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最初的巢居和穴居,发展到今天的摩天大楼,其间留下了大量美不胜收的建筑精品。沈福煦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说:“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物,也须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种为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构成的建筑,同时又反过来表现人自身,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中国的建筑文化
巧夺天工的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标志之一
论及建筑文化,不管是中国建筑还是西方建筑,我们都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总是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气魄。
斗拱
再说我国木构建筑体系里面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拱。斗拱是用于梁柱之上,层层出跳使建筑出檐深远,从而形成大屋顶的组合构件。这些纷繁的斗拱,施以各式彩画,不能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件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用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不仅如此,斗拱还体现着历史变迁和社会伦理。汉、唐时期的斗拱简洁硕大,至明清时期,斗拱就明显变得小巧而繁复。在历代文献中,斗拱显示了社会的阶级等级制度。
大屋顶
又如我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的变化,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屋顶(唐),到山西晋祠圣母殿屋顶(宋),直至北京故宫太和殿屋顶(明清),可以看出大屋顶明显从平缓、朴实走向了陡峭与辉煌,这表明审美观随着时代在变化。这如同“环肥燕瘦”的美学问题一样,涉及的是文化方面的问题。一般认为,屋顶陡峭,在一定视角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显得更和谐、美观。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遗存建筑,屋顶平缓
山西晋祠圣母殿,北宋遗存建筑,屋顶略显陡峭
故宫太和殿,明清建筑,屋顶更为陡峭与辉煌、
谈到建筑文化,不能不论及在我国历代传承的诗文、建筑共生的旅游、居住文化。
山西永济鹳雀楼,位于黄河边上,楼屡毁屡建。唐代诗人王之涣描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当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些诗句使得鹳雀楼之名历经千年而不衰。诸如此类的还有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等等。
中国的家居文化,在历代诗文中也有很好的表现。如陶渊明《拟古》描述:“翩翩来新燕,双双入我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刘禹锡《陋室铭》:“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诗文主要反映了我国民居和士人住宅具有的前庭、后院格局,以及人们在庭院中栽花种草,与各种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状况。又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李白《过崔八丈水亭》:“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些诗句则表现了人们居住在山水之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况或理想。
中国又有着独特的园林文化。《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这表明我国从周代就开始营造苑囿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的崇尚自然山水的士人风气,对造园活动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此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他认为造园的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应该“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文震亨《长物志》则讲述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对山和水的处理方法。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是古人造园活动遗留给我们的优秀典范。
苏州留园冠云峰,堆石景观中的妙品
中国的寺观,在建筑文化中表现得也很抢眼。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大约创立于东汉时期。佛教来自印度,也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这两个宗教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杜牧《江南春绝句》中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云中。”当时建寺造塔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这些寺庙、道观,往往隐藏于峻山秀岭之中,与当地的自然风景一起形成了绝佳的景观,这在古诗文中多有描述。如白居易《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国外的建筑文化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到古美洲等早期建筑遗址,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到犹太教等宗教建筑,从拜占庭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到洛可可建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其间涉及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等文化内涵也是极其丰富而有趣的。比如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涵:
多立克柱式:表现男性的刚劲雄健。柱子比例粗壮(1:5.5~1:5.75),开间比较小,檐部比较重,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外廊上举。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
爱奥尼柱式:表现女性的清秀柔美,柱子比例修长(1:9~1:10),开间比较宽,檐部比较轻,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柱身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有富有弹性的柱础。
科林斯柱式:柱头如同一棵旺盛的忍冬草,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这三种柱式,几乎是绵延于整个欧洲建筑的始终,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对此,不能不说是这样的历史沉积的建筑文化已经在欧洲大地上深深扎根,使人们看到它就会产生浓厚的怀旧情绪。
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再比如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其名称原本取自野蛮的哥特人,最初的建筑形式也毫无典雅优美可言,是对古典文化的践踏,被当作黑暗中世纪的象征。然而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形式和建筑结构上有着重大创新:
一、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结构,十字拱为框架;
二、侧廊外侧使用飞券以抵住侧推力,中厅和侧廊外墙都可以开很大的高窗;
三、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哥特式建筑创造出众多垂直的线条引人仰望,整个建筑高耸、纤瘦,高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显得很是隐秘,这正符合天国给人们带来的幻觉。因此,这种建筑风格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如德国科隆主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后期的哥特式建筑,也逐渐有了繁琐的装饰,巨大的彩色玻璃是哥特式教堂的一大特征。哥特式主教堂反映着市民文化与宗教的矛盾,虽然在教堂内部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宗教气氛,市民文化不过是对它进行着有力的冲击而已。
巴黎圣母院内部的尖券和尖拱
中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异
总的说来,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还是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外国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虽不一而足,但大多与中国建筑相去甚远。除了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性格。王振复先生在其著作《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一书中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异:
其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确实,当我们比较苏州园林与凡尔赛宫园林,前者对于自然的态度显然是独树一帜的。讲究因地就势,百转千回,移步换景,曲径通幽,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凡尔赛宫园林则以其宏大、规整著称,与景物的自然状态已经相去甚远。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还表现在“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或是“天圆地方”、“象天法地”等营造理念上,完全有别于古希腊神庙或是其它外国建筑,古希腊神庙大多漠视自然因素,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了对于奥林匹斯山上天神的崇拜的表达上。
其二,淡于宗教而浓于伦理。古代中国在先秦的祭祀观念可以概括为“祭祖不祭神”,在祭祖的历史源流中产生了浓厚的伦理观念。考察北京故宫,或是民居四合院,其严谨的布局和设置,显然是严格按照“三纲五常”的礼制要求来安排的。神的产生,还是在道教创立和佛教东渐之后。但中国这片土地上,民众信不信道教或是佛教,似乎一直是自由的,没有遭到强迫。西方则不然,信不信仰宗教,或是信仰什么宗教,几乎是在小孩出生下来就被规定了,而且终身难以改变。所以西方建筑重于宗教,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欧洲那些高大精美的教堂,超越了任何的民居建筑甚至是各国的皇宫,就是这种浓厚宗教气氛下的产物。
其三,“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中国建筑以土、木为主材,石材大多只用于建筑的基础、台阶或是雕刻。以木材构建房屋框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墙倒而屋不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功能,防火、防腐、防蛀的性能则较差。比较引人瞩目的例子就是山西应县木塔,全塔全用卯榫连接,没有用一根钉子。外国建筑虽未必全用石材,但很多著名的早期建筑或是中世纪建筑,都是用石材建造的,如埃及金字塔、罗马大角斗场、巴黎圣母院、岩石圆顶清真寺等。直到钢筋混凝土的兴起,东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使用才渐趋一致。
其四,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中国建筑不管是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对色彩的运用上,总的说来显得合乎情理而冷静平和,民居建筑如此,官方建筑也是如此。比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即便是皇家建筑,那横向呈现而略有变化的大屋顶,黄、红、白等色彩的运用,总是使人感到庄严而平静。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比如科隆大教堂,那高耸的尖塔直指苍穹,需仰视才见,就只能产生崇敬与膜拜了。再如西方的巴洛克建筑,使用大量的豪华石材装饰,极力突显色彩的明艳,给人的感受是尖锐与亢奋。
本文由安静摘编自胡正旗主编《中外名建筑漫谈》之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一文,文字有删减。
《中外名建筑漫谈》撷取71个驰名中外的建筑或建筑群落,以散文式的笔触,讲解建筑本身的艺术成就,并将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建筑的艺术特征和基本规律,通过将古今中外不同领域和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呈现出来,突出建筑赏析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评论、推荐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