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们计时习惯: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的由来

  导读: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红楼梦》在大观园里过元宵节那一章中说:“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三更时,贾母听罢女先生的《凤求鸾》;四更时,凤姐儿的笑话也讲完了,元宵节终于‘聋子放炮仗——散了’。”这就是“更”“鼓”用得最为明显的例子。

  古人的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是21点到23点;三更是23点到凌晨1点;四更是1点到3点;五更是3点到5点。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所以贾母这时说“怪道寒浸浸的起来”。贾府的元宵节闹到“四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凌晨三点左右,可见贾府的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揭秘古人们计时习惯: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的由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851/283760915065.html

更多阅读

反骨 解读古人们所说的脑后有“反骨”的人不靠谱吗?

导读:伸手摸自己的后脑勺,有的人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突起。这样的一块突起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有关“反骨”之说却让人心中难安。按照通俗的说法,脑勺平的人多是顺民,后脑勺有“反骨”的人大都有反叛之心,这种说法不可信任。而关于这个说

看看古人的饮食习惯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菇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

成功的秘诀 揭秘老板们成功的秘诀

                       揭秘老板们成功的秘诀(    这些年,田桃源行走天下,“颠覆策划”,结识行行色色的老板无数,他们在观察我,我也在观察他们,发现他们的成功,无外乎三种情形。     一、知识渊博型。这种老

古代春运 中国古代有“春运”吗 古人们怎么回乡过年?

  2016年春运开启,火车站里,人们携家带口、背着行囊奔赴回家的路。春运,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特有的社会现象。  问题来了,古代是否有春运呢?  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岁名”条解释,“年”在唐尧时称为“载”、夏代称

声明:《揭秘古人们计时习惯: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的由来》为网友笑牵四狗虐五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