,他将变得很能干。
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玩电子游戏,那太寂寞啦。
幸福,不仅有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幸福,还有为别人造福的幸福。
最精彩的书,是父母自己念给孩子听的书。
没有一个孩子是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的。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性,去爱"就是这样"的孩子吧!
3.日本人是很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在日常的饮食起居和与人交往方面有自古传下的一套繁缛的礼节规范,说话的语气措词、行动举止都要合乎各自的性别和地位的角色要求;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也都有共通的风俗习惯。一位社会学家涅狄克多概括的,日本的文化属于“耻”的文化(相对于西方的那种“罪”的文化),为人处事以善恶的社会舆论为准绳,喜人称道,怕人说三道四丢人现眼。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对家庭教育自然是不遗余力的。
4.日本的传统家庭教育重点在子女的社会化上,系统功课的学习基本委托给了学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对于孩子自发的游戏如攀树爬墙、猎奇探险等,一般也比较宽容。他们有句谚语:“心爱的孩子要让他出外闯荡。”这说明日本人是重视实际锻炼的。
5.日本的科技发达,固然与政府重视科学,重视人才有关,更重要的是日本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国中小学也在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固然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种教育应具体表现在日常中细微末节的小事之中,做到小中见大。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
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孩子在吃饭前必须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声“我走了”,回家后还要说一声“我回来了”。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让孩子自己买东西等。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一切都是包办代替,大部分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很多家长仍借助手中权力,或通过各种关系为他们安排舒适的工作,或为子女的结婚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所以中国的孩子依赖性较强,自立、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创造性。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
日本的孩子走路摔倒时,父母从不去扶他起来,而中国的孩子跌个跟斗,碰破点皮好象就不得了,家长赶紧把孩子扶起来,还要对不会说话的门坎,地面发一顿火,狠狠地敲打几下,以此来哄孩子,结果导致孩子长大后,一是犯了错误往往嫁祸于人,二是经受不了失败的挫折,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创新教育
日本的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借阅图书,做各种创造性游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多做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拼装各式各样的玩具模型,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而中国的孩子只注重书本知识教育,对孩子的好奇心,往往采取扼杀态度,上课不准讲话,不准提出相反的问题和观点,从而导致思想模式的僵化,因而也少有创新精神。
舔犊之心人皆有之,但父母并不能跟子女一辈子,真正的关爱还是要教会他们做人之道和自立自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