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是著名的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下面看一看相关信息吧。
白先勇简介
白先勇,男,1937年生于家乡广西桂林,父亲是前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之后,他曾先后在重庆、上海、南京居住。1948年到香港念小学,1952年到台湾上中学,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于1963年进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并于1965年获硕士学位。随后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讲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自先勇从小就喜爱中国的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作品。如《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说唐》、《蜀山剑侠传》、《啼笑姻缘》;巴金的《家》、《春》、《秋》;《三国》、《水浒》、《西游记》,特别是《红楼梦》,都是他所喜爱熟读的作品。在大学时代,由于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白先勇开始阅读和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在创作上也开始模仿西方文学。但是毕业后入美国爱荷华创作班学习班,作者又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使他具有比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自先勇长期生活在台湾和美国,沐浴在欧风美雨之中,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高中毕业时,由于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白先勇放弃了保送台大的有利条件,入了台湾水利学院。后因发现自己对水利没有兴趣,才转入台大外文系。他对祖国大陆的印象极其深刻。非常怀念。正是这种对民族和祖国的深沉感情,使这位远离祖国的游子在作品中散发出漠漠的“乡愁”。
青春版《牡丹亭》
作为策划和总制作人的白先勇,重新编排了《牡丹亭》这个传唱了四百多年的爱情神话,并且加上了一个令aIhUaU.cOM人心动的定语:“青春版”。并于2004年开始巡演。有人认为,这三个字有迎合的意味。而白先勇说,这不是迎合,而是有他的目的在里面。他说:“我想做青春版的牡丹亭,我有几个宗旨。第一个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是有很强韧的生命力的,所以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我们做这个戏第一个目的是这个。第二个因为这个剧本身《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歌颂生命的这么一个戏。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完全是歌颂青春,青春之歌,我想大学生,年轻人看了可以认同,因为他正在恋爱中,非常的浪漫。中年的人观众看了可以回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段。老年人看了以后呢,就是追忆,很遥远的时候,也有青春过。青春版牡丹亭,我希望把大家的青春梦统统唤回来。”
白先勇先生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宗旨之一就是希望借着一出经典大戏,培养出青年观众对昆曲的兴趣,于是大、中学生主要对象了。表演艺术没有年轻观众,不可能继续其生命活力,而以昆曲艺术成就之高,却也最适合作为大、中学生美育的典范。2004年以来,校园巡演成为青春版《牡丹亭》的重要行程,遍及两岸三地,远至美国西岸。在中国大陆,曾经在北大、北师大、南开、浙大、西安交大、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二十多所名校演出,场场爆满,学生观众十万以上,这些青年学子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一次接触昆曲,其中为数不少从此爱上这项精美绝伦的表演艺术。这几年由于青春版《牡丹亭》校园巡演成功,基本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对昆曲的认知与态度,现在校园中观赏昆曲已经成为一时风尚。同时这个《牡丹亭》在香港也培养了大批大、中学生观众。
三、白先勇创作
2010年,《白先勇与符立中对谈:从台北人到纽约客》(台北:九歌出版社,2010年11月)
2008年,《白先勇作品集》天下文化出版。全套12大册,随书附《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一百DVD》。
2008年,《白先勇书话》隐地编,尔雅出版。
2007年,《纽约客》在台湾出版。
2004年,《姹紫嫣红牡丹亭》在大陆出版。
2002年,《树犹如此》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台北人》出版30周年纪念典藏版。
1995年,《第六只手指》尔雅出版。
1984年,《明星咖啡馆》皇冠出版。
1983年,出版长篇小说《孽子》。
1982年,《白先勇短篇小说选》出版。
1980年,《白先勇小说选》出版。
1978年,《蓦然回首》散文集出版。
1976年,出版《寂寞的十七岁》小说集远景出版。
1971年,作品开始被译成英文(第一篇为《谪仙记》)其作品陆续被译成英文、韩文、德文等语言。
1971年,出版《台北人》短篇小说集,晨钟出版社。
1968年,出版《游园惊梦》短篇小说集,仙人掌出版社。
1967年,出版《谪仙记》短篇小说集,文星书店,文星丛刊。
主要著作
《夜曲》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录于《纽约客》。
《孽子》长篇小说“孽子”开始连载于“现代文学”复刊号第一期,1977年。
《秋思》刊中国时报,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国葬》刊现代文学第43期,1971年收录于《台北人》。
《花桥荣记》刊现代文学第42期,1970年收录于《台北人》。
《冬夜》刊现代文学第41期,1970收录于《台北人》。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