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怎样评价王维的
王维,唐朝时期的大家,他的诗、词、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和苏轼、韩愈等人一样,由于人生坎坷的命运和官场上的不得意,而无可奈何,他的诗词曾经得到过相隔几百年以后的苏轼的评价。
王维画像
苏轼在后世看过王维的诗词赞赏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其是写作山水的诗词称为了最高的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过王维的造诣。但是在王维后期的作品里,苏轼并不怎么看好,因为王维的诗中大多写的是自己的心中幻想,王维虽然人生坎坷,但是和苏轼却大不相同,苏轼是抱着豪迈的眼光看人生,而王维则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当时的黑暗。
在唐代的时候,山水田园派是当时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当时有很多的人喜欢关于王维山水的诗歌,因为一方面这些诗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是代表着很多一部分人的思想。
苏轼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无论从性格还是人生态度上来讲,苏轼对于王维还是比较的赞赏。
晚年的时候王维无心再作诗词,他的作品改变得也是很厉害,那些诗词也都没有流传下来,不值得在后世流传和讨论,全面的说王维此人也算是不幸之人。无论后来他做过什么,就以苏轼对他的赞赏,我们也无话可说,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大家。
苏轼禅诗有哪些
禅诗是与念佛参禅有关的诗,应该理解为是富含禅理禅意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境界与感悟的表述。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苏轼的禅诗。苏轼是大学问家,在学识方面他触类旁通涉猎甚广,他的一生起伏跌宕,这些都为他禅诗的创作提供了要素。下面咱就简单来欣赏下苏轼的禅诗。
苏轼画像
苏轼禅诗其一: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西东?
这首诗的名字是《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早期的禅诗。飞鸿留爪取自《传灯录》:“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中行”。苏轼借此典故来感叹世事聚散无常,人生如同单程车道有去无返。人活在世就如同飞鸿,而所经历的就如同鸿印,都是当时觉得很重要,当时间流逝再回头看其实也不过如此,功名利禄在时间面前都是苍白无力及其无聊的,生活一直在继续,没有重头再来的道理。
苏轼禅诗其二: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这首诗的名字是《病中游祖塔院》,是苏轼偶然生病,在养病期间游历祖塔院突然有所感悟:人生苦短,世人为了追求名利与荣华富贵苦苦挣扎,身心不得闲。药物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但是世人又用什么来治疗心灵上的痛苦呢?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顺应自己的心去行事呢?告诫世人勿用眼前的浮华忽视了生命的意义。
苏轼禅诗其三: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个就是苏轼著名的《琴诗》。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各自发展的轨迹,相互之间各有因缘,相克相生,没有能够单独存在的个体。一个事件的发生到结束必然与其他事件有所关联。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必然是有他应该出现的道理。即是凡事皆有个因果。
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讲了什么
苏轼是一代文豪,后来因为“乌台诗案”入狱103天,出狱后被贬到了黄州,这个时候的苏轼喜欢上了佛法。当时的黄州位于湖北省长江的北岸,与长江南岸的江西省庐山隔江相望,佛印那个时候就主持庐山的归宗寺,于是苏轼与佛印经常有来往。佛印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名闻全国,苏轼与佛印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苏轼与佛印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关于苏轼与佛印的小故事有很多,下面小编就说一下苏轼与佛印参佛的小故事。苏轼非常的有才学,偶尔有一天苏轼诗兴大发于是写了一首赞佛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在这首诗中苏轼将自己的心境写了进去,暗喻自己的心境已经是“八风吹不动”,写完之后苏轼让侍童拿着自己的诗去送给佛印,苏轼觉得佛印一定会对自己大加赞赏。但是佛印在读了苏轼的诗之后却在诗的下面批上了“放屁”两个字让侍童带给苏轼。
苏轼看到佛印所书的“放屁”两个字勃然大怒,气冲冲的去找佛印,等苏轼到了佛印那里谁知道小和尚却说,师父吩咐下来,今天不见客。苏轼听了火冒三丈,不顾小和尚的拦阻,径直向佛印的住处闯去,到了佛印的住处却看到房门上贴着一张字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轼见到这两句话,幡然醒悟,我真的错了,为了区区“放屁”两个字就大动肝火,何来“八风吹不动”呢?于是苏轼自叹自己的修行远远不及佛印。
苏轼与佛印的交往对苏轼在佛法上的修为大有好处,可以说使得苏轼仕途上的不如意造成的郁闷心情得到了平复,对苏轼保持一个豁达的心境是非常有好处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写了什么
惠崇春江晓景,作为有名的宋词,其词牌名可以说是惠崇系列的,而文章名称乃是《春江晓景》。但也有另外的一种说法,这篇文章是为惠崇这个人而作的文章。这篇宋词,同样是出自大文豪苏东坡之大作,描述了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具体内容现在慢慢分析体味,闭上眼睛,就象是回到了那样的一个时代,眼中映入的便是那幅春江景色图。
惠崇春江晓景
春江景色图的作者乃是宋朝有名的书画家惠崇,他的身份却是比较独特的,非官非财,而是一个修道的高僧,他的一生尤爱作画,每每提笔便不能自持,其画作也流传于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便有这春景图。
当时苏轼看到了惠崇的那幅画后,赞不绝口,才思泉涌,便在此画上题下了相对应的文章,也就是这《春江晓景》。这篇文章描写了这幅画中的基本景色,但又经过苏轼的扩展,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并且加入了作者的一些假象,实乃是相当难得之作品。
这篇文章的前两句,是针对惠崇的画作进行实景描述的,春天来了,竹林外的桃花已有不少在发芽了,江水中也已经有了不少的鸭子在嬉戏玩耍,这些征兆都代表着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在来临呢。而后两句则是画中所没有表现,是来自于苏轼的想象的。江边,蒌蒿也已经开始生长,短短时日内竟铺满了地面,芦苇也开始发芽。这时候的河豚正是产卵繁殖的季节,时令菜便有河豚这一道菜。
苏东坡焚房契主要内容是什么
现在的人为了一套房子而奋斗一生,“居长安大不易”,这句话在一千年前的北宋也是一样的,即便是像苏东坡这样做了一辈子官的人,想买一所宅院也是很不容易。何况他为人豪爽,得到的俸禄总是辄手就花光了,他又为官清廉,所以做了多年的官,苏东坡还是没多少积蓄,竟然大半辈子都是租房住。
苏东坡画像
后来他被贬谪到遥远的儋州,想到这一辈子漂泊不定,也该买个房子了,于是就在大赦之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拿出他毕生的积蓄买了一所宅院,虽然这所房子很有些年头了,是个破败的二手房,不过苏东坡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所了,不用在漂泊了。所以就特意挑选了好日子高高兴兴的搬进去,晚上还兴致勃勃地跟朋友一起在村中散步。
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与朋友交谈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他俩走进一看才发现有一老妇人在哭泣,苏东坡关切地询问老人为什么痛哭,老人说是因为她儿子不争气,输了钱,把她们家一所百年的祖宅都卖了,因而痛哭。苏东坡询问得知老妇人卖的房子正是自己所买的房子,于是安慰老人说不用担心,你家的房子就是被我买了,我这就叫人把卖房的房契烧了,老妇人很是感激。不仅如此,第二天苏东坡还让老妇人的儿子把他母亲接回了他们原来的房子,这事传为美谈,后来苏东坡也没有要回卖房的钱,他心胸宽广,并不在意。
苏轼贬谪诗有哪些
苏轼,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人士,著名的豪放派诗人、政治家、文学家,后人给予苏轼的评价很高,认为其实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者之一。与苏轼的政治成就相比,在文学上的成就更加突出。
苏轼贬谪后画像
历史上被贬谪的诗人不胜枚举,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在众多的被贬诗人中,苏轼的诗词文赋的造诣是相当高的。
苏轼早年受父亲的影响,入仕为官,对北宋的政治局势十分不满,希望通过温和的改革方式,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却被视为阻碍朝廷新法,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次被贬也是苏轼政治仕途中遭遇的打击最大的一次,就是从这次被贬后,苏轼的试从抒情言志到词,收敛了自己的锋芒。苏轼诗风的转变和佛学是息息相关的,佛学对苏轼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消极层面,苏轼在被贬过程中,曾在“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将佛教中的清静无为思想表现出来。
苏轼在贬谪过程中,诗歌特点往往是通过对风雨的描写,将情感融入其中,虽然遭受政治仕途的打击和病痛的折磨,但是,仍拥有不被忧患所打击的开阔的胸襟,直击人生的苦难,用理性、隐忍、生命力和主体意志积极的面对生活,从容不迫。
苏轼虽然在仕途中并未有所成就,但是在他十数年的被贬生涯中,留下了很多诗篇,都成为人类诗歌文明发展史上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