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发展探析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不能懈怠。应求“实”明义,重视实体经济,认清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强盛之基、治世之道;务“实”而为,着力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实力、激发企业活力、发掘需求潜力、增强优化能力;崇“实”尚本,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政策引导、尊重劳动创造、振兴实业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大国的兴衰沉浮,无不伴随着实体经济的消息盈虚。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无论是走出经济下行、物价上涨的两难困境,还是破解外需疲弱、内需不及的现实难题,实现稳中求进、科学发展,都必须以壮大实体经济为基础,以提升实体经济为重点。要增进共识、坚定信心,努力推动实体经济扩规模上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求“实”明义,重视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 。它源于实体而非“泡沫”,根植实业而非“空心”,体现实力而非“虚功”,内含实干而非“投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决定国家实力、关乎民族振兴。坚守实业为本,就是坚守富民之道;壮大实体经济,才能通向强国之路。
(一)实体经济为财富之源。财富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主要源于物质生产的扩大和积累。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上则富国、下则裕民,“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 。在本质上,实体经济是人们运用工具和资源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国民财富非由不可消费的货币财富构成,而由社会劳动每年所再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构成”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使用价值,增加进入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货物”,体现劳动价值、增进民众福利,奠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功能上,实体经济将物质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在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商品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将陷于停滞,生存、发展、享受等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失去保障。正所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在运行上,实体经济以实际财富运动为主体,整合生产要素,调节生产消费活动,创造社会真实财富 。它以产品为载体,遵循供求平衡规律,由成本和技术而非心理预期支撑价格系统,反映市场运行基本面,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往复中,不断积累和增值财富。应当看到,虚拟经济运行中也会产生“财富效应”,但它只是对社会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并不直接创造和增加新的社会财富。在这个意义上,实体经济才是社会财富的本位,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更没有健康的虚拟经济存在。
(二)实体经济乃强盛之基。实业兴邦,实业固本。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横向上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能力的标志;从纵向上看,是一个时代、一个阶段发展水平的象征。就国家而言,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以强大的实体经济来提升综合国力、促进民族振兴。忽视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必然导致产业空心化、经济弱质化、地位边缘化。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觉醒、挣扎和奋起的艰辛历程,承载着“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的历史使命。辛亥革命的先贤们疾呼“发展实业,乃振兴中华之本”,曾探索制定《实业计划》 。建国初期,我们相继发展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国民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创造了连续30多年经济较快增长的奇迹,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前行、加快崛起。就区域而言,区域有大小,分工有差异,但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支撑,即使一些地方发展重点不在实体经济,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协作的结果。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必须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
化进程,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工业品规模生产和供应为前提;提升农业质效,要用现代工业去装备、现代科技去改造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要以先进工业技术为手段、现代工业发展为支撑,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稳中求进”,“稳”的就是实体经济的速度和态势,“求”的就是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三)实体经济是治世之道。“长治久安之道,当以发展实业为先。” “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善政良治基于丰富的公共产品、充分的社会就业、合理的社会结构、良好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现阶段我国公共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矛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走向消费主导的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实体经济发展既能生产丰富的公共产品,又能扩大税基,增加税源,保障政府财力,提高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力,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实业发达,民生畅遂” 。社会就业关系到民众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要求。实体经济以企业为主体,涵盖绝大多数大中小微企业,是劳动就业的巨大“容纳器”。发展各类实体经济,促进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均衡发展,利于突出民生底色,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现状,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决定社会结构。发展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而推动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降低社会“结构性风险”。影响行为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制、信用等规范和应当具有的理性竞争、协作共赢等意识,会润物无声地影响人的文化、心理、道德和习惯,利于强化规则意识,增进公共理性,改善行为方式,推动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民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总之,实体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不仅为政治进步之所必需,实亦为人道之根本”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实体经济并不是排斥虚拟经济。现代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适应、相协调的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应程度也是衡量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但虚拟经济就其本源来讲是依附于实体经济、就其功能来讲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需要,这利于优化配置资源、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要始终坚持实业为本、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二、务“实”而为,着力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又要着眼发展增后劲,关键要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不走老路,务实推进。要坚持“主题”、贯穿“主线”,突出主攻方向,抓产业、强企业、扩消费、重优化,提升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升产业实力。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壮大实体经济,关键是做强做大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主导产业高级化。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导部分,其快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是工业化时期的基本特征 。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必须以底部的制造业为基础和纽带,离开制造业,再好的研发不能变现,再强的营销“无米下炊”,“曲线”必然断裂、“微笑”变为“苦笑”。发展实体经济、壮大主导产业,关键要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把中国制造业作为挑战的重要对象,不仅继续在高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还想在中端领域夺回市场份额 。我国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但高端制造不多、整体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要增强紧迫感,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加快采纳最新科技成果提升“中国制造”,加大研发力度强化“中国创造”,打造一批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 ,促进主导产业高级化。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蕴含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占据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坚持不懈抓重大项目和拳头产品,重点培育具备规模生产条件、能迅速占领市场的项目,大力支持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可为重大项目直接配套、能够做强做大的项目,以新兴产业的率先发展抢占竞争制高点。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淘汰产业。各类产业都可拥有精湛的技术、工艺和强大的竞争力,都有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环节,都有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的空间。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优势产业,进而强化实体经济基础,是一些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注重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促进技术融合,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二)激发企业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实体经济的组织承载。没有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活力迸发,就没有实体经济的整体繁荣。激发企业活力,重在使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归其位、公平竞争,形成竞相发展、潮奔浪涌的发展态势,尤其要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领域受限、融资渠道不畅、发展空间不足等现实问题。各归其位,就是要在功能入位中发挥各自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本实力较强、技术积累深厚、专业人才丰富,主要应在关系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在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民营中小企业行业齐全、点多面广,组织精简、风险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较强、创新效率较高,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吸纳民资的丰富载体和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在促进经济生态平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应着力发挥“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活”、周期短、收效快等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繁荣。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既发挥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径流汇聚作用,围绕产业价值链深化二者分工,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形成有主导、有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在共同发展中防范“去实业化”。公平竞争,就是要为各类企业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同等的政策环境。垄断经营必然窒息活力,公平竞争才能焕发生机。客观地看,近年来中小企业在资源配置中渐趋弱势,土地、能源、矿产等上游资源性垄断,既加重了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也挤压其生存空间。他们减少的不仅是利润更是创造财富的机会,面临的不仅是流动性危机更是盈利能力的弱化。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新老“36条”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推动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手段获取资金等生产要素,改善市场主体结构和竞争结构,提高实体经济肌体活力。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清醒认识差距,树立先进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在练好内功中发展壮大。
(三)发掘需求潜力。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满足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方式和分配制度等因素导致消费需求被压抑,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偏重经济增长而忽视收入增加、偏重城市消费而忽视农村消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凸显了经济结构中内外需失衡的问题,更显露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深刻揭示出结构调整和内外需再平衡的紧迫性。要释放内需。释放和扩大内需不是简单地自求平衡,本质上是转变发展方式,既积极增加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又着力提高收入、释放消费潜力。我国内需空间广阔,连续30多年来经济的较快增长,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条件;中等收入群体的逐步扩大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为扩大需求奠定了基础。既要优化投资结构,把更多的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又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稳定消费预期,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核心消费,升级日常消费,培育愉悦性消费,使扩内需形成的有效需求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强劲动力。要稳定外贸。外贸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其技术“外溢效应”还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强国从来都不是外贸弱国,稳定和拓展海外市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当前,外需萎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面对变化的国际经贸环境,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半径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推动从商品贸易向生产服务拓展、从来料加工向设计研发提升、从要素低成本竞争向高附加值竞争转变,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中壮大实体经济。要开发“蓝海” 。所谓“蓝海”,就是尚待开发的潜在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竞争激烈的市场“红海”,进入待开拓的市场“蓝海”,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把开发“蓝海”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在现有市场内发掘细分市场,提高市场占领率;另一方面,打破产业边界,研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开发潜在市场,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消费需求,赢得竞争新优势。
(四)增强优化能力。增强优化能力是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优化是要素重组、实力累积的动态过程,“优”是指向,目的在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化”是过程,手段是不断创新、有效整合。既要重宏观优化,解决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比例协调等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又要重微观优化,充分利用企业核心资源,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整合、创新、配套,从低端向高端攀升、从量大到质优跨越。要强化资源整合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是所有区域都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所有资源都要自己拥有、所有环节都要自己完成,关键要挖掘和凸显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强化资源整合力。要以自身核心能力和要素,积极参与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加强集成、建立联盟,形成集聚要素的“洼地”、整合资源的“磁极”,以优质要素的整合力、转化力,提升实体经济的环境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强化技术创新力。现代经济发展,竞争的主要方式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而非拼资源、拼成本的价格大战。要加强人才培养,促其作用发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协同型的创新体系,着力攻克产业发展的核心、高端、基础技术;既加强产品、技术等有形创新,又注重管理、商业模式等无形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跨越从拥有技术到拥有市场的鸿沟,逐步摆脱“技术模仿、产业跟踪、商业模式复制”等路径依赖,防止“低技术锁定” 。强化服务配套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配套不只是一个环节,而是关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