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时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
——治理学生课堂上打瞌睡的方法
只要是教师,就不难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课堂现象:除少数优秀的课堂教学外,大部分课堂教学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学生打瞌睡现象,甚至有教室里睡倒一大片的极端现象。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减少或消除学生课堂上打瞌睡的现象呢?
一、精心地设计好课堂的“导入”、“活动铺排”、“情景创设”、“过程实施”以及“口头语言”、“态势语言”、“板书”等。
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增加课堂刺激量。关于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一般老师是不注意的。其实研究语言大有价值。稍微有点欣赏水平的人,在看赵本山的小品时是不可能打瞌睡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小品语言的精心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的精心设计才可能让课堂精彩、生动起来。
二、课堂要灵活应变,想办法让课堂活跃起来。
有时虽然课前准备很充分,但学生可能由于种种教师想不到的原因,课堂上比较沉闷,气氛不好。比如刚上了体育课,精力不济;天气炎热,大脑昏沉等。这时候教师就要灵活应变,稍微更改一下自己的既定授课模式。可以来点笑话,搞点扮演,做点游戏,讲点故事,弄点竞赛等,总之要让学生提神,驱除瞌睡,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用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
你要想学生不打瞌睡,积极地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当中来,你自己应该先进入状态,用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像成功的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这个角色当中去。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需要讲的要精讲,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练习要有任务,有时间,有检查。学生课堂上有事做,就没有机会打瞌睡了。有的学校硬性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15分钟。虽然这个规定有点死板,但它的目的是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师的一言堂现象,让学生参与课堂。
五、课堂上多关注瞌睡生。
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近瞌睡生,通过“站在有瞌睡苗头的学生旁边讲课”、“数次轻拍其肩”、“针对性地提些简单问题要其起立回答”等方法,使其进入课堂氛围、驱散睡意,并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学习的关心和对他自尊心的呵护。
六、课后多关心瞌睡生。
教师在课后要找经常打瞌睡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打瞌睡的真正原因。如果是作息时间不合理,教师要指导他们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是学习没有动力,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学习目标。
七、在黑板上方写上标语“生时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也是治理学生打瞌睡的很有效的方法。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