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绝句版观诗随笔 作者:大有同人
绝句版观诗随笔 作者:大有同人 其一
近见一念先生《竹仙洞一游再悟<心经>》诗,有句曰“竹径青青回转处,一枝红杏蓦然来”,予谓结句虽脱胎于古,然不觉泥古。何哉?以其能与转句贴合自然也。由是观之,作诗用熟语,亦未必不可,要在使其为我所用,而不令其喧宾夺主。
其二
古人作诗,有以《无题》为题者。然虽曰《无题》,后人读之,俱能知诗人当时所思所想,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等等。以此知非是无题也,止作者不欲在题中直言尔。近见有人亦以《无题》为题,如遐风致远先生曰:“夕阳酬晚照,亲海似鎏金。沐泳晖波里,相融烁我忱”以我观之,读此诗后能知是在傍晚时候,至于作者有何思绪、欲表达何事,令人如坠雾中。须知作诗即欲引人入胜,有“引”有“入”,才可称得一“胜”字。若作诗令人不解其意,如何称得“引”?作者不“引”,读者安能得其门而“入”?
其三
幽爱随风先生《乡愁》一诗曰:“莫问相逢在海涯,他乡醉饮故乡茶。伤心一种断肠客,总与春风梦远家”、廖国华先生《大明湖》一诗曰:“青罗碧练动涟漪,莺燕迎人柳弄姿。一种风情谁会得?易安才调阮亭诗”,两诗俱有“一种”两字,若方之,两者有何异同?我觉后者深而前者浅。盖后者一问,不以己答而以古人答,读来颇含蓄而有风旨。易水村人《七绝·春游》曰:“郊外偕游怎忘归,斜阳芳草沐余晖。孤帆一棹渔歌远,河岸平沙鸥鹭飞”、予《游归忽有感 三手》曰:“偶起独游兴,怀风向水源。乘桴惟一棹,漠漠欲无言”,两者皆有“一棹”两字,方之何如?以句论,“孤帆一棹渔歌远”清丽明快,“乘桴惟一棹”平铺无趣;以篇论,似觉前者意象繁复,都是前人诗作中常见景色,后者不写景而叙事,读之偏觉悠远有古味。
其四
咏史之法,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此或是定格,高下之分乃在立意尔。此类诗作,多为览史迹、史书后有感而发,故多咏一时、一事、一人,如此才鲜明,若是泛泛而谈,便觉空洞。近见初中毕业先生《读史有感》曰:“汉时子陵晋渊明,千古隐贤说到今。若无一寸黄金在,岂能林下作闲人”,此非是言一时、一事、一人,而说千古到今之事,却不令人觉空洞。何则?其立意新异而清晰也。故曰:咏史之法,必得脉络明确。脉络乃是纲,其他则是目,纲举则目张也。
其五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出,人谓之“秋兴之祖”,此固宜也。以我观之,《天净沙》一曲,马词之外亦不乏佳品,如“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寒梅清秀谁知?霜禽翠羽同期,潇洒寒塘月淡。暗香幽意,一枝雪里偏宜”,此皆隽永有味,堪供咀嚼,岂肯入马致远窠臼?而今人多无此手段。近见达观若海先生做《天净沙 漫步从化流溪河畔》,曰:“温泉酒馆农家,蓝天绿树红花,翠鸟碧溪黄蜡。白石山下,林泉之乐无涯”,其立意在所不论,其格局殊觉拘泥。是知作诗欲有古味,反要于立意、遣词、炼字上另起炉灶,不泥古人。若一味因袭古人格调,便如甘蔗渣嚼了又嚼,尚有何滋味?
其六
小小李杜有《春夜》诗曰:“风梳花影暗香生,气暖虫鸣扰梦成。邀月同干三盏酒,借来中夜一窗明”,我觉起承香软婉约,乃是古诗中平常意象,而结句则寂寥清旷,立意极为新奇,是故通篇读来,颇觉不谐。后作者改之,曰:“风梳庭院寂无声,衾暖身单梦不成。邀月同干三盏酒,借来中夜一窗明”,如是,改后更觉起承句清寂有味,唯此清寂,才有邀月举动,诚可谓至当。而近日正是月将圆时节,故知“邀月同干三盏酒,借来中夜一窗明”句有根脚,读之觉风味极佳,乃是我之所嗜。
其七
雅安一震,内外惊怖,而损失之重,闻者皆伤。近常见有诗作言及此事,可见众志成城,民心一也。幽篁客有绝句《于海外惊闻芦山地震有感》曰:“万里风鸢泊,乡关一线间。鸣虫随倦客,镇夜呓芦山”,此诗乃是不写地震而写游子心态,且不直言人心感想,却从夜虫鸣叫着手,虽含而不露,反觉情意真切。加之此绝句哀而不伤、不唱颂歌、不喊口号,于众多事关雅安诗文中,实可列为上品也。
其八 刘禹锡《竹枝词》数首,何其流畅?虽直以口语入诗,而读之愈觉鲜明有味。今人亦有做《竹枝词》者,似多不明此理。邹优添先生有《清明竹枝词》,其中有“天低草木水云萦”、“惆怅东风时听见”、“纸烬香灰料峭风”等句。全诗他句虽有意境,亦觉清丽质朴,然竹枝词如何能有“水云萦”、“惆怅东风”、“料峭风”之语?此太过雅也。又,元曲之美,或在清丽婉转,或在泼辣大胆,均以通俗活泼为要。今人有作曲者,亦同《竹枝》之弊,用语太过典雅,读之殊不似元曲,反似宋词。近见淼晶阁子先生有《<回车巷>之<负荆请罪>》,调寄双调,曲牌乃是《殿前欢》,其词曰:“动干戈,三餐饭菜白消磨。常言道人非贤圣谁无过,错又如何?别提当年将相和。而今这,行在回车阡陌,廉颇当效,当效廉颇”,予谓此非惟炼句能得元曲神韵,其于用典、立意更觉雅切,是咏史手段。
其九 小小李杜有《游归》诗云:“西天云淡卧残阳,莺倦归鸣山水长。一幌杆旗遮不住,杏花林里泄流香”;围城看客有《清明》诗云:“油黄菜白杜鹃红,人立山间矮虎嵩。万里乌云吹不散,杏花村里酒旗风”,此二首读来,似通有两弊:一曰遣词生涩,“一幌杆旗”、“矮虎嵩”之语,读来颇觉凝滞;二曰落人窠臼,两先生前者崇慕小杜,后者欲与小杜PK,然其结句又都用小杜句意。从来一个窠臼,何故至今出脱不得?
其十 怀古、咏迹诗,要在能放能收。放乃是铺垫,须要转承自然,不觉突兀;收乃是总结,须能悠长有味,引人思绪。国学守望者先生有《遥望陈瓒墓》曰:“古树已参天,今朝忆旧贤。老乡多轶事,最喜蔑强权”,起句既写景而又用典,由典而引出旧贤,此放颇为得法。而转结两语都乃叙事,不见一个结论,总觉是有话未讲完,而此收似不甚得力。今试举两诗以对之:《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温庭筠《过陈琳墓》曰:“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此两首都是言墓,起承两联做法,亦与国学守望者先生无异,铺垫下文圆润自然,毫不做作。而结语则见作者观点,且非惟有观点,更有寄意在其中,韵味悠长,正所谓放而能收也。
其十一 风流人物先生有《五绝·咏清洁工》诗曰:“扫尽一城尘,换来千巷新。身虽成土色,心底却清纯”,虽能叙述清洁工日常行为,且非惟有行动,更有内心描写,但读来似有些泛泛。而一树红豆兄《七绝·清洗排油烟机的师傅》曰:“自动喇叭喊不停,小区一片寂无声。偶闻一个探窗问,乐得赶忙搭话迎”,此不是整体描述,乃是一场景。虽仅是一场景,然读之觉生动无比,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故知咏人之法,不在用词高雅通俗,只看形象鲜明与否。若欲形象鲜明,绝非泛泛而谈便可,要在语言、动作、经历等有所观察,且此语言、动作、经历乃是所咏之人特有之事才好。
其十二 辽南一剑先生《七绝、蛇年夏日随笔》曰:“文武并肩大道行,张弛有度自分明。荧屏虽小连中外,一样悲欢别样情”,三山轩主《立夏感怀》曰:“春花落罢草成茵,抚逝流光及此辰。天道炎凉无贵贱,纵观世态几哀民”,两首读来,觉有一共同点:前后两联立意脱隔。“文武并肩大道行,张弛有度自分明”,似是言一文一武,张弛有度;“荧屏虽小连中外,一样悲欢别样情”,似是言荧屏内外,悲欢相通;“春花落罢草成茵,抚逝流光及此辰”, 似是言抚逝;“天道炎凉无贵贱,纵观世态几哀民”似是言哀民。同为脱隔,两者有何高下?我觉后者似好于前者。何哉?后者立意虽脱隔,有“炎凉”两字承接上文,且其景色能切题也。
其十三 青牛《 小游李清照故居偶感》曰:“庭虚苔径恨来迟,弦上枯萎几阕词?漱玉泉犹清照影,绿肥红瘦唯风知!”, 王思爻先生《七绝 题易安旧居》曰:“趵突泉边束玉簪,易安雅韵付瑶琴。清新脱俗谁能敌?睥睨词坛兀自吟”,两首都是言易安故居,有何异同?前者是言游人感想,重在一感字,中心乃是游人;后者是言旧居风貌,由此居而及人,中心乃是此居此人,两者角度不同。以我观之,前者婉约有味,人游易安故居而诗有易安风气,呵呵,乃是我之所好。
其十四 讽世诗做法,最要两点,一曰有力,一曰有味。南岸愚人先生《七绝·毒姜感事》云:“所以除膻入膳堂,或于市井或于王。年来世象诸多怪,不怨熏心怨孔方”,读来承句觉有些凑。后改承句为“或于上味或于殃”,较原句更能点题,已好些。然因其说教味偏浓,故力、味似均有不逮。而田心明镜先生有《昨日闻山东剧毒农药种姜》诗曰:“太公姜氏竟蒙羞,曲阜飞来问孔丘。教化千年仁义尽,为何盛世不如周?” ,转结一问,能发人思索,乃是有力也;不自讽刺,而托言姜、孔两古人,乃是有味也。虽是讽世诗,然不说教、有新意,故读来偏有风致。
其十五 心怀天下1先生有藏头诗《七绝·戛云神韵》曰:“戛玉敲金竞仄平,云蒸霞蔚曲星行。神来妙笔文昌盛,韵谱江山见赤诚。”。予谓此诗能嵌名固然巧妙,但读来总觉是许多香艳富贵辞藻堆砌,且并无一个清晰脉络在内,不能引人思绪,读后便忘。须知要嵌或要藏都易,若要雅切流畅、一气呵成则绝难。要之,做此类诗时,遣词应浑然天成、毫不造作,立意亦得有所寄托、言之有物,才是精品文章。近见辽南一剑先生《七绝、临屏贺海城网友香水百合华诞有寄》曰:“香飘雪野腊梅开,水中照影月徘徊。百花未到君先放,合是瑶池仙子来?”,能藏头而切题,颇觉难得。
其十六 梦比情深先生有《七绝 答谢易水村人赠书》曰:“易水潇潇别有村,捎来风月纸间存。从今休道长宵寂,一枕书香梦亦温”,王莹莹先生则有《读易水村人行吟诗草集有感》曰“倚天胜境为君开,并驾浮云一壮哉。五岳风光收眼底,九州气象笔中来”。两首同读,风味似有不同。盖前者既言答赠,便云收到此书及读书时景状,是在叙事中蕴藉情绪;后者是言读感,关注者乃在诗文内容,并将内容比作云、山等景色。若方之,有何高下?我觉同是道此书,前者不直言此书之好,而以人物行动衬托好处所在,似较后者有味。
其十七 衎而不悖先生《泰山竹苑》曰:“泰山毛竹壮,高可拂青天。籍荫舒筋骨,依亭赏杜鹃”,予谓起承两句只言其高壮,似浪费笔墨了些。先生于此曰:“高壮就得费点笔墨,炸油条就比蒸镘头费油”,予捧腹绝倒,真觉诙谐风趣至极。今聊记之,待他日情绪低落时再读,或堪解颐。
其十八 李荣聪先生有《夜眠乡宅》曰:“醉眠乡宅梦回家,醒倚柴窗看月斜。一树清辉应不重,风声压落紫桐花”,末两句立意大佳,只转句言月辉不重,而结句云风声压落,似有些不甚妥贴。后改为“一树清辉应不重,三更压落紫桐花”,便觉极能想见夜深时候月清、花落景色,而用语之新奇,亦可称独步。另安全东先生有《清明赴都江堰欲观放水仪式而不得南桥小憩蓦见远岸有紫桐花》曰:“万人攒聚闹蜂衙,为睹晴波卷杩槎。我憩南桥亦无悔,春风开到紫桐花”,两首读来,恰一静一动,前者是静中取动,后者乃是动中取静,是相映成趣也。
其十九 谢郎有《将赴武汉经南京转车》一首曰:“危桥浩若巨龙腾,古迹繁如走马灯。公交搭罢乘地铁,行程一昼半金陵”。转结两句,与古人有一比,何也?老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句曰:“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两首末联,何其类似?唯觉前首读来,纯为写景叙事,未见有何情绪,后首人称是老杜“生平第一快诗”,真觉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以此知此句法当如何运用。
其二十 刘豫州先生有《七绝 垂钓》曰:“假日河边坐石矶,清风拂面送芳菲。夕阳西下收杆看,一桶清波带月归”,读之觉意雅;倚天客先生有《独钓(七绝)》曰“闲饮云台听鹤翼,醉观峰岭锁天鳞。问仙借竹抛纶去,钓取江南一片春”,读之觉词雅。古人做垂钓诗而何?柳宗元《江雪》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胡令能《小儿垂钓》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两首读来,觉前者造境幽彻,而人物孤傲,后者场景生动,而人物鲜明。两诗有何共性?曰:词、意绝不刻意而雅。
其二十一 青弦落影有《五七言收束》一组,约有数十首,读来可谓披沙拣金,往往见宝。而该宝贝以积累不足为由,意欲收束,待闭关攻读一阵再来,我觉此态度值得学习。常见有人言作诗最重立意,似乎但有立意便可也,格律、字句都不是甚要紧事。殊不知立意一物,无迹可寻,便是农夫亦有灵光一闪之时,凭此灵光一闪,亦能做出有味道的句子。然诸君既要做一诗人,便不能完全指望灵光一闪。何哉?灵光虽然能闪,毕竟无可持续性,想要有可持续性,必须要有底蕴。有此底蕴再灵光一闪,就能做出绝妙好辞来,便是无此灵光一闪,也能做出中上等文章。注重灵光一闪而不完全凭借灵光一闪,此是有积累和无积累间区别。
其二十二 绝句字少,故于浪费笔墨者,乃是一忌。所谓浪费笔墨,近所见多为两事,一曰言之无物,一曰意象重复。前者人皆知,至于后者,似亦不能一概而论。国学守望者先生有《庙会(新声韵)》诗曰:“小吃百样饱馋虫,人立街心辨北东。杂耍开锣音最脆,拍红巴掌忘其疼”。我读此诗时,见一树梅花、江南一愚诸兄皆曰“巴掌、手重复”、“巴掌、手可去一”,可知“拍红巴掌忘其疼”之语,已为修改后作品。原句或为“拍红巴掌手忘疼”?如是,则改后转不如不改。何哉?原句虽重复,但读来流畅;改后虽不重复,然空增一虚字,内容未见充实而词句反觉生涩,得失之间,已不侔矣。
其二十三 前日以来,咏台灯者颇多,而做法愈觉玄奇,虽曰是升华境界,然不看标题终不知所咏者为何物。江南一愚有《七绝 也咏台灯》诗,云:“低眉岁岁寄贫庐,肯与流光若始初。白首蹉跎堪笑我,寒窗空读五车书”。新墨2012先生于此曰:“咏物诗先着笔物之特点,或勾勒或隐喻。再借物抒情是为正途。板板的台灯特点不很清晰。石灰吟,千捶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只留清白。句句石灰,句句写人”,觉此是名言也。后一愚先生改一字,曰“低眉岁岁寄贫庐,肯与流光若始初。白首蹉跎堪笑我,寒窗空照五车书”,如此非惟切题,更觉有味。
其二十四 楚风吴雨先生《赤壁》曰:“帆旌铁槊付沉波,万古英名在口舌。纵有周郎多妙算,东风偏教姓诸葛”、淼晶阁子《<三国三仗>之<赤壁之战>》曰:“邺城冷色祭英雄,昔日北归今日空。赤壁租船当下问,谁人江畔借东风”。按古人咏赤壁,感慨多系之周郎,未见有人言及诸葛,小杜《赤壁》一首如是,老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亦如是;今人咏赤壁,感慨常系之诸葛,少见有人言及周郎,楚风吴雨如是,淼晶阁子亦如是。可见《三国演义》一书,流毒亦远矣。呵呵。
其二十五 绿洲笑翁有《采茶女》曰:“村姑一队俏如花,玉手和烟摘嫩芽。采得新茶满筐绿,笑声串串傍流霞”。转句若不仅言其绿,更言其香,似更有味。何哉?诗词字少,必得精炼才可,故做咏事诗,当抓其主要矛盾、做咏人诗,当抓其主要形象、做咏物诗,当抓其主要特点,此或更为“道者三”也。茶之一物,其特点在香不在绿,诗中有此物者,不可不知也。
其二十六 塔山野佬《 七绝:无题》曰:“意乱心烦诗不成,桃红柳绿枉多情。此时还是刘伶好,饮尽杜康长入酲”、苦了贞儿《途中作》曰:“十分月色入窗纱,惆立中宵影自斜。叠尽红笺难有句,只因心事在天涯”,两首虽曰诗不成、难有句,反觉诗意盎然,知此非是无诗,止是以无诗之语道出当时心情尔。淮水渔翁有《纸笺》诗曰:“夏夜香风明月天,半池绿叶映红莲。忽然妙句涌心上,摘片青荷当纸笺”,虽曰有妙句,似尚未落到实处,转结读来,总觉有些空。
其二十七 横空出世行星《剥皮诗七首》曰:“云花想美容,拂剪借春风。群玉邀相见,瑶池月下逢”、“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门泊千秋雪,窗含万里船”、“姗姗白日依山尽,滚滚黄河入海流。倘若欲穷千里目,只能更上一层楼”、“诗人独坐幽篁里,饮酒弹琴复长啸。身在竹林人不知,高天明月来相照”,是剥唐代诸贤也,而读来直是于字数有增减尔,方之原作,未觉有甚异同。看犬人《狗也剥二个》曰:“衙门问同志,言官陪客去。只在此城中,灯红不知处”、“衙门问同志,言官开会去。只在此城中,酒绿不知处”,是剥贾岛《寻隐者不遇》,体例相似,而立意不同,皮肉仍是古人皮肉,心肠已非古人心肠,已有剥皮气象。按,汪精卫早年有诗曰:“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当时是也,何其豪壮?读来真觉意气风发。后投靠倭寇,终不免汉奸之讥,有人剥此诗曰:“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块,终惭不负少年头” ,讽刺泼辣有力、鞭辟入里,原作剥作同读,非惟知其讽喻,更觉诙谐之极,由是知此为剥皮正法也。
其二十八 笛韵通幽先生《琴》诗曰:“举目茫茫向月吟,子期不见对谁琴。青山踏遍三千里,敢问知音何处寻”,读来虽高雅,亦有所寄意,然承、转、结三句连用一典、只言一事,似有些浪费笔墨。故知作诗固不可掉入书袋,生凑典故,亦不必一典而重出,否则便殊觉格局狭促。
其二十九 贾云程先生《春吟》曰:“绿野生烟杨柳青,林中小径草虫鸣。采风不必登高处,客到半山诗便成”,予尝言见以诗字入诗辄不喜,然此首读来,颇觉清新隽永。何哉?他人以诗字入诗,多在故作高雅,自是面目可憎;此诗乃是以作诗之快来描述春意盎然令人诗思泉涌,不是言诗,乃是言春也。转结乃如此,而起承有生、有青、有鸣,处处灵动、处处鲜活,真觉清快已极。
其三十 一条金鱼先生有《与青弦偶不得不说的故事》一组,句曰:“闻君买球票,日夜练投篮。闻君买唱片,四处学和弦”,读来极喜。或曰此是金鱼体,问之,“金鱼”正“今语”也。读之,人都言有现代气息,我反觉极有古味。何也?回环咏唱,仅只白描,不言情愫,而情愫反觉形象深刻无比。按《国风.齐风.还》曰:“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越人歌》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三首同读,无非言词不同尔,而体例、韵味何其相似?且都是男子赠与男子的文章,更觉暧昧也,极能令我腐情大发。
其三十一 草耑先生有诗《七绝.又见茉莉花开二首》,曰:“前年今日满盆香,玉露凋伤石径旁。复见枝头开白蕊,愁心一笑发颠狂”,末句有愁、有笑、有癫狂,情绪忒复杂了些。然则作诗情绪不能复杂乎?亦未必。情绪复杂自无不可,要在形象生动,而不能平铺直叙,只一平铺直叙,就觉空洞无味。又见黄朝寅先生有《七绝.留守妇》曰:“望月观灯俱是霜,开门闭户总心凉。今宵入梦寻夫得,先揍三拳再痛郎”,转结先言梦再揍后痛(实则是疼也),正可见既思之又怨之更爱之也,情绪亦复杂已极。情绪复杂而不直言,乃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便觉形象生动无比。
其三十二 青牛《夏日山居之——写兰》曰:“娉婷腕底妙传神,偶见闲云来问津。此别蓬山怜记取,长安应避色官人”。我与此老兄素来极相得,读之乃知其又下乡闲居去了,故调侃曰羡慕。羡慕者何?非是羡慕其高隐,而羡慕其即使高隐,亦不为生计发愁,生意仍兴隆无比。晋陶渊明是高隐人士,考之诗文,《归去来兮辞》曰:“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归田园居》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乃知虽是隐居,其家底亦颇为不贫,方之我辈如何?一日不受驱驰,则一日不得口食,谈何高隐?
其三十三 人常说作诗非惟要有立意,亦应有法度。潇湘竹影先生有《夏夜》曰:“初眉小月影儿斜,远近荷塘阵阵蛙。最是清风闲不住,花香缕缕送邻家”,结句“送邻家”,正呼应转句“闲不住”,读来觉生动极矣。
其三十四 真情趣先生《白莲》曰:“雪艳冰肌不染尘,澄波十里写天真。月华似水回清梦,带露循香觅旧痕”,予谓用雪艳、冰肌、不染、似水、清梦、露、香等字眼写莲花,或确是当时亲身感受,然如此词用多了,总觉有些堆砌。况用此类字眼描写白莲的作品,前人已有很多,故曰不如通过描写某个场景,比如说风吹来如何、鱼游来如何、蛙跳来如何、舟划来如何等等去表现白莲的高洁清香,似更生动。云霓有《七绝 咏白莲》曰:“端坐莲台沐晚阳,澄波微漾满池香。苦心但得冰清共,任尔蛙声噪短长”,方之,觉转结两句生动些。
其三十五 何方明先生有《七绝 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曰:“相思刻骨泪千垂,一曲萦心魂未归。但愿轮回诚可信,真情世世蝶双飞!”,将情绪直言表述出来,虽令人动容,但总觉韵味有些浅;山海樵夫《听梁祝》曰:“刻骨悲情引泪飞,千年故事共谁归。萦怀一曲满初夏,几片云丝入翠微”,转结视角转向云山,是悲情中有旷远也,有余味堪咀嚼。
其三十六 道无情先生《<逆光飞翔>》曰:“自幼怀才祸失明,不甘竞技愤同情。愚痴笑对浑天地,浪漫沙滩舞步轻”、仰天山人《蜂鸟》曰:“几日分别在世尘,芬芳满院草花新。两三蜂鸟实无赖,自顾争先似主人”,两者虽然题材、手法相异,但有一共同点,何哉?都有故事在其中也。虽知有故事,然作者不解释,读者读来,终难摸到头脑。故觉此类诗作,都可在篇外略加小注。
其三十七 江湖竹琴先生有诗《七绝、诗坛怪事》曰:“往昔斯文钱不值,如今钱厚更斯文。两千理事真容易,十万可不吾掌军?”是讽刺当下时事,而泼辣老练,绝为有力。然诗人须淡泊名利才能有好作品耶?我觉未必。古代诗词繁荣,正因作诗做好后能名利双收,所以才有许多人去研究作诗,研究者多了,水平方能提高。倘若大家都知道作诗只能潦倒一生,谁还去作诗?作诗的人少了,水平想要提高亦是极难的。
其三十八 围城看客先生《炎夏偶感》曰:“城小疑田薄,浪高有要津。春秋如酷吏,处处烙年轮”,转结以春秋为酷吏,可知岁月印痕之深,新奇可喜。但放到全诗来读,总觉离题有些远。离题远有法可救乎?在起承两句中加一小小铺垫,使其对夏日景象描写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似便可。
其三十九 五四老人《七绝 ·和洪余学 往》一文提到此和诗的原韵曰:“别来欲话从何起?才过吴江又失魂。一驾经停东院路,凭牌记取日时分”。按,作诗似不应多用专有名词如东院路之类,因读者未听过、到过此处,易让人难解,若必要用,当略加小注。然此文提到东院路,不仅未觉难得解,与结句同读,反觉贴切无比,何也?因其语境如此,文中多有类似吴江、东院路、凭牌之语,故觉浑然一体,似亦是金鱼体文章。
其四十 金嗣水先生《江村五月》曰:“屋后石榴花,门前溪水斜。轻风吹柳絮,断续几声蛙”,虽四句四景,读来不觉堆砌,何哉?以其描状有序,清丽有味也。转句“清风”,正是结句“断续”之铺垫,故觉精致流畅。广陵散人也《二十四节气绝句之六——谷雨》曰:“暮春景看绿牡丹,夜雨花凋白玉兰。啼血子规声切切,绣绒柳絮雪漫漫”,虽都切时,然景物间联系甚少,故稍觉凑。举一古诗以对之:老杜《绝句》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亦是每句一景,但景色述来,视角有序,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故觉一气呵成,贴切自然。
其四十一 诗有两种,或含蓄,或直白,都有可取处。然则《春秋》一经,常寓褒贬于一字,是含蓄乎?我觉不然,乃是艰深晦涩也。盖含蓄之法,词句欲晓畅明了,意味欲深刻悠长,如此才是作诗风旨。青牛兄有诗《赠梦知》曰:“知交寥落半尘埃,幽梦何堪疏雨裁?欲笑樽前春褪却,江南恰有翠眉来”,谓承句所言“疏雨”两字乃是对久违老友之不舍。我也驽钝,殊难读出此意来,是含蓄太过,已至于拗涩矣。方之, 小杜《七夕》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无一字有特别涵义,全凭章法气度,令人不见一怨字而此怨跃然纸上,含蓄不?
其四十二 凝心草有《七绝 登 鹫峰 (二)》,曰:“霞云晚景趣无边,落落亭前此意绵。宁作山翁人不老,潜心遥看一千年”,此首立意固佳,读来知有寄意,但“趣无边”、“此意绵”之语稍空泛,若不直言“趣无边”、“此意绵”,而以具体场景或具体感受来反映意趣情意所在,便更有味。按,王安石有《登飞来峰》,云:“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绝无空泛之语,读来自有理趣。
其四十三 清风在肩《几个绝句.七绝 中秋客居有怀》曰:“客里初惊桂子新,寒星几点倍相亲。遥知今夜清樽里,也有江南月一轮”,转结不言思乡,而言酒樽中有家乡明月,是不直接表达情绪,而情绪饱满浓烈之极也,故余味悠长。梓煜于绝句版嵌句活动中曰:“早岁那知世事艰,一玫熊胆别乡关。于今酒里惟霜色,回望征途又几弯”,转句不言年华渐逝,只言酒中有霜色,蕴藉含蓄,风味亦不在前者之下。
其四十四 广纳雅言《七绝三首 其一.送别友人南归》:“风雨舟中共此年,无端话别鹧鸪天。垂杨也解窥人意,不待攀条已黯然!”,读来可见友情何深,而分别何伤。然送别诗用杨柳典故,总觉少些新意,若能自出机杼,当更佳。然则此典不可用耶?也未必然。我觉用此典,一带而过便可,若转结两句只言此一事,非惟浪费笔墨,更觉格局狭促。
其四十五 何方明《七绝 瘦西湖》曰:“环肥燕瘦各千秋,丽质天生不胜收。敢与西湖比高下,瑶池一角在扬州”,言其环肥燕瘦、丽质天生,有些空泛。虽或确是作者感受,但读者读来,极难有个形象认识。老苏《饮湖上初晴后雨》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为何有味?先描述两个场景,然后再发议论,如此才有根脚。
其四十六 巢云松先生有古体诗一首,曰《拟作赤精子行》,是以上古神仙赤精子语气,描述神仙生涯的诗,读来真觉仙气盎然。然仅止于此,读来似有些浅。按,李白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虽有大篇幅描述神仙生活,然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结尾,知非是咏神仙,乃是咏现世也,或可稍加借鉴。
其四十七 太行山上一棵草有《厚雪》诗,是一古风也。近来读不少前人古风,发现古风一要点:绝少纯为写景,大多是以景、以事抒发怀抱。今见此先生作品咏物而讽时,有古味亦得古法,殊难能可贵。另,今人做近体诗,常有不合格律者,人诘之,辄曰:“我所做乃是古风”,此说极为可笑。古风岂仅只是无格律的绝句、律诗耶?两者有大不同。古风要义,或在于古厚质朴,或在于浑然大气,倘无此风味,亦仅可称为无格律之近体诗也。
其四十八 风霜雪雨有《相思》曰:“淡定青春月,相思泪有光。飞鸿难寄意,对镜坐群芳”,虽有情绪,然读来似不甚生动。若不直言相思,而描写一具体场景,通过此场景令读者感受情绪所在如何?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曰:“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无一字言及情绪,而情绪饱满不?
其四十九 熊貓先生有《五绝 晚思》,曰:“樹靜留风过,霜凝寂夜容。街頭人却步,月泠雀巢封”,四句景色虽清寂,但每句一事,终觉思少了些,似不甚切题。李白《静夜思》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言一景、只见一情,如此便紧凑连贯,脉络清晰矣。
其五十 作诗应注意语境统一和谐。芳蓉菲《七绝农村留守老人》曰:“瓮牖桑枢度日勤,翁耕田地妪看孙。不知何处求安逸!鸾镜添霜多几分”,起承有瓮牖、桑枢、耕田、看孙之语,通俗流畅,都是日常所见事物,读来觉有乡村风味。但结曰“鸾镜”,似稍凑。盖言留守老人之生存现状,如何用得如此典雅词句?至此便有些突兀。
其五十一 马哥《无题一首(新韵)》曰:“咏春岂可用白描!井水无风梦浪涛。欲刻珠峰魂与魄,需游西藏觅神刀”,前后两联都用比喻,固然无违起句“岂可用白描”之义,但后三句词句晦涩,难以体会出作者立意所在。我觉此类说理诗,比喻用一处即可,然后再发些议论,如此或更晓畅些。故知作诗太过直白,便少些诗味;太过含蓄,便流于晦涩,其中分寸,亦颇难拿捏。
其五十二 成志军《绝句赠语》曰:“抛弃功名有主张,不求八斗写文章。读书五页还十页,看雨千行与万行”,鸠魔实《七夕》曰:“一年自为期,不思命多奇。海风今送爽,星桥为之析”,寒江冰语《怀古》曰:“汉家陵阙夕阳斜,凛冽寒风野草花。败寇成王千古泪,成名竖子说刘家”,此三首我都觉若前后两联立意若颠倒下,或更佳。然则其中有何异同?前二首起承抒怀,转结是叙述;后一首起承是叙述,转结是抒怀。三首手法不同,胡云颠倒下便更佳?同为叙述,前两首转结是写事,后一首起承是写景。以抒怀起头,以写事收尾,不如先写事后抒怀更为通畅;以写景起头,以抒怀收尾,不如先抒怀后写景更为蕴藉。
其五十三 人常说诗如其人,虽未必一定准确,但亦可稍作管窥。李白难以沉郁顿挫,李煜亦不能高亢豪迈,即是此谓也。前日见青牛兄《洛阳行谒范公墓》曰:“曾赋凌云北斗篇,小园落寞范公眠。为思忧乐先天下,涕泪长抛溅碧烟”,我常说此老兄作诗一贯委婉,观此首,则起、承、转都词句贴切而寄意高迈,唯结句雅致清丽,与前句意境不甚相符。故打趣曰:以兄之风流潇洒,即使强作端庄,终是会露出马脚的~~呵呵~~
更多阅读
三年级:按要求描绘《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情景
要求:用文包诗的形式选择一首诗来写。描绘诗中的情景,大胆想像、看、听、想、感受。可以添加背景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望庐山瀑布》,是这样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在被
《狗·猫·鼠》赏析 狗猫鼠表达了作者
《狗·猫·鼠》赏析济源市北海中学 牛春红其实这篇文章读了好久,甚至可以追溯到读书时代。那时候,是极不喜欢这篇文章的,究其原因,是个人阅历有限,知识有限,对于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太多了解。所以,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先生的真
元日这首诗的意思!!!!!!!!!! 风这首诗的意思
原诗现代文翻译: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原诗中心思想:(第一种说法)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
自古多情空余恨这首诗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魏子安出自清代诗人魏子安的《花月痕・第十五回诗》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赏析此诗是书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接天莲叶无穷碧 接天莲叶无穷碧-原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注释
“接天莲叶无穷碧”出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