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步兵班通常在火力压制和占领关键地点的战斗中发挥作用,其作战规范要求士兵保持隐蔽,直到开始射击和向前推进,所有士兵都不能在战场上表现出犹豫,因为这会让自己变成一个活靶子!机枪小组和步枪手保持紧密配合,德军步兵班即使遭遇敌人的猛烈火力打击也不会分散行动。德军认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属于快速集中打击火力的一方。德军步兵班通常在敌人逼近不足600米时才开火射击即使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德军步兵班也只会将火力集中在较大的目标上,敌军步兵通常在逼近至400米左右的距离时才会遭到射击。
德军步兵班在战场上移动时通常采用两种队形。一种是松散的一路纵队。班长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跟在他后面的是机枪手和副射手,再后面是步枪手,最后是副班长殿后。一路纵队非常适合沿着小路前进,此时队列的正面目标很小,而且很便于班长做出决定,根据情况及时向全班下达指示。有时,步兵班德军步兵班会留下机枪小组殿后掩护其他士兵后撤。无论如何,步兵班会尽可能的利用地形将自己的行踪隐蔽起来。
按照一路纵队前进的步兵班可以迅速转化为第二种队形:“作战队列”。(德语:Schutzenkette)此时,步兵班会将机枪部署在适宜的地点,步枪手们可以分散在机枪阵地的左右两侧,并可以找到适宜的射击阵地。最终一个步兵班会形成一条士兵彼此间距大约五步的犬牙交错的阵地,每个人尽可能的为自己就地找到隐蔽物。步兵班在抵近接敌时会依托隐蔽物逐次跃进,班长在抵达第一个进攻目标后会立即判定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在遇到敌人激烈的抵抗时,德军步兵班通常会一边开火一边快速向敌人的阵地冲去,此时要么全班一起冲锋,要么依托阵地机枪小组的火力掩护下,由班里的其余士兵发起进攻。然而,德军作战条令要求班长只有在面临敌人火力威胁时才能命令机枪开火射击。在德军1938年版的《士兵指南》中规定:当步兵班发起进攻时,机枪小组应该“尽可能迟的”开火射击。机枪小组开火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敌人,它的目的是为了压制敌人的抵抗火力,以确保己方战友顺利完成近距离的突击!
在1941年版的《德军步兵作战手册:基本战术》中规定:在小规模战斗战术中,步兵班在进攻的最后阶段主要完成火力压制,推进,突击和占领敌人阵地等一系列战术动作:
“火力压制——与敌人激烈交火时,步兵班就是一个火力单位。当它开始向敌人投送压制火力时,步兵班长通常只下令轻机枪开火射击,班长将亲自为机枪手指示攻击目标。如果集中火力突击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并且战场上有良好的掩蔽物时,步枪手们也可以从一开始就参与火力打击。班长应该将大多数步枪手布置在第一线,并指示他们在即将发起突击的时候尽可能晚的向敌人开火射击。步枪手们通常是自由射击,除非是班长决定集中全部火力打击某个特定目标。”
“推进——步兵班将以松散队形向前移动,轻机枪小组在进攻时通常扮演进攻先锋的角色。队形狭长的步枪手列队在轻机枪小组跟近的时间越长,机枪小组从背后为为发起进攻的步枪手提供支援火力的时间就越长。”
“突击——步兵班班长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向敌人发起进攻,他无须等待上级下达进攻的命令。班长必须率领全班快速向前发起突击,他本人必须在突击中身先士卒!步兵班在在准备和发起突击的过程中必须让自己手中的武器以最高射速向敌人开火。轻机枪手应该端着机枪参与突击,并且一边奔跑一边射击。步兵班将在一片呐喊声中开始尝试突破敌人的阵地,利用手榴弹,冲锋枪,步枪,手枪,工兵铲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进行进攻。突击结束后,步兵班必须立即完成集结。”
“占领阵地——在占据一处阵地后,步枪手将分散成两至三个小组围绕在机枪小组周围,其间距离必须在能够听清班长指挥口令的范围内。”
1941年版的《步兵野战工事建造手册》中明显增加突击的篇幅,并且第一次提到战胜敌人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士兵在近战中取得胜利。轻机枪在突击过程中的携带姿势被明确规定为:右手紧握机枪握把,将机枪略为前倾夹在右臂之下并让枪身紧贴射手身体,机枪手的左手应该抓住两交架的末端,这一方面是为了让枪口在射击时不要上跳,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机枪手在到达一处射击阵地后能够迅速将枪架在地面上射击。步枪手有时也会参与火力突击,此时最好的携枪方法是将步枪放在身体的一侧,步枪左册紧贴臀部,枪口上刺刀,步枪手通常在相距敌人5—10米左右开火。士兵随后会冲入战壕。以刺刀和枪托和敌人展开血腥的肉搏战!
虽然投掷手榴弹的最佳姿态是躲藏在隐蔽物后,但也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向敌人投掷,士兵在训练中被要求左手握枪,右手投弹,并且用抓着步枪的那只手的手指在移动过程中拽出手榴弹的引信。当需要向敌人密集投掷手榴弹时,班长会下令“投弹”的命令让士兵同时投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