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 与山水相依...
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年华转瞬即逝。一生仿佛就是为了看一片叶子
由抽芽到落地,看一只蝉虫由出生到老去,看一朵昙花由含苞到凋谢。
苏子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若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但人生的路,不是你想如何走,就会按着你的念想去安排。
就像一株树,不是你想它长成什么样子,它就会是什么样子。
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身的规律,结局你也许可以预料到,可是过程,
有的时候,总是会令你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每个人要走过山重水复,
才能抵达沧海桑田,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身不由己。
所谓千帆过尽,因为见证过百舸千帆在江河上竞逐,走过万水千山,
才甘愿寄一叶扁舟,独作江边渔父。生命是一个过程,从平淡到复杂,
再从繁复到简单,只有经历过,才不算遗憾。一个波澜不惊的人,
是因为他曾经有过惊涛骇浪,所以澹定从容。一个无谓的人,
是因为他曾经拥有过,有过才可以无谓,倘若不曾有过,又何来无谓。
我们所看到的隐者,都是脱下征袍、抛散浮名的人,他们品尝过世情百味,
才归居田园,与山水为伴,闲对春花秋月,一壶浊酒度尽余生。
冬天没有跟任何人挥别,春天就悄悄到来。所有的草木都来赶一场春的盛宴,
只有一些蜗居在冬天的人,在约定好的日子里缺席。有些人,
在赶往春天的路上邂逅美好,和姹紫嫣红的春景演绎一场红尘情事。
有些人,在赶往春天的路上死亡,留下梦断尘埃的叹息。
这就是宿命,春天,这个意味着重生的季节,亦会有消亡。
将世间的繁华关在门外,即便那是无限风光,可终究还是将他辜负,
将他遗弃。他需要给自己勇气,孤独地踏上一条寂静的路,
不需要多少懂得,不需要多少温暖,只要一份简单的纯粹。
如若可以,愿你枕书入梦,轻易躲过尘世纷繁,行遍塞北江南,
和一个旧物,一帘风景相依。你不曾与它们同过生死,
有过誓言,但相逢亦只须刹那。这时间,小窗日落,疏柳淡月。
你我洗却铅华,煮上一壶月光,几两荷风,说说老去的故事.
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到至静之极。
听琴者,在清宁洁净的琴音中,洗澈心灵,恍若天乐。
岳飞有诗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山水一般闲 郁红
更多阅读
也论山水诗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作文
也论山水诗的继承与创新——兼析传统山水诗的特色及文化意蕴王志成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且自古以农业立国,故国人对山水大地无不卓有深情。因而就连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集诗画乐禅,创谐和意境——论王维山水诗艺术与生命精神 王维诗中的意境
集诗画乐禅,创谐和意境——论王维山水诗艺术与生命精神【摘要】王维山水诗的艺术与生命精神表现于其山水诗“画境”与自然美,内心感受与生活体验,个性与生命精神三个方面,最终又在王维身上集合,并相互融合,而艺术贯穿始终,最后达到情与景
洛桑灵智多杰教授在兰州大学做学术报告:《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山水
洛桑灵智多杰教授在兰州大学做学术报告:《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山水文化》2012年12月7日,应宗喀·漾正冈布教授邀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教授来到兰州大学,参加第五届研究生学术年会民族学研究院分论坛开幕式,并为兰州大
爱情余味 txt 山水的余象与余味
中国文化的生命质感以及中国艺术的奥秘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时伤怀,并且以烟云的瞬间变灭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却又逆转而形成了烟云供养的艺术养生论,在随生随灭的瞬间体悟中,文人水墨山水画家们找到了
第7节:第一章牛与熊岁岁相争福与祸朝夕相依(1)
系列专题:《讲述危机发端的真实内幕:恐慌害死熊》 第一章牛与熊岁岁相争福与祸朝夕相依 “小心三月十五日” ——《恺撒大帝》 1831年3月19日,一位名叫爱德华史密斯的男人进入了位于华尔街上的花旗银行。即使是在19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