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怎么判断是否是沙眼?
你好,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偶有急性发作。沙眼轻者可以没有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刺痒、异物感和少量分泌物,重者可因后遗症和并发症累及角膜,有怕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自觉视力减退。沙眼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完全形成瘢痕后传染性消失。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应用抗生素,用到什么时候由医生检查后决定,眼干也可以是沙眼引起的,你用的滴眼液是合适的,沙眼不适合带隐形眼镜。应该定期检查,是否控制沙眼的发展,因为沙眼严重者会影响视力的。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眼过度,与家人不要混用毛巾等用品。
相关解答二: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沙眼?
沙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沙 眼
因患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抗原型的A—c引起的慢性结膜炎症。解放前本病为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现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本病已不多见,因此而产生的并发症也日渐减少。
[临床表现]
1.怠性或亚急性期;潜伏期5-12 日,多发于儿童及少年,常双眼发病。 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分泌物 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上下 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可合并角膜上皮 炎。急性期可不遗留瘢痕而愈。
2.慢性期:急性期经过1-2个月 即进入该期。结膜充血减轻,显污秽肥 厚,乳头增生,滤泡大小不等。滤泡于 上睑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显著,下睑则少 而轻。此期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结膜 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形成瘢痕。 初期瘢痕于上睑之睑板沟,呈白色横纹, 渐次发展为网状,后全部为瘢痕而显白 色。
该病早期即有血管从角膜上方结膜侵入角膜绦内,重者如垂帘状,名为沙眼角膜血管翳。
3.临床分期
I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此期已无传染性。
[诊断]
I.沙眼的早期诊断较难,有时只有下“疑似沙眼”的诊断。根据上睑板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混浊、肥厚、血管走行不清、乳头增生、滤泡融合、血管翳、条状或网状瘢痕即诊断为抄眼。如结膜刮片证实包涵体的存在,则可确诊。
2.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与下睑结膜,滤泡形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不融合,无瘢痕,无血管翳。
(2)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以下睑下穹窿结膜为显著,没有血管翳与瘢痕。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点0.1%利福平或O.1%酞丁安的生理盐水棍悬液或0.5%金霉素或新霉素眼药水,也可点o.25%的氯霉素眼药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每日3—6次,每次1-2滴。晚上涂抗生素眼膏。
(2)口服碘胺制剂、螺旋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及强力霉素等均可收效。需与局部点药配合。
(3)后遗症及并发症参见有关病治疗。
2.中医药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椒疮和粟疮范畴。本病配合中医药治疗,特别急性亚急性期,可收良效。
(1)风热偏盛:眼内痒涩,迎风泪出,睑内细小颗粒丛生。
治法:散风清热。
方药:见麦粒肿内容。
(2)脾胃热盛;涩痒痛重,眵泪多而胶黏,羞明难睁,睑内红赤,脉络模糊,颗粒大,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脾胃,祛风邪。
方药:广陈皮、防风、元明粉、荆芥、桔梗、大黄各l0克,连翘、知母、黄芩、元参、生地各12克,黄连6克。
(3)血热塞盛:眼刺痒灼痛,碜涩羞明,眵泪黏胶,睑内颗粒累累,连而成片,色红赤,甚则黑睛赤膜下垂。可兼心烦口干,舌红,脉数。
治法:凉血散淤清热。
方药:大黄、红花、白芷、防风各10克,当归、栀子仁、黄芩、赤芍、生地、连翘各12克,生甘草6克。可酌加丹皮。
[预防与调养]
避免接触传染。公共场所的公用洗浴用具须严格消毒。提倡一人一巾一盆。不用脏手揉眼
相关解答三:怎么判断自己有沙眼
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1.症状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沙眼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2.体征 ⑴急性沙眼: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数周后急性炎症消退,转为慢性期。 ⑵慢性沙眼: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虽减轻,但与皮下组织有弥漫性细胞浸润,结膜显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图1),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隆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隆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壁。角膜血管翳:它是由角膜缘外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越过角膜缘进入透明角膜,影响视力,并逐渐向瞳孔区发展,伴有细胞浸润及发展为浅的小溃疡,痊愈后可形成角膜小面。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形成肥厚的肉样血管翳(pannus crassus)。 图1 沙眼滤泡 在慢性病程中,结膜的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瘢痕。最早出现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下沟处,呈水平白色条纹,以后逐渐呈网状,待活动性病变完全消退,病变结膜全部成为白色平滑的瘢痕(图2)。 图2 沙眼瘢痕 沙眼的病程和预后,因感染轻重与是否反复感染有所不同。轻者或无反复感染者,数月可愈,结膜遗留薄瘢或无明显瘢痕。反复感染的重症病人,病程可缠绵数年至十多年,慢性病种中,可由其他细菌感染和重复感染时则常呈急性发作。最后广泛结瘢不再具有传染性,但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常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为了防治沙眼和调查研究的需要,对沙眼有很多临床分期的方法。我国1979年全国第二届眼科学术会讨论时,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 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隆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为止。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同时还制定了分级的标准:根据活动性病变(乳头和滤泡)占上睑结膜总面积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二级。占1/3面积以下者为(+),占1/3~2/3者为(++),占2/3以上者为(+++)。 并确定了角膜血管翳的分级法:将角膜分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以内者为(+),达到1/4~1/2者为(++),达到1/3~3/4者为(+++),超过3/4者为(++++)(图3)。 图3 角膜血管翳沙眼角膜血管翳图示1.正常血管不侵入透明角膜 2.血管翳(+) 3.血管翳(++) 4.血管翳(+++) 5.血管翳(++++) 国际上较为通用者为MacCallan分期法: Ⅰ期——浸润初期: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滤泡与早期角膜血管翳。 Ⅱ期——活动期:有明显的活动性病变,即乳头、滤泡与角膜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国第Ⅱ期。 Ⅳ期——完全结瘢期:同我国第Ⅲ期。
相关解答四: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沙眼 5分
沙眼症状 :
常流泪,平时眼睛红血丝较多,畏光,常会眼睛痒。
相关解答五:怎样判断眼睛有沙眼?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眼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衣原体存在于人的眼睛里或阴道内。可以当用了沙眼病人用过的毛巾、洗脸水就会传染上沙眼。当新生儿通过有衣原体感染产道也会引起新生儿的沙眼。公共场合如游泳池不经过适合的消毒也会传染沙眼。 得了沙眼就会感到眼睛发涩、干燥、磨痛、逆风流泪。再严重会眼红,畏光,视力下降,睫毛倒里,角膜(里眼球)发炎变混浊,视物模糊。 沙眼的治疗,与其它病一样,要注意早期治疗。沙眼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药物疗法,常用的药物,抗菌素如利福平、磺胺眼药水、四环素眼药膏,严重者还可以口服磺胺。 预防沙眼最好的方法是讲究卫生,不用公共毛巾,用流水洗脸。旅店、浴池、理发馆和托儿所、幼儿园工作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将洗脸用具消毒后再使用,以防止传染沙眼。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个要素: 1.手术矫正沙眼的倒睫,防止倒睫毛磨擦角膜进一步引起视力丧失,这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 2.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检查和治疗,使用1%四环素眼膏涂眼每天两次,用药六个月。 3.洗面和清洁眼部,毛巾和脸盆专人专用。 4.环境的改善,以消灭沙眼:改进水的供应,居住环境包括垃圾的处理,睡眠房间的分隔、通风,能够预防沙眼,这是控制沙眼中需长期进行的最艰巨的工作。
记得采纳啊
相关解答六:怎么判断沙眼严不严重?
早期沙眼临床症状有乳头,滤泡 ,并发症有异物感,烧灼感
中期沙眼临床症状有乳头,滤泡,瘢痕
晚期沙眼临床症状只有瘢痕,并发症有内翻到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
混浊,干眼,慢性泪囊炎
相关解答七:怎么判断是否来月经了
月经初潮时,卵巢重量仅为成熟时的40%。以后卵巢继续发育长大。由于卵巢的功能和调节机能不稳定,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月经不一定按规律每月来潮,初潮后,有的隔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第二次来潮,这不是病理现象,以后会逐月按时来潮。每次月经出血持续5天左右,为月经期。
相关解答八:如何判断他是否是你对的人
1.亲密感。两个人的“场”要对。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觉得对方很亲切,为对方做什么事情都是自愿的,这样就不会觉得累。没有亲密感,就是陌生感,有隔阂,看着不怎么喜欢,没把对方当作自己人,怎么能从内心里为对方着想,乐意为对方做事呢?母亲跟孩子很亲密,所以才能无私的关爱孩子。没有亲密感,两个人就不能很好的信任、理解、宽容和支持,难以关心、爱护对方,难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深度沟通。有什么事情,开心的、快乐的和不满的、委屈的,都能够交流分享,让对方知道,这样可以相互磨合、适应。深度沟通是这样一种感觉,两个人的思维都朝着一致、持续的方向前进,一方的语言、行为能得到对方正确、及时的回应,互相启发,言辞泉涌,而且交流自然、轻松,随性而来,随性而去。任何事情都可以交流,就象泉水一样,绵绵不绝,可长达数小时而浑然不觉,有的只是一种一吐为快的愉悦。所谓的诋足而眠彻夜长谈就是这样的感觉了。而不能达到深度沟通的夫妻,则有事说事,没事不说多余的废话。这样的交流单调、乏味,无法持续,也无法达到增进感情、收获快乐的目的。畅通的交流可以解除忧愁、烦恼,也可以分享快乐和幸福,增加亲密感。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建立默契,很多事情都可以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了。没有了矛盾,自然就快乐了。时间长了,双方对很多事情都会取得高度的一致性,默契感越来越强,幸福感会不断的增加,感情会越来越深。
3.价值观。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和只追求精神享受的,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和目标,相互轻视,自然很难走到一起,迟早会分道扬镳。
4.内外向。太外向的人和太内向的人也很难和的来,因为外向的人觉得内向的人太闷,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回应,会生气,觉得很没趣,交流难以继续。内向的人觉得外向的人太吵,让他的内心得不到安宁,就会烦躁。两个太内向的人在一起也不好,太沉闷了,生活没有什么活力。太外向的两个人在一起则太吵了,他们都需要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激发他们的活力。
5.兴趣爱好。外向的人喜欢呼朋唤友,经常在外面跑,有这样那样的“局”,待不住,也经常会把朋友带到家里来聚,一闹闹到大半夜。外向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越热闹越开心。而这是内向的人所不喜欢的。内向的人喜欢在家里,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有自己私人的空间,不喜欢人打扰。
6.其他性格。有的人很强势,就需要找个温和的人来配对。家里总有一个人处于支配地位,也就是做决定,说了算。两个都强势的人你说东,他说西,时间长了不吵架才怪。但是两个依赖性强的人,优柔寡断,很多事情也做不好。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就打,一般人也难以忍受。责任心也很重要。成了家,如果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或者一心只干事业,没兴趣也没时间交流夫妻感情,那这个家也没什么幸福可言。
7.安全感。有人自我安全感强,能获得更高的关系满意感;对于亲昵行为感到舒服,更多地看到与恋人在一起的好处;坚信他人的良好愿望,尊重、信任恋人,同时也能够容忍恋人含糊和消极的行为;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保持亲密关系;不回避婚姻和恋爱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恋人的态度更加开放,更善于自我表露,坚信恋爱的长久。
有些人自我安全感不高,在交往中,扮演依赖者的角色,需要他人的照顾;常常表现出对恋人的过分控制,从而导致恋人的疏远,恋人的疏远行为又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担心,他们为了寻求安全感,在交往中又会更加控制;难以坚信恋爱的稳定,容易为此焦虑,需要恋人不断地保证是爱他的。
有人则害怕亲密关系,对婚姻和恋爱关系最不满意;对恋爱进行灾难性的评估,从而导致永久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冲突的升级;不愿倾听和处理恋人的烦恼;较少......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九: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可靠的?
首先要看看他是否说谎
一般人会认为眼睛是最重要的,我看楼上也有人书要看眼睛,
但大家都忽略了人的肢体语言
![怎么判断得了沙眼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沙眼?](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791/581006051058572829748.jpg)
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或是展示自身的诚意,人们通常会摊开手掌向对方说一些“我没做过”“如果我错了,我道歉”或者“坦白告诉你把”之类的话。在人们开始袒露心扉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在无意间露出全部或部分手掌,和大多数传递微小信息的肢体动作一样,这完全是下意识的...
男人的谎言通常会被自己的肢体语言出卖
女人总喜欢用忙碌来掩饰自己说谎时的慌乱情绪
上面的一些是摘自《身体语言密码》
我们用来传递肢体语言信号的各个部位当中,手掌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但是,起作用也是最大的
还可以观察在他笑的时候是真笑还是假笑(假笑的人嘴边的肌肉虽然是上扬的,但眼角没有笑纹...等等啦)
如果你想掌握和更有效的和人沟通...推荐你看看这本书,(当然我不是推销这本书啦~)里面有很多技巧,至少看了你可以避免摸不清被人说的真假的尴尬
社会有时候就是这样,要用虚假的自己把真实的自己武装起来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问题,后来我看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很管用的。看别人是否可靠可使得从多个方面观察 自己看看多了解了解比较好哦
相关解答十: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请问人死后灵魂从何处往生?
答:佛在经典里面说有很多部位。临命终时,仔细去勘验,如果这个灵魂是从脚心离开,就是堕地狱。怎么勘验?全身都冷了,脚底还有温度,这就是说他从脚底走的。从膝盖走的是饿鬼道,从肚脐走的是畜生道,从心口走的是人道,从头顶走的是天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从头顶上走的。如果真的是生天、是往生,神识走得很快。凡是生到善道,身体一定是柔软的,不会是僵硬的;有的时候一、两个星期,身体还是软的。(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21)
说明神识何时离开躯体
神识出离之迟速,与病者生平之行为品德,有直接关系。简单的说,极善极恶之人,以及往生圣境者,去得最快。一般普通人,去得较慢。例如:忠于国家、孝养父母、仁慈不杀、利人济世,这种种人,因为正气上升的缘故,直接生善道,(天道人道)所以去得快,又如:奸险阴毒、穷凶极恶、忤逆不孝、杀业太重,这种种人,因为邪气下沉的缘故,直接生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所以去得也快。一心念佛蒙佛接引往生佛净土者,或修禅定证无生出三界者,其中有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安详念佛或入定而去者,当然直登圣境去得更快。普通非大善大恶之人,去得就慢了,但时间早迟各有不同,所以必须假定十至十二小时也。从身死之后,尚未受后生果报之前的过度时期,名为中阴身。有于一天二天受后生果报者,有于一七二七受后生果报者,最久七七四十九天决定受生。
就象征来说,最后去的地方,最后冷,但切忌试探冷暖。所谓十至十二小时,系就一般情形而说。但又须视天气及地方之宜与不宜,酌量可能性,将时间或缩短一点,或延长一点,均无不可。(余定熙居士著述《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人死亡之时,其神识(灵魂)从人体的那个部门脱离出去呢?
这可分为两个立场而论之:一、有证果者。二、一般凡夫之辈。
一、有证果的人:已证成果位的圣者,当入涅槃(梵语nirvana)之际,其神识是自在无碍的,既无生何有死!故不生不灭,无来无去,说是从身体的那部门脱出者,皆为戏论!
二、一般凡夫之辈:凡夫之辈当命终之际,是不自在的、痛苦的、难熬的、悲惨的,根据唯识学的说法,有这么阐述,当命终者的神识,将要脱离身体之时,随各人的境界高低,神识由身体不同的各部门脱出,现在引述如下:
唯识学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膀生膝盖离,地狱(梵语naraka)脚板出。”(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