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泰安府有個王員外,老兩口年過半百,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她自幼三門不出二門不上,整日學詩作文,又溫柔孝順,父母愛如掌上明珠。打罷新春,姑娘都二十三歲了,還沒有出嫁。王員外要為女兒招一個倒上門的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沒有如願。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通宵燈節辦得特別紅火,姑娘第一次在左鄰右舍姐妹門的招呼下去燈市觀燈。各色各樣的花燈鮮豔奪目,街頭巷尾的焰火鞭炮接連不斷。突然,一聲沉重的大砲響了,把對面一輛轎車的轅馬震驚了,那車夫拼命拖住馬繩也無濟於事,只見轎車狂奔過來,眾人四處躲閃,王姑娘卻嚇得一頭暈倒在地。車輪從她身邊軋過,雖沒受一點外傷,可是被人扶起之後,她卻舉止離奇,言語癲狂,變成了一個瘋子。
老兩口看到女兒的模樣,真比挖心摘肝還難受,醫家善友不知請了多少,就是不見好轉。鄰居們為王員外想出個辦法:向方圓幾十里的城鄉遍貼求醫告示。那告示自上寫道:如能治好女兒病,願以家產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願將女兒許為婚配。
卻說泰山腳下住著一個青年石匠,他誠摯厚道,樂於助人。元宵節那天,同村財主的女兒要去觀燈,財主叫長工套車上路。不巧長工心疼病發作,特來央求他的好友石匠替他趕車,哪知燈市上車驚了,把個姑娘嚇昏在地上,也不知傷著沒有。事後雖沒人來找麻煩,但總感到內疚。趕集那天見了求醫告示,心情越發不能平靜了。他突然想起父親在臨終前交給自己治瘋病秘方,找出來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直奔王員外府上來了。
王員外見這青年衣著簡樸、謙恭敦厚,不像江湖騙子,便熱情接待並講述了女兒得病經過。石匠暗想:“果然是我趕車肇下的禍端”。石匠叫把病人扶出診視,但見那姑娘披頭散發,面黃肌瘦,呆呆地目視窗外,隨即又悲切切地哭訴道:“奴家已死去多年了,怎奈閻君不收屈死之鬼,害得我盡在燈市游離,快快替我祈禱上蒼,也好早進酆都,免得再受馬踏車碾之苦”。石匠說:“小姐善良賢惠,文質彬彬,只是過於懦怯,一次燈市受驚,竟然以為自己長辭人世了,你這不是還好好的嗎?二老堂前還要你盡心孝敬呢。我家祖傳鎮驚丹,到時候服上一劑,保你痊癒,暫且回房休息去吧!”
姑娘走後,員外問石匠:“還要備辦些什麼嗎?”石匠說:“當然要費些周折……”員外按著石匠如此這盤的吩咐,一面叫老伴找幾個姑娘哄著女兒三天三夜不讓睡覺,一面在後院掛上百盞彩燈,備上百面鼓,百面鑼,百掛鞭炮,其中夾一個最大的“雷泡”,再請一百名男女,選一名文靜標致的女子,衣著古香色清素淡雅。等第四天,姑娘已困乏至極,才讓她睡下。晚飯後後院佈置一切妥當,就像真燈市一樣,石匠趕來嬌車,選定的那個文靜的女子,早在車裡坐好,待把酣睡的瘋姑娘抬到後院,石匠把長鞭在空中一甩,頓時鞭炮陣陣、鑼鼓齊鳴,把瘋姑從夢中驚醒。這時燈火輝煌,眾人喝彩,突然大砲震天響了,一輛轎車猛奔過來,在病人丈把遠的地方停下來,車上飄飄然下來一個天仙般的女子,站到王姑娘面前細聲細氣說道:“上次驚車,使姑娘受驚,特送來石氏祖傳靈丹,姑娘服下便可痊癒。”說罷,捏起一個小紅紙包,交給王姑娘,便裊裊上車去了。
王姑娘如大夢如醒,她感到眼前燈市並不可怕,所有的人都對她很和善,送藥的天仙。更使她感激。半年來她第一次露出笑容,向護在身旁的母親和鄰居姐妹說:“我回家吃藥,我要回家。”從此王姑娘的病完全好了。
王員外,招了石匠為門婿,舉行婚禮那天,左右鄉鄰四方親友都來慶賀。
從此,石匠治病的事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外府外縣。一時求醫問病的來往不斷。石匠實在忙得應接不過來了,就想出一個辦法,在石塊上刻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字,求醫的人來了就給他一塊,就跟自己親自到病家一樣。

原來石匠就姓石,“敢當”是他的名子。石匠去世後,人們就自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的屋牆上。這樣,傳來傳去“泰山石敢當”這個字的石碑,竟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的標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