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为有效预防艾滋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目前仅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
艾滋病人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艾滋病缺乏了解,心怀恐惧,这与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建议出台艾滋病防治法,对艾滋病人的隐私保密等作出具体规定。
日前,村民曾试图驱逐的四川艾滋病男孩坤坤(化名)已经在山西省临汾市红丝带学校上学(据20l5年3月29日《新京报》报道)。从媒体发布的照片看,坤坤现在的生活很安宁、很平静,但是从“老师你也抱抱我”的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他想被关爱的渴望。
20l4年l2月,因母婴传播患上艾滋病的坤坤被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试图驱离出村。之前照顾他的爷爷,也在村民的请求下,在联名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国际国内关于艾滋病的救治有无具体规定?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李桦佩、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高琴。
记者 目前我国有多少艾滋病患者
高琴: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截至20l4年l0月,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到49.7万人左右。据统计,中国西南省份感染者比较多。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急需国家和社会给予关注和救助,否则庞大的病患人群将成为社会稳定的隐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受到的煎熬是多方面的,包括对疾病的恐惧、生活的贫困、身体的痛苦、社会的歧视与排斥等,还面临婚姻、生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限制。
记者 对于艾滋病人都有哪些相关规定
李桦佩: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为了积极应对和消除艾滋病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恐惧以及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l989年联合国人权事务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艾滋病与人权问题国际协商会议,l999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各国议会联盟发表了《艾滋病、法律和人权立法者手册:就艾滋病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性影响而采取的行动》。
200l年和2006年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署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了《艾滋病与人权问题国际准则》,并先后发布了“关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及《政治宣言》,其后又发布了《保护艾滋病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指南》《拓展艾滋病相关法律服务工具手册》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高琴:就我国而言,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对艾滋病患者的救助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为有效预防艾滋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艾滋病防治的法律,仅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目前,我国以国务院2006年l月向社会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为中心,初步构建起了艾滋病防治法规体系。如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于继续免征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增值税的通知》,以及四川、云南、浙江、西安等省市出台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地方性规定等。
国家旨在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各项权益,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外部环境,如民政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属和患者遗孤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城镇居民家庭中因患艾滋病导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要将该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同时给予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必要的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