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商有据可查,更和孩子的学习、考试、排名等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商非常重视,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着重培养。而情商,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没有指标可参照、没有考试来衡量,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并不够重视,有的即便重视也不知道从哪开始着手培养。
资深家教专家陈钱林的《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中,陈钱林有一对龙凤胎,儿子陈杲14 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 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陈杳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 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作为父亲,陈钱林有哪些秘诀呢?
今天精选其中的文章,让这资深家教专家、成功父亲来告诉你,孩子情商和智商的那些事儿!
情商主要指人的情绪、情感、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包括认识自身、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商;人的幸福,也与情商有关。
感恩从孝敬长辈开始
◆“孝顺教育”是情商培养的起点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很关爱,却常常忽视孝顺教育。如果孩子不孝顺自己的长辈,那么感恩他人也就无从谈起了。
我常常引导陈杳与陈杲在大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伸出援手。例如,大人感冒,孩子要关心。两个孩子出生时,我父母一起参加养育,为两个孩子的生长含辛茹苦。陈杲婴儿期,有一次感冒了,我母亲抱着陈杲坐人力三轮车去看医生。路上三轮车翻了,我母亲保护陈杲,自己却脸着地,肿得很大,半年多才恢复正常。我常讲这件事,两个孩子因此就多了份感恩之心,对爷爷奶奶自然特别亲切,表现出特别的孝心。两个孩子读大学后,基本上每周都不忘问候爷爷奶奶。
◆“感恩”要懂得也要表达
要不忘对长辈的问候。长辈生日时,情绪不好时,都要关心一下。我平时有什么困难,也选择一些与两个孩子讨论。两个孩子读小学时,我专门为他们配备了两人合用的手机,主要用于在节日的时候,以短信息表达对长辈、老师的问候。
“上进心”与“平常心”是一体两面
◆“上进心”还是“平常心”?要因人而异
平常心与上进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对不同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教育要有侧重点。例如,性格急躁的孩子,要多加些平常心教育;而性格文静的孩子,则要多加些上进心教育。
孩子如果缺乏上进心往往会一事无成。因此大人要通过鼓励,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待。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求上进的,家长要看到孩子在为人处事、兴趣爱好方面的进取心,要从孩子的兴趣追求中发现其潜在的价值。当你以显微镜似的眼光放大闪光点时,孩子就会显得阳光而上进。
◆我是如何帮助孩子对待“平常心”和“上进心”?
陈杳与陈杲上进心有余,所以我更多地进行平常心教育。我总是教育两个孩子,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也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得不到的东西不能太勉强,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陈杳小学时很想当三好生,却一直未能如愿。陈杳成绩也拔尖,好几次在选举中都排第四名,可一个班三好生也就两三人,所以一直都轮不上。陈杳小学三年级以前都在她妈妈任教的瑞安市实验小学就读,四年级开始在我任校长的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就读,要照顾一下也可能是人之常情。六年级时,老师问我是否给予照顾,我说,不能刻意照顾,后来也就一直没当成三好生。陈杳心里多少有点遗憾。
我觉得,人生本来就是有遗憾的,在生长历程中留一点遗憾,会是一种很特别且弥足珍贵的财富。我对陈杳说:“每个人都有长项、短项,想每项事情都最好,本身就不现实,做人应该量力而行。”陈杳读小学时没有当成三好生的经历,让她拥有了难得的平常心。我没有给予照顾,自认为这是一步好棋。
做人需要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需要从小培养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我母亲曾带我们去买点心。为了省钱,母亲只买我与哥哥的份,自己不吃。这件事虽小,却让我感受到母亲的至爱,并增强了为家庭脱贫而勤奋读书的责任心。因为这样的亲身经历,我也有意让陈杳与陈杲感受家庭的责任。
我若晚上回家迟,都会提前打电话告诉两个孩子;我出差时,什么时候上飞机、住宾馆,都会向两个孩子报平安。这看似小事,却既能向孩子传递亲情,也表现出少让家人牵挂的一种责任。
受我影响,两个孩子读大学后,都会定期与我们电话联系;碰到一些特别的事,或生病,或外出校园时,都会及时与我们联系以免我们担心。
◆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
我总是想方设法让两个孩子感受长辈为了这个家而付出的艰辛。两个孩子出生前后,为了增加收入,我曾做过兼职律师,这些经历我都对两个孩子说。
我读大学期间,曾只身赴北京做生意,在上海公平码头经历了挫折。这一经历虽与两个孩子无关,但我还是常给他们讲述,希望他们能体会当时我对家庭的责任心。2007年年底,我特意带两个孩子在大雪中去了公平码头,让两个孩子感受我当年的“沦落”。
1998年,我通过银行贷款在市区买了房。我常对两个孩子讲我如何通过努力在瑞安市区安家的故事。两个孩子曾对我说:“爸爸放心,我们好好读书,长大了赚钱还贷款。”
培养不怕困难的勇气
◆让孩子从小懂得困难无处不在
人的一生会不断地面对困难,不管做学问还是生活,都需坚强的意志力。陈杳与陈杲的志向都曾是当科学家。我与他们谈心:科学研究是很困难的,有时还很残酷,100次研究,可能先要经历99次失败;100个人研究,有1个人取得成就,其他99个人就当了陪衬。因此,要当科学家,比的就是意志力。
温州人善于从商,两个孩子身边不乏跌倒了又坚强爬起来的商人典型。有意识地让两个孩子分析这些人的事迹,常有成效。
我大哥初中后辍学,先做砖,后办厂,历经千辛万苦才有了富裕的生活。两个孩子小时,我的侄儿浩也住在我家,我常对侄儿浩讲他爸爸创业的故事,两个孩子自然也常听到。家族中的榜样,传递了吃苦的精神。
◆让孩子参与、了解家长的困难
我在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当了十年校长,碰到了几次管理危机。有一次,当地村因为征地后返回地存在异议,因征用的地有部分用于学校,村民就到学校闹事,给我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动。我当天就把情况与两个孩子交流,两个孩子很紧张,我说,学校管理就是这样,越是有困难,越可能出成绩。
又有一次,我们学校评选了创业型家长,用意是希望学生了解父母创业的艰辛,想不到被媒体炒作成“评选哪位家长最有钱”,网络上也出现谩骂声。我也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个孩子,他们经历了全过程,真切感受了“爸爸笑对困难”的勇气。不知不觉中,两个孩子碰到了什么困难,也常常能表现出平和的心态。
2010年9月,16岁的陈杲刚开始独立生活,恰巧指甲患了甲沟炎。我以为这是小事也就没有理睬。想不到两个月都好不了,手都不能伸到水里,洗脸、洗澡、洗衣服自然碰到困难,但他都没吭声。两个月后,我去合肥发现了问题,看了好几个医生才看好。我责备他为什么不早说,他说:“这些小事算什么?”
陈杲18岁时,去美国读博士。毕竟去的这么远,又是异国他乡,饮食不知是否习惯,万一生病后怎么办,这些都是可能的困难。但陈杲说:“别人都适应,我怕什么?出去再说。”表现出不凡的勇气。
本平台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