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这个消失已久、也被误解了许久的边疆民族政权,以新的面貌走入人们的视野。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37年,止于公元668年,持续了705年之久,曾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四郡管辖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其中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高句丽人的聚居地。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此建立高句丽政权。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
自汉至唐,我国历代王朝,包括分裂时期的各王朝都认为高句丽是边疆民族政权。如唐太宗视高句丽地区为中国的传统疆域,实现对高句丽的统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后一项使命,这也是隋唐两朝不惜倾全国之力完成统一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句丽也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一直给自己定位为中央王朝的边疆地方政权,主动和中央王朝建立臣属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唐朝统一高句丽后,有一大批高句丽人不仅没有对唐朝抱有“亡国”之恨,反而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主要活动在中原王朝管辖范围内,并与历代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高句丽不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强烈影响。辽宁省桓仁县与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历时465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主要分布在集安和桓仁境内,是已被历史长河湮没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的经典。
1877年,在高句丽从历史版图上消逝1200多年后,桓仁县(当时称怀仁县)县衙的一位名叫关月山的书启(秘书之类职务)于蔓草中发现了一个隐没的石柱。这个镌有汉字的石碑,就是史书失载的好太王碑。
公元414年,称为好太王的高句丽王高安(又名谈德)死去,被安葬在鸭绿江畔禹山脚下的坡地上,其子高句丽长寿王高琏选择了一块巨大的角砾凝灰岩,经粗略加工制成石碑,用以记录其父的功绩,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碑石高6米多,四面环刻文字共1775个,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实物文字资料。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2000年前的高句丽国王平时居住在平原城中,危险时则退守到深山中的卫城。这种“附和式都城”开创了中世纪都城建筑模式的一个先河。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把王城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境内)迁至“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国内城”以北2。5公里的“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早中期重要的一座山城王都。作为军事守备城,“丸都山城”曾有两次成为临时都城。
7000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在高句丽王城外,位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许多都有精美的壁画,线条飘逸流畅,内容颇具传奇色彩,虽历经千年,仍色彩艳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高句丽壁画墓被誉为“东北亚艺术宝库”。据目前的发现,早期高句丽壁画墓大约出现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壁画的内容是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壁画作品比较好地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传统,有酷似今天日本相扑的角抵运动,有骑马狩猎等场景,还有长白山森林中常见的虎、鹿、野猪、熊、狍子、白兔、雉鸡等动物。
“高句丽”与“高丽”无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把高句丽历史作为外国史,实际上这是个误会。公元918年,在高句丽灭亡250年之后,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也叫“高丽”的政权,因为统治者姓王,为和高句丽简称的高丽区别,学界称之为“王氏高丽”。虽然袭用了同一汉字,但王氏高丽和高氏高丽并没有继承关系。王氏高丽935年取代新罗,后灭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1392年,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于是改号朝鲜,学界称为李氏朝鲜或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