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旧时称剃头的。
剃头这一行是在清朝入主中原后兴起来的。在此以前汉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一直是束发包巾。清朝入关以后,为了维护满族的装束,强迫汉人剃发梳辫,并以此判定汉人是否臣服。也正因此,清政府颁布的“剃发令”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但清政府认为,如今天下是皇朝大一统,而服饰装束不统一,成何体统。于是在顺治二年七月(1645年8月)再次强令全国人民十日之内一律剃头梳辫,违抗或逃避者,杀无赦!
这种强行改变传统服饰的做法,对汉人来说,从民族心理和习俗上是很难接受的,但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下,自然留头更现实的多。于是,地安门、东四、西四、正阳门等主要路口,都搭起席棚,凡过往行人有留发者,便拉入棚内强行剃头。有违抗者,剃头匠便放下手里的小剃刀,操起大剃刀,当场斩首,然后把人头悬在棚杆顶上示众。因此当时的剃头匠也就是执行“剃头令”的刽子手。剃头这一行也是带着血腥应运而生的。
剃头是手艺活,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这其中包括梳发、剃头、刮脸、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
由于清朝的“剃发令”,遂有了“剃头的”这一行。“剃头”在清代专指剃发梳辫,民国以后人们剪掉辫子,通称理发,但“剃头”这一称呼仍沿用下来,如今上了年岁的人还是说上理发馆剃头去。
除了理发店,剃头棚以外,老北京还有一种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
戏楼
旧时叫过看棚,勾栏瓦舍,明代改叫茶园,清代以后又称茶楼,戏楼,戏园子。
戏楼一般不挂幌子,在临街处搭一牌楼,两边立柱上分别写上“吉祥新戏”“风雨无阻”,在戏楼外摆放当日大轴戏应用的道具,戏楼的老物件有很多,如戏装,道具,水牌子,戏折子,小报广告,文武场面等。
戏园子里热闹得很,从面塑模型中可以看到,左边那位,是伺候手巾把的,右边那位是供应茶水的。
“金榜为名虚欢乐,洞房花烛假姻缘”说的就是戏。
绸缎庄
在清乾隆末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绸布店,主要经营绸缎,丝麻布料,之后又增加了在店内卖料加工旗袍、长衫、马褂、中山装等。
绸缎庄都有匾牌,还另挂布幌,布铺的幌子是门前上方横挂一块(或两块)长方形布,似大旗迎风飘展,其尺寸大小根据各店的门面宽窄、有无楼层规模而定,大旗上下方横穿相等宽度的竹竿支撑,旗心为白色褡裢布,四周饰红色或天蓝色布边,上方为平形,左、右、下方为圆形锯齿豁口,中间为布质红字或黑字,上有“XX绸缎庄”或“XX绸布店”,左有“绸缎呢绒”,右有“花素布匹”等字样。
老式店铺除了它的金字牌匾外,给人留下记忆最深的就是招幌,俗话说“近看牌匾,远望招幌”。招幌是老北京商业文化的符号,是街头巷尾的一景,也是店铺广告的展示道具。
位于前门和大栅栏一带,曾有八家带“祥”字的绸布店,称为“八大祥”。始建于同治年间,均由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孟姓家族经营,现仅存瑞蚨祥、谦祥益两家老字商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