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物
obstacles
能迟滞或阻止军队行动的地形、地物和军事工程设施的统称。有的障碍物还能直接杀伤敌人,破坏其装备,使敌人产生恐惧心理。障碍物按性质分为天然障碍物和人工障碍物。
人工障碍物按其用途的不同,还可分为防坦克、防步兵、防运输车辆、防舰船、防登陆、防飞机和防空降等障碍物。人工障碍物可用于破坏、干扰敌军的集结,阻滞其行动,分割其战斗队形,诱逼其处于不利的地位,增大己方火力杀伤效果;加强防御阵地,掩护军队暴露的翼侧、接合部和重要目标,封闭突破口,以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巩固已占领地区,阻滞敌方的反冲击(反突击)或突围、退却的行动。对人工障碍物性能的一般要求是:能有效地阻碍预定障碍对象的行动,不易被敌发现和克服,障碍器材便于运输并能迅速构筑或设置。
人工障碍物是随着进攻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最早用于防御的人工障碍物,是土墉、沟壕和防栅等筑城障碍物,其中土墉、防栅既是障碍物又是工事。在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这些障碍物。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在城池四周又陆续出现了鹿砦、竹签桩、铁蒺藜、拒马、陷坑等障碍物。火药发明以后,使制造地雷、水雷等爆炸性障碍物成为可能,到明代中后期,这些障碍物在陆战和水战中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19世纪末期,欧洲战场上出现了铁丝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大量使用。1916年坦克出现以后,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地雷也相继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参战国大量生产地雷,使它成为战场上使用最广泛的障碍物,一次战役往往设置多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个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同时在海上也布设了大量水雷。在北非战场上,德军和意军曾使用飞机撒布防步兵地雷。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抗美战争中,美军也用飞机撒布过防步兵地雷。这些新布雷方式到70年代迅速发展。一些国家研制成功了多种可撒布地雷、水雷和能用飞机(含直升机)、火箭、火炮、机械布雷车等在不同距离上撒布地雷和水雷的撒布系统。非爆炸性障碍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也有发展。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见中东战争)中,防坦克壕显示很大的障碍作用,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了对防坦克壕的形状、构筑方法和运用的研究。
随着坦克、步兵战斗车、直升机、气垫登陆工具大量用于战场,障碍物的战役、战术密度将进一步增大,爆炸性障碍物将更广泛运用,机动设置障碍物愈益显得重要。为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一些国家在研制可控制的、能自动寻找目标和识别目标的新型地雷和水雷及粘性泡沫障碍物等;并在探索研制对付低空袭击的作战飞机和对付气垫登陆工具的障碍物,研究快速构筑和设置各种障碍物的方法等。
表:障碍物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障碍物"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