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特征介绍

【导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自此,史称东周,又分为前后两段,分别称春秋、战国。初期春秋时期的金文书法,各国大抵沿袭西周晚期的金文风格。平王东迁洛阳,诸侯林立,字体也迥然不同,但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秦系文字是春秋时期文字发展的主流,延续着西周金文雅正朴实的书风而发展。

由于分裂割据,各地区的地域特色在文化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呈现。在书法上,也是风格繁多,争奇斗胜:或以奇崛见长,或以朴实取胜,或以瑰丽擅场,有的竟然出现了美术化的作法,不一而足。其结果,是形成了复杂的局面,文WWw.aIhUaU.COM字比较混乱。然而,仍可以寻绎出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以石鼓文为代表的由大篆向秦篆演进的轨迹。

    西周大篆风格延续

    西周大篆风格的延续主要存在于春秋时期。书写的变迁并不立即带来文字书写习惯的改变,春秋时期西周大篆的延续是西周晚期风格的有效补充。

    地域化书风

    西周晚期风格的延续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诸侯割据状况的愈演愈烈,地域特色越来越成为主导趋向,我们可以把其归纳为三个系统,即:东土系、西土系、南土系。

    东周石鼓文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石鼓刻石文字,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石刻。尽管有说是周宣王时物,有说是周成王时物,但近人考为春秋战国时秦国之物。我们以它与西周时金文相较,其成熟程度应当在后。

    石鼓共10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分刻四言诗句,记述国君游猎的情况。唐初发现于陕西凤翔。据推算,石上原文可有700余字;但几经沧桑,屡遭残损磨灭,现仅存270余字了。

    石鼓上的字,固与金文不同,但就其格局体势来看,仍属大篆一系。然十分严谨,似已有了秦篆的端倪。从被发现时起,便极为世人所推重,杜甫、韩愈、韦应物、苏东坡、康有为等都有诗文颂赞。书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黄庭坚等也都予以极高的评价。石鼓文可以证明由大篆向小篆迈进,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当时人审美追求的必然方向。

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特征介绍

    在秦统一全国之前,还留下了一些手迹,如简、牍〔du读〕、缯〔zeng增〕书,即书写在竹简、木牍或缯帛上的一些文字,也有用朱色写在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它们的体势仍为大篆,但不是铸刻,自然就有一些质地的限制与手写的方便,因而在字形上也相应地有了一些变化。通常,把这些变化看作隶变的发端。

    从这些朱、墨字迹上,既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了方便的笔、墨、朱,更可以看到以后小篆及古隶的形成,是来有所本,变有所据,而不是凭空臆造的。研究用笔,这是比较早的资料,应当充分重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951/431703780012.html

更多阅读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参观国家博物馆:(4)《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2012-10-14 12:17:07|分类: 博物馆 |字号订阅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典故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战国时期七国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地理变迁。春秋时期,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穆先后称霸,地处东南的吴、越也先后崛起,这一时期“尊王攘夷”是大旗,谁能扛起来谁就是霸主。周天子此时还是名义上的“共主”。韩、赵、魏三分晋国,春秋结束

声明:《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特征介绍》为网友与风相奔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