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白描基础 《中国画的基础浅析》--刘金保

《中国画的基础浅析》

刘金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种境界。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其实就是两种境界,是冷和热的配合。冷,要冷静的思考,只有独立才能冷静,只有冷静才能看的清楚,才能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这条路不一定最美丽,但是最适合自己。热,热情去做,走自己选择的路,不要东张西望,目的地就在前方。其实画画很简单,一要路子走正,二要基本功过关。所以,初学习画画,宜专一。先抓住一个点,再抓住一个面。不要见了什么学什么。

“取法乎上”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很多人没有真的理解。很多初学者,以为学习画画可以先学习低级的品位,再学习中级,再学习高级品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选择品位就像人的投胎转世,要直接投胎成人,不要投胎成猫狗,在转成牛马,再转成人。投胎成猫狗就没有人的思维了。

         

工笔画不是细,更不是腻。工笔画最忌匠气,俗气和脂粉气。

线描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线条的运用,不是简单的为之造型,而是画面的精神。如何运用线条?也就是如何用笔。笔的运用,其实是手的运用,是指、腕的运用。线条要有书写性,注意笔的连贯和呼应。 

  线条的灵动,与对线条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用笔的方法也非常重要。握笔时,指的细微捻动和收放,腕的灵活勾挑和转压。还有指与腕的协调配合。更重要的是心与手的配合。 用笔,要有起笔、行笔、收笔,就是要有起承转合。笔向下落时,手要有向上提的力量。笔向前行时,手要有向后回的力量,这就是用笔有留住。用笔要虚实相应,执笔要灵活稳重,下笔要准确有变,行笔要快慢有节,运笔要停顿有度。用笔不能太多习气。所谓习气,就是重复。不管是什么花,都用一种线条,不管是花,还是叶,还是枝干,都用一种线条,这就是习气。

 画面少而不空,不轻,不松。画面多而不堆,不密,不腻。完成一幅作品,就是制造矛盾,再解决矛盾的过程。画面的虚实,主次,大小,深浅,枯湿等运用,都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关于构图,要了解基础规律。除了要知道怎么画,还要知道不能怎么画, 不能怎么画是更重要的。中国画的用线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线条,是用笔的展现,是整体画面的精神和气质。通过对线条的组织,与点、面的结合,形成黑、白、灰的对比,画面会更丰富和自然。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气息,都牵动着画者的情怀。每一笔线条都牵动着画者的脉搏。每一丝激情都放飞着画者的梦想。造型和线条是基础,也是功力。构图是才情和修养。构图在《谢赫六法》中,叫“经营位置”。提到“经营”。人们常用“惨淡经营”这个话题。其实最高明的构图。应该是“没有构图的构图”。也就是要“自然”。“自然”也是其他艺术门类所追求的。

写生不是简单的状物。而是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画面的气韵。表现出内容的主次。表现出物象的虚实。表现出素材的质感。用笔的快慢,轻重,顿挫;和用墨的深浅,虚实,焦润。都是画者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拥抱。

大自然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和不懈的追求。技法的多变与随意,语言的朴素与自然,画面的平和与生动,都来自大自的启迪。

花卉的写生,可以先从折枝开始。传统的构图,人们总结了很多,包括“之”字形,环形,纵横形,三角形,起手式,内敛式,外展式等等,就不一一赘述。这些都是技法,在学习画法之前,要明白画理。只有明白了画理,才能不机械的背记这些公式,才能够灵活的经营画面。这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实际上我们很难高于生活,只是适当的美化,注入自己的理解。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对大自然怀有热爱之情。对一花一草,才能深入刻画。

  写生是一种享受。享受自然,享受心情,享受身边的一切。          

一, 要注意取景。取景是眼前的画面。取景的角度和位置,影响着画面的整体气息。          

二, 要注意构图。构图不仅仅是眼前的画面,构图是心中的画面。是要在心中构建的,是眼前画面的升华。要要取舍,挪让,移接,归纳,夸张,美化。         

三, 要注意线条的组织。线条的粗细变化,疏密排列,深浅交替,虚实的呼应。会让画面更加灵动。         

四, 注意线条的质量。线条本身就是美的,节奏,韵律,把音乐的可听性,转化成可视性。              五,  心情的放松。把放松的心情带入画面,带入的是自由,是自信,是自然,是自己。

  画画是一种修行,带着我们的真诚,带着我们的追求。画画是一种享受,让我们享受四季,让我们享受身边的一切。画画是快乐,快乐着稚嫩,快乐着天真。每幅作品都包含着大家的汗水,也是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阐释。


刘金保(又名刘金宝),别署砚渍堂主,民族:汉,1968年12月生于天津。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社员。师从张牧石,曹福泉,韩文来,刘新华,贾广健诸先生。著有《画蝶图谱》,《荷花画稿》等书。


作品[多梦时节]参加1997年文化部举办[中国工笔画展]并获三等奖。

作品[暖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秋烟]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香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作品[霜月]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中国画白描基础 《中国画的基础浅析》--刘金保

作品[秋雨]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6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

作品[初雪]入选中国美协举办2008年[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 





别光看,起来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5751/65187344907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画的审美特点 中国画的意象审美

原文地址:中国画的审美特点作者:一帆风艺术我一直认为艺术这个东西是没法教的,更多应该是一种自我的揣摩。当然,大家就会问既然如此,还要那些艺术院校干什么。艺术虽然没法教,但是可以引导,可以启发,可以给人一种点拨,一种思考的参照。我这么

仿真国画,中国画的末路 中国画

回京了。昨天与搞工艺美术的朋友见面,谈到书画市场的问题,产生一个共同的看法:中国画的画家们普遍压力很大。原因是当今的造假技术太高明了,假画、赝品充斥市场,一百元之内就能买到仿真的范增画、启功的字。有些高仿真书画,完全可以乱真。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代表人物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 帛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

声明:《中国画白描基础 《中国画的基础浅析》--刘金保》为网友美到没朋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