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相传当年在楚国,有一个人靠出售军火为生,这么一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他便带上当时热卖的矛和盾准备去市场上谈点生意。
估计当时军火的打造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也有可能是当时做军火生意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一到市场,刚亮个招牌,就有好多人围上来观看。虽然里面包含了很多看热闹的,但是估计潜在的客户也不在少数,于是军火家很是高兴,兴致勃勃的开始了对自己军火的宣传工作。
“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么坚实的东西都无法抵挡它轻轻的一戳,也就是所谓的无坚不摧,只要一碰上,再坚固的东西也会应声而破,留下的只有呵呵声”,周围人群开始骚动,对他的矛开始了纷纷扰扰的讨论,但更多的还是夸此矛果然好矛。
见到呼声如此高涨,已经高兴得晕了头的军火家立刻拿起自己的盾,开始高呼:“快来看啊,快来看啊,此盾天山玄铁所制,任何锋利的武器都无法刺穿,真乃神物也”这回高呼之后全场都平静了下来,大家都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就是说不出来怪在哪里。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仗着胆子,拿起了矛和盾,弱弱的问道:“如果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是是什么结果呢?”
军火家创造了两个对立的天下无敌,所以也就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难题,留下的只有尴尬与哑口无言。
人群中立刻为此人有如此反应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随后又送给军火家一阵哈哈大笑,然后就消失在了大街小巷中。留下军火家一个人独自在忧伤。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 李振杰:成语自相矛盾的故事疑点分析](http://img.aihuau.com/images/e/76637/5008060508503969551012.jpg)
这则故事说包含了许多疑点,接下来我们挑四个主要进行分析:
男主角为什么这么傻
男主角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将自己的饭碗砸了,并成了千古笑谈,一定很多人会问男主角为什么这么傻呢?李振杰认为原因有三:
1)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作为专业销售顾问,因该在销售之前做好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仔细推敲用词,并对顾客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案,而男主角明显是属于临场发挥状态,节奏有点不对。
2)不懂兵器,一个懂兵器的人一定知道天下本就没有无坚不摧的东西,一切都是相生相克,就如同练武的都知道根本就没有天下无敌的武功,强与弱武功起不到决定因素,只有人才是真正的主宰。
3)急于套现,这批货或者是非法所得,或者是急于清理库存,总之是急于套现,情急之下别说是自相矛盾,就是自残自杀都有可能发生,没事看看新闻就知道了。
那个看客为什么那么大胆
这位军火商虽然自相矛盾,但是还是说得井井有条、条条是理,世人往往都会被那种超炫的诱惑所迷惑,至于隐藏背后的伤害却视而不见,从在场只有一人出来反驳,可知其实大家都已经被迷惑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但为什么那位看客能够超凡脱俗同时竟然大胆包天呢?因为反应过来这条可以理解,但是他的做法明显就是砸场子啊。其实个人猜测此人很可能是军火同行,正所谓同行是冤家,今天来就是拆台了的,即使那位军火商不自相矛盾此看客也会挑别的毛病进行反驳;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此人大智若愚,并没有想揭穿军火商,只是不明白矛与盾的关系,所以只是发自肺腑的想搞明白真理而已。
为什么可以明目张胆的贩卖军火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处处谨慎固然不会违法,但是也不会有暴富的机会,不过一旦铤而走险那么后果也很残,那些落马的官,入狱的腕就是鲜明的例子。当然了,也说明此人怎么说也有点后台,不然也没这个胆子出来搞这个。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可能当时军火生意本就是合法的买卖,就如同赌博与娼妓在很多国家都合法一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很多事物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最开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围观
一方面里面一定有托,这个词大家都应该并不陌生,就是军火商自己的人,负责烘托气氛,吸引更多人到来;而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凑热闹,一旦看见有人围观绝对是管它是什么情况,也看了再说。另一方面也说明军火在那个市场还是比较稀缺的东西,如果他拿的白菜土豆去,估计一天有几个人看一看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其实自相矛盾故事里面存在很多疑点,而李振杰认为自相矛盾本身就是一个疑点,个人认为多数这个故事并不存在,只是韩非为了写《韩非子》而杜纂出来的,是为了写这个道理,而生硬的创造了自相矛盾的故事而已。但无论怎样其对我们后人的意义还是很广泛的,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